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安徽省滁州市部分學校高二(下)月考生物試卷(4月份)

          發布:2024/11/27 7:3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內環境穩態是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8引用:1難度:0.6
          • 2.如圖為神經纖維的局部結構示意圖,被髓鞘包裹區域(b、d)鈉、鉀離子不能進出細胞,裸露區域(a、c、e)鈉、鉀離子進出不受影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9引用:1難度:0.7
          • 3.睪酮(Ts,一種雄性激素)能夠影響雄性動物的生長,生長激素(GH)可以促進動物的生長。某研究小組選擇生長狀況相同、體重相近的健康雄性家兔若干,將其均分為甲、乙兩組,對甲組家兔進行手術,切除性腺,作為實驗組,乙組為對照組,通過測定和記錄每只家兔血液中Ts和GH的濃度,探究家兔體內睪酮含量對生長激素含量的影響,結果如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測定時間 Ts濃度/(μg/mL) GH濃度/(μg/mL)
            甲組 乙組 甲組 乙組
            實驗前 m1 m1 n1 n1
            實驗后 <m2 m2 >n2 n2

            組卷:8引用:2難度:0.6
          • 4.過敏原可激發機體產生IgE抗體,IgE抗體可吸附在肥大細胞的表面,當過敏原再次入侵機體時,肥大細胞可產生組織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引起過敏癥狀。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6引用:3難度:0.6
          • 5.水稻即將成熟時,如果經歷持續一段時間的干熱后又遇到大雨,種子就容易在穗上發芽。對此現象的相關分析和推測,錯誤的是(  )

            組卷:4引用:2難度:0.7
          • 6.白頭葉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世紀末一度僅余300多只,采取保護措施(禁止捕獵、恢復棲息地植被、減少棲息地人類活動)后恢復到約1000只。在采取保護措施期間,白頭葉猴種群的某些數量特征可能發生了改變,其中一定發生改變的有(  )

            組卷:8引用:1難度:0.6
          • 7.近年,我國科研人員采用海拔高度線路法和DNA指紋法,對岷山山系的一個大熊貓(我國特有珍惜動物)種群進行了調查,獲得了大熊貓種群的信息,如青幼年、成年與老年的個體數量是15、60、11,平均每1082hm2有一只大熊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5引用:7難度:0.7
          • 8.研究發現,某些動物種群有一個最適的種群密度,種群密度過大或過小都可能對種群增長產生抑制性影響,這一現象被稱為阿利氏規律。下列分析不符合阿利氏規律的是(  )

            組卷:7引用:3難度:0.7
          • 9.長白山北坡從山麓到山頂依次出現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岳樺林和高山凍原。針闊葉混交林中的喬木層有紅松、紅皮云杉、白樺等多種植物,在林冠層生活著小杜鵑、大杜鵑、黑枕黃鸝等鳥類。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組卷:5引用:1難度:0.6
          • 10.群落的形成是多種生物長期適應環境和彼此相互適應的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1引用:6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0分。

          • 29.如圖是某草原生態系統結構示意圖,A、B、C、D代表了生態系統的各種成分,①②③④⑤代表生理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圖為某生態系統碳循環過程,則箭頭
             
            應該去掉。該生態系統中A、B、C、D能出現在能量金字塔中的有
             
            ,碳在A、B之間以
             
            的形式傳遞。碳
             
            (填“能”或“不能”)在該生態系統內自給自足。
            (2)牧民在放牧時,發現鼠害現象有逐漸擴大趨勢。為保護牧草,牧民開展了鼠群密度調查,采取措施、控制鼠類大量繁殖的目的是
             
            (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30.生態學家對某池塘能量流動進行調查,下表是此生態系統第一、第二、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分析表(能量單位:J?hm-2?a-1)。回答下列問題:
            食物鏈 植物 植食動物 肉食動物
            GP 463 63 12.6
            R 96 18.8 7.5
            未利用 293 29.3 5
            分解者分解 12.6 2.1 微量
            注:GP表示生物同化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1)某個季節由于光照減弱,導致某種魚類向上層水體轉移,此現象表明環境因素的改變可使生物群落的
             
            發生改變。
            (2)從表中可知,植食動物用于生長發育及繁殖所需的能量為
             
            J?hm-2?a-1。若分解者能將植食動物的糞便迅速分解,則分解者獲得的植食動物同化的能量為
             

            (3)某地區為解決食物短缺問題,將某種生長迅速的外來魚大量引進某池塘生態系統,導致生物多樣性下降,這種魚與本地原有物種可能存在著的種間關系有
             

            (4)該湖泊曾受到輕微污染后但生態平衡并未遭到破壞,說明該生態系統具有較強的
             
            穩定性。

            組卷:2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