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樂安中學七年級(上)開學地理試卷(五四學制)
發布:2024/7/23 8:0:8
一、單選題(每小題4分)
-
1.每年暑假,湘潭某學校組織同學們到離城市較近的“學農”基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同學們在“學農”基地觀察到,這里主要種植蔬菜、花卉,同時還發展禽、蛋等生產,其主要原因是( )
①郊區地形多樣,適宜發展多種農業生產
②距城區較近,運輸方便,可保證農產品的新鮮
③郊區的科技水平高,消費水平高,產品價格高
④城市人口稠密,對花卉、蔬菜、禽蛋等的需求量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5引用:0難度:0.50 -
2.每年暑假,湘潭某學校組織同學們到離城市較近的“學農”基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學農”活動可以幫助同學們認識到( )A.農業是衣食之源,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B.農業是生存之本,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C.只要農業發達,工業發達與否并不重要 D.農業是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唯一指標 組卷:1引用:0難度:0.70 -
3.我國的農業生產面臨著生產不穩定、供需矛盾突出等問題,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必須依靠科技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區域不同,形態不同”,我國未來農業的發展應當會有五種形態:一是規模化的大田種植業(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二是現代設施園藝業(種植蔬菜、少量水果、個別花卉等);三是現代化、集約化的養殖業(豬禽牛羊、水產養殖等);四是特色種植業與養殖業(種植香菇、茶葉、藥材等);五是休閑觀光農業(傳承農耕文化)。結合中國主要糧食作物分布圖,完成13~14題。
甲代表的糧食作物是( )A.水稻 B.小麥 C.花生 D.甘蔗 組卷:6引用:0難度:0.70 -
4.我國的農業生產面臨著生產不穩定、供需矛盾突出等問題,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必須依靠科技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區域不同,形態不同”,我國未來農業的發展應當會有五種形態:一是規模化的大田種植業(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二是現代設施園藝業(種植蔬菜、少量水果、個別花卉等):三是現代化、集約化的養殖業(豬禽牛羊、水產養殖等);四是特色種植業與養殖業(種植香菇、茶葉、藥材等);五是休閑觀光農業(傳承農耕文化)。結合中國主要糧食作物分布圖,完成3~6題。
甲與乙農作物的分界線是中國重要的地理界線,該線的地理意義表述正確的是( )A.干旱區與半干旱區的分界線 B.北方旱作區和南方水田區的分界線 C.大致與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一致 D.熱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組卷:5引用:0難度:0.50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0.0分)
-
28.讀“中國工業基地”示意圖(局部)如下圖,完成下列小題。
(1)圖中B代表的是京津唐工業基地,該區域內
(2)從海陸位置來看,我國的工業基地大多分布在
(3)工業基地D面向組卷:21引用:3難度:0.3 -
29.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地區差異顯著,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
(1)寫出地理區域的名稱:A.
(2)C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耕作區,耕地以
(3)蒙古包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組卷:2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