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七年級(上)期末科學試卷
發布:2024/11/4 1:0:3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1分,共40分。請選出每小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
1.在下列數據中,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
A.一本物理課本的質量約是300 g B.乒乓球的直徑約為1 dm C.普通中學生的書包質量約是50 kg D.學校國旗桿的高度約為80 cm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2.如果把太陽系當作一個“大家庭”,人類居住的地球只是其中的一員。下列不屬于這個家庭成員的是( )
A.火星 B.土星 C.北極星 D.海王星 組卷:30引用:1難度:0.5 -
3.下列屬于描述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是( )
A.陶瓷具有耐酸、耐堿性 B.液氧用作火箭升空的助燃劑 C.熟石灰與土壤中酸性物質反應 D.硝酸銨溶于水后溶液溫度降低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4.創立日心說的天文學家是( )
A.伽利略 B.哈雷 C.哥白尼 D.布魯諾 組卷:87引用:1難度:0.5 -
5.讀“天體系統層次簡圖”,與①②④對應的是( )
A.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 B.地月系、河外星系、總星系 C.地月系、太陽系、河外星系 D.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 組卷:22引用:1難度:0.5 -
6.某同學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時,測得的四次數據是2.12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24厘米,則正確的測量結果應該是( )
A.2.12厘米 B.2.127厘米 C.2.13厘米 D.2.15厘米 組卷:42引用:13難度:0.5 -
7.現今地球上很多生物滅絕,鳥類多樣性面臨威脅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天敵過多 B.環境污染 C.外來物種入侵 D.棲息地被破壞 組卷:15引用:2難度:0.5 -
8.人的指紋各不同,可以作為鑒別身份的依據.對這現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人具有物種的多樣性 B.人種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一種表現 C.不同的人不是同一個物種 D.不同的人性狀存在差異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
9.下列現象肯定不是由地殼變動引起的是( )
A.臺灣海峽海底發現了森林遺跡和古河道 B.受暴雨襲擊,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發生洪災 C.菲律賓馬尼拉東南405公里處一座火山噴發 D.日本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10.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夜晚能欣賞到一輪明月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下列現象與上述現象原因一致的是( )
A.晝夜交替 B.四季更替 C.陰晴圓缺 D.一年太陽高度角變化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
11.有16顆外形相同、型號一樣的鋼珠,其中有一顆因質量偏大而不合格。為了找出不合格的鋼珠,現用實驗室中的托盤天平來測量,那么至少需要稱量的次數為(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組卷:91引用:2難度:0.5 -
12.下圖表示細胞發生的一系列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過程①中細胞質先平均分成兩份 B.經過過程②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 C.過程①是細胞生長,過程②是細胞分化 D.A、B、C代表細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組織 組卷:28引用:4難度:0.5 -
13.下列敘述中,不能夠證明大陸漂移的是( )
A.各大陸有相似的自然風景 B.各相鄰大陸的邊緣大致吻合 C.調查發現,大西洋兩岸的一些古生物化石是同類的,有些巖層也是連續的 D.現在測量證實,海陸分布在不斷地、極其緩慢地變化著 組卷:27引用:1難度:0.5 -
14.下列七個與動物有關的成語:①金蟬脫殼,②螳臂擋車,③井底之蛙,④甕中捉鱉,⑤蝦兵蟹將,⑥魚目混珠,⑦蜂擁而至,其中所涉及的動物都屬于無脊椎動物的成語是( )
A.①②⑤⑥ B.③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⑤⑦ 組卷:70引用:14難度:0.5 -
15.“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首詩經央視《經典詠流傳》播出后,廣為傳唱。詩中的“苔花”描述的是苔蘚植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苔蘚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 B.苔蘚用孢子繁殖 C.苔蘚是綠色的,能進行光合作用 D.苔蘚植物能開出米粒大小的花 組卷:4引用:3難度:0.5 -
16.下列對細菌和真菌的認識中,錯誤的是( )
A.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B.大多數種類的細菌對人類有益 C.真菌對自然界的物質循環有作用 D.利用酵母菌可以制作酸奶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17.下列地形變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
A. 流動的巖漿
B. 迷人的溶洞
C. 移動的沙漠沙丘
D. 美麗的水庫大壩
組卷:22引用:5難度:0.5 -
18.量程相同、最小刻度都是1℃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溫度計,玻璃泡的容積甲稍大一些,乙和丙相同,丙玻璃管的內徑稍粗一些,甲和乙相同,由此可判斷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距離是( )
A.甲最長 B.乙最長 C.丙最長 D.一樣長 組卷:96引用:11難度:0.5
三、解答題(共4小題,每空1分,滿分20分)
-
54.面對新冠肺炎我們需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洗手可以減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數量。為了驗證這一結論,甲、乙兩位同學進行了如圖實驗。實驗前,在培養皿內放入經滅菌處理的酵母菌培養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無菌棉蘸取含酵母菌的培養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步:與乙握手后,甲清洗手,再用大拇指在1號培養基上按三下,蓋上蓋子。
第二步:與乙再握手后,甲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在2號培養基上按三下,蓋上蓋子。
第三步:把兩個培養皿同時放入培養箱中,在28℃條件下培養24小時,并觀察。
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培養24小時后,如果在
(2)實驗中不是立刻觀察甲手上的酵母菌,而是在培養基中培養一段時間后再進行觀察,這種做法的好處在于
(3)用大拇指在培養基上按三下后,立即蓋上蓋子,這樣做的目的是組卷:299引用:5難度:0.5 -
55.某學校課外興趣小組同學在飼養金魚時,發現金魚不時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發生浮頭現象。為探究 金魚發生浮頭現象的可能原因,該小組將21條大小相當的金魚,按表給定的條件進行了相關實驗:
實驗
組號溶氧量 培養環境 呼吸頻率(次/分鐘) 第一次統計 第二次統計 第三次統計 甲 4mg/L 隔夜自來水 113 111 112 乙 6mg/L 隔夜自來水 76 78 74 丙 8mg/L 隔夜自來水 57 59 61
(2)將表格處理后可得到如圖所示結果,其中x的數值為
(3)在實驗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增加每組的統計次數,這樣做的目的是增加實驗結果的可靠性,避免實驗的
(4)實驗可證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圍內,水中的溶氧量越高,金魚浮頭次數會越組卷:18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