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qū)思源實驗學校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9月份)

          發(fā)布:2024/11/11 2:0:2

          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1869年發(fā)現(xiàn)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學家是(  )

            組卷:269引用:30難度:0.8
          • 2.在我們生活的物質(zhì)世界里,物質(zhì)總是在不斷地變化著,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組卷:1引用:2難度:0.8
          • 3.下列過程中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2引用:2難度:0.8
          • 4.下列是描述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的是(  )

            組卷:46引用:2難度:0.8
          • 5.下列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

            組卷:31引用:4難度:0.5
          • 6.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是(  )

            組卷:21引用:3難度:0.9
          • 7.某同學用量筒量取20mL水時,量筒放平穩(wěn)后,仰視讀數(shù)會使所能取的值(  )

            組卷:14引用:2難度:0.8

          三、實驗探究題(共24分)

          • 22.王同學利用如圖甲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并結合現(xiàn)代傳感器技術,測得過程中容器內(nèi)氣體壓強、溫度、氧氣濃度的變化趨勢如圖乙所示。

            (1)圖甲中,集氣瓶中的主要現(xiàn)象是
             
            ;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2)t2時打開彈簧夾,最終集氣瓶中水平面大約上升至刻度
             
            處。結合曲線,解釋AB段氣體壓強變
            化的原因是
             

            (3)王同學做完實驗后,發(fā)現(xiàn)結果與正常值相比較小,其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一種):
             

            (4)張同學也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裝置和操作同上,只不過用木炭代替了紅磷。當木炭停止燃燒,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后,水卻沒有進入集氣瓶,原因是
             

            (5)空氣的保護:如圖丙是某地PM2.5來源分布圖。據(jù)此,下列措施對減少PM2.5效果最不明顯的是
             

            A.減少汽車的保有量
            B.用風能與太陽能發(fā)電替代燃煤發(fā)電
            C.減少工業(yè)生產(chǎn)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組卷:17引用:2難度:0.9
          • 23.如圖是某化學興趣小組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實驗,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蠟燭有以下性質(zhì):①固態(tài);②白色;③質(zhì)地較軟;④密度比水小;⑤難溶于水;⑥受熱易熔化;⑦能燃燒。其中,屬于物理性質(zhì)的有
             
            (填序號);
            (2)A實驗的目的是
             

            (3)B中同學們進行了如下實驗,請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點燃蠟燭,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小燒杯 燒杯內(nèi)壁有無色小液滴生成 蠟燃燒后的產(chǎn)物有①
             
            迅速倒轉小燒杯,向其中加②
             
            ,振蕩
             
            蠟燭燃燒后的產(chǎn)物有二氧化碳

            組卷:43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