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貴州省遵義市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23 2:30:2
一、選擇題(共20小題,80分)
-
1.調查某草原田鼠數量時,在設置1公頃的調查區內,放置100個捕鼠籠,一夜間捕獲鼠32頭,將捕獲的鼠經標記后在原地釋放.數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樣數量的捕鼠籠,這次共捕獲30頭,其中有上次標記過的個體10頭.若該地區田鼠種群個體總數為N,則N=( )頭.
A.30 B.32 C.64 D.96 組卷:17引用:11難度:0.7 -
2.種群密度是種群的數量特征之一。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種群的S形增長是受資源因素限制而呈現的結果 B.某林場中繁殖力極強老鼠種群數量的增長會受密度制約 C.培養瓶中細菌種群數量達到K值前,密度對其增長的制約逐漸減弱 D.魚塘中某種魚的養殖密度不同時,單位水體該魚的產量有可能相同 組卷:5引用:3難度:0.6 -
3.某種植物原產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緣、生長迅速,后來引入我國某地,導致入侵地許多植物被其覆蓋后因缺少陽光而死亡.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植物與被其覆蓋的植物間一定是競爭關系 B.引入外來生物一定是對當地生物有害的 C.引入一個生性喜陰植物可以恢復入侵地原有的生態系統 D.導致該植物在入侵地瘋長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發生了突變 組卷:50引用:19難度:0.7 -
4.某地區由于秋天過早降溫,許多蝗蟲在產卵前死亡。第二年,該地區蝗蟲的種群密度明顯下降。對第二年蝗蟲種群密度下降合理的解釋是( )
A.出生率下降 B.死亡率上升 C.遷入率下降 D.遷出率上升 組卷:99引用:13難度:0.8 -
5.大約在1800年,綿羊被引入到塔斯馬尼亞島,綿羊種群呈“S”形曲線增長,直到1860年才穩定在170萬頭左右。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綿羊種群數量的變化與環境條件有關,而與出生率、死亡率變動無關 B.綿羊種群在達到環境容納量之前,每單位時間內種群增長的倍數不變 C.若綿羊種群密度增大,相應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傳播速度減小 D.若草的生物量不變而種類發生改變,綿羊種群的環境容納量可能發生變化 組卷:347引用:14難度:0.6 -
6.我省黔東南等地一直都有稻田養魚的傳統,建設了“稻一紅萍(水生植物)一魚”立體農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稻一紅萍一魚”構成了該生態系統的一條食物鏈 B.稻田中魚的引入加快了該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循環 C.該生產模式能提高該生態系統能量傳遞效率 D.立體農田是充分利用了空間和資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生產模式 組卷:14引用:2難度:0.6 -
7.演替過程中喬木逐漸取代了灌木的優勢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
A.灌木壽命較短 B.喬木繁殖能力較強 C.喬木較為高大,能獲得更多的陽光 D.灌木生長極為緩慢 組卷:36引用:7難度:0.9
二、非選擇題(共20分,每空兩分)
-
21.為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某研究小組對某林地的動植物資源進行了調查。回答下列問題。
(1)調查發現,某種哺乳動物種群的年齡結構屬于增長型,得出這一結論的主要依據是發現該種群中
(2)若要調查林地中某種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3)調查發現該林地的物種數目很多。一個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稱為
(4)該林地中,植物對動物的作用有組卷:3引用:2難度:0.7 -
22.某化工廠為了處理排出污水中的一種有害的、難以降解的有機化合物A,某研究團隊用化合物A、磷酸鹽、鎂鹽和微量元素等配制了培養基,成功地篩選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細菌(目的菌)。實驗的主要步驟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問題。
(1)在培養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
(2)培養若干天后,應選擇培養瓶中化合物A含量
(3)若要研究目的菌的生長規律,可挑取單個菌落進行液體培養,再采用組卷:2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