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七年級(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27 0:0:2
一、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下列關于睪丸和卵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都能輸送生殖細胞 B.都能分泌雌性激素 C.都能產生生殖細胞并分泌性激素 D.都能產生卵細胞 組卷:60引用:5難度:0.8 -
2.在呼吸道中,下列哪項與溫暖、清潔和濕潤空氣等生理功能無關?( )
A.在鼻腔的前部有鼻毛 B.在黏膜內有許多嗅細胞 C.在黏膜內有大量的毛細血管 D.鼻黏膜能夠分泌黏液 組卷:14引用:12難度:0.7 -
3.某“植物人”有心跳、有呼吸,但不能自主活動、沒有意識,該病人的神經系統可能沒有受到損傷的部位是( )
A.大腦 B.腦干 C.小腦 D.脊髓 組卷:258引用:27難度:0.7 -
4.甲血管與心房相連,乙血管與心室相連,均流動脈血,甲、乙兩條血管的名稱依次是( )
A.主動脈和上腔靜脈 B.肺靜脈和主動脈 C.肺動脈和肺靜脈 D.肺動脈和主動脈 組卷:27引用:17難度:0.7 -
5.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描述正確的是( )
A.該實驗是對照實驗,變量是溫度 B.結果是2號試管內會出現藍色 C.結論是唾液淀粉酶對淀粉有消化作用 D.若將丙裝置保持30分鐘,結果是兩支試管內都不變藍 組卷:226引用:27難度:0.7 -
6.人體的個體發育開始于( )
A.卵細胞的產生 B.精子的產生 C.受精卵的形成 D.嬰兒的出生 組卷:19引用:22難度:0.9 -
7.下列屬于青春期生理心理變化特點的是( )
①出現第二性征 ②身高體重迅速增長 ③體溫升高 ④情緒不穩定、好興奮、易激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組卷:286引用:4難度:0.5 -
8.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
A.神經元 B.神經 C.腦和脊髓 D.神經中樞 組卷:89引用:241難度:0.9 -
9.下列營養物質缺乏癥與其病因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佝僂病-缺乏維生素A B.地方性甲狀腺腫-缺鐵 C.夜盲癥-缺乏維生素D D.壞血病-缺乏維生素C 組卷:3引用:48難度:0.7 -
10.為人體血液循環提供動力的器官是( )
A.動脈 B.毛細血管 C.靜脈 D.心臟 組卷:26引用:16難度:0.9 -
11.食品安全是關系到我們健康的大事,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日本核電站泄漏期間,多國限制進口日本受到核輻射污染的食品 B.對含有瘦肉精的某品牌火腿腸進行處罰 C.大陸相關超市對臺灣添加了“塑化劑”的食品進行下架和銷毀處理 D.發霉、變質的殘羹剩飯不能浪費,可用于喂養家禽家畜 組卷:6引用:7難度:0.9
二、本卷共8小題,除特殊標注外,每空1分,共50分。
-
32.以下是人體部分結構、生理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大寫字母表示生理過程,小寫字母表示物質,數字表示結構):
(1)甲圖中,過程A是通過
(2)吸收后的物質c到達腦部,需經過乙圖中相關血管的先后順序是
(3)丙圖中的液體e與d相比,e中成分的明顯變化是
(4)請從上面的圖示中,列舉兩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例子:組卷:264引用:6難度:0.4 -
33.西瑪津是一種除草劑,在我國的很多河流中都檢出過較高濃度的西瑪津。為探究不同濃度西瑪津對兩棲動物生存和發育的影響,研究小組利用蟾蜍進行了以下實驗:
步驟一:配制濃度為0.1、1、10和100微克/升的西瑪津溶液。
步驟二:挑選生長18天的蝌蚪720只分組,分別放入玻璃缸中進行培養,每2天換水1次。
步驟三:實驗期間,每天觀察蝌蚪的形態改變和健康狀況,取出死亡和瀕死的蝌蚪。
步驟四:匯總數據如圖。
據以上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二中,應注意將720只蝌蚪平均分成
(2)本實驗探究的變量是
(3)圖1結果顯示,西瑪津濃度超過10微克/升時,蟾蜍死亡率
(4)綜合上述實驗結果,得出結論是組卷: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