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四十四中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兩部分,1—20題,每小題2分;21—30題,每小題2分。共70分)
-
1.下列有關化學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利用化學可以根據需要創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 B.人類認識化學并使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經過了漫長的歷史 C.原子論和分子學說的創立,奠定了近代化學的基礎 D.道爾頓發現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組卷:84引用:4難度:0.9 -
2.下列典故都出自《三國演義),其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諸葛亮草船借箭 B.關云長水淹七軍 C.諸葛亮火燒新野 D.諸葛亮造木牛流馬 組卷:46引用:7難度:0.4 -
3.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質決定的是( )
A.氮氣用作保護氣 B.稀有氣體作電光源 C.氧氣用作助燃劑 D.酒精用作燃料 組卷:11引用:2難度:0.6 -
4.下列生活中的現象沒有利用氧氣的是( )
A.煤氣燃燒 B.鋼鐵生銹 C.食品包裝充氣 D.氣焊 組卷:74引用:12難度:0.9 -
5.判斷塊狀石灰石與稀鹽酸混合后發生化學變化的主要依據是( )
A.固體溶解 B.產生氣泡 C.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等 D.放出少量熱 組卷:154引用:9難度:0.9 -
6.我們在打開飲料瓶時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哪冒出的氣體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學提出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就這一過程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設 B.設計實驗 C.收集證據 D.得出結論 組卷:779引用:42難度:0.9 -
7.下列氣體可以制成霓虹燈的是( )
A.N2 B.O2 C.Ar D.CO2 組卷:15引用:5難度:0.6 -
8.下列常見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液態氮 B.純凈的空氣 C.硫酸銅溶液 D.大理石 組卷:22引用:4難度:0.9 -
9.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有沉淀產生的一定是化學變化 B.化學變化和化學反應是同一個概念 C.物質的性質決定了物質的變化,物質的變化反映了物質的性質 D.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一定同時發生物理變化 組卷:492引用:13難度:0.9 -
10.小明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人體呼出的氣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吸入的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探究實驗.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如圖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A.空氣中不含二氧化碳 B.人體只呼出二氧化碳 C.人體呼出的氣體中不含有氧氣 D.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組卷:906引用:25難度:0.7 -
11.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確的是( )
A.沒有說明藥品用量時可以取任意量 B.為了獲得感性認識,可觸摸藥品或嘗藥品的味道 C.實驗用剩的藥品要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費藥品 D.實驗完畢把儀器洗滌干凈,并整理好實驗桌 組卷:235引用:4難度:0.7
二、填空題(每空一分,共30分)
-
34.回答下列問題
(1)錯誤的實驗操作往往導致不良后果(填序號)。
A.腐蝕標簽B.損壞容器C.引起火災D.污染藥品
①用完酒精燈,用嘴去吹滅,后果
②試管豎立,直接將石塊投入試管,后果
③打開試劑瓶,瓶塞未倒放于桌面,后果
④傾倒液體,標簽沒有朝向手心,后果
(2)將下列實驗所用儀器的名稱填寫在橫線上。
①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時,常用
②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常用
③給物質加熱時,常用作熱源的儀器是
④要隔陶土網加熱的儀器是組卷:41引用:2難度:0.6 -
35.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進行探究。
(1)(經典賞析)教材中介紹了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裝置如圖1),通過該實驗拉瓦錫得出了空氣中氧氣約占
(2)(實驗回顧)實驗室常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裝置如圖2),紅磷燃燒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為
由于紅磷在空氣中點燃后才放入集氣瓶內,造成的實驗缺陷有:一是測定結果不準確;二是
(3)小組內同學還對該實驗進行了如下改進(如圖3)。(已知試管容積為35mL)。
實驗的操作步驟如下:
①點燃酒精燈。
②撤去酒精燈,待試管冷卻后松開彈簧夾。
③將少量紅磷平裝入試管中,將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處,并按如圖中所示的連接方式固定好,再將彈簧夾緊橡皮管。
④讀取注射器活塞的數據。
你認為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組卷:53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