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遼寧省本溪市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6/7 8:0:9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共28分。1-8題為單選題,每小題2分:9-12題為多選題,每題3分,漏選得2分,錯選得0分)
-
1.下列對身邊物理量估測的數據,你認為符合實際的是( ?。?/h2>
A.將物理課本壓在豎直墻壁上靜止時,物理課本受到的摩擦力大約0.2N B.一個成年人行走時對地面的壓強大約2500Pa C.夏天室內氣壓較低約為1×104Pa D.懸浮在鹽水中的雞蛋所受浮力大約0.5N 組卷:16引用:2難度:0.6 -
2.如圖所示,以下關于力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h2>
A.
線的拉力可使釣魚竿發生形變B.
球拍對乒乓球的作用力只能改變乒乓球的運動方向C.
守門員抓住飛來足球,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D.
蘋果由于地球吸引而下落,同時蘋果對地球也有吸引的力組卷:29引用:4難度:0.8 -
3.如圖是滑板滑雪運動動作分解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A.運動員沖出跳臺能繼續向上飛行,是因為受到了慣性 B.運動員的身體飛躍到最高點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運動員的滑雪板觸地時雙腿屈膝可以降低重心增加落地后的穩定性 D.平穩落地后沿雪坡向下滑行時,滑雪板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沿雪坡斜面向下 組卷:36引用:2難度:0.7 -
4.下列實例屬于減小摩擦的是( )
A.
給自行車軸承加潤滑油B.
冰壺運動的蹬冰鞋底有花紋C.
剎車時閘皮擠壓車輪D.
體操運動員上杠前抹鎂粉組卷:16引用:2難度:0.5 -
5.在如圖所示的實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向人體注射藥水是利用了大氣壓B.
攔河大壩利用了連通器原理C.
吸管喝飲料利用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D.
離心式水泵是利用大氣壓組卷:12引用:2難度:0.7 -
6.為研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小明將一塊長方形硬紙板在對角的頂點附近各開一個小孔,用細線系住,細線的另一端繞過桌邊的滑輪各懸掛一個托盤,盤中各放兩個鉤碼,如圖所
示。關于這個實驗,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h2>A.為使實驗效果明顯,應選用質量較小的硬紙板 B.硬紙板代替小車可以減小壓力,從而減小摩擦 C.調整兩邊的所掛鉤碼的數量,可以改變作用在硬紙板上兩個力的大小 D.為了研究二力平衡時兩個力的方向是否相反,可以將紙片扭轉一個角度 組卷:55引用:2難度:0.5 -
7.如圖所示的事例中,屬于利用慣性的是( )
A.
汽車駕駛員系好安全帶B.
雨天路滑減速慢行C.
運動員跳遠時快速助跑起跳D.
跳水運動員起跳后加速下落組卷:49難度:0.8 -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
熱氣球升空時,球內氣體密度比空氣密度小B.
潛水艇要上浮,需要向水倉內進水C.
輪船的排水量是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體積D.
飛機飛上天空,利用了浮力組卷:11難度:0.6
四、綜合題(23題8分,24題9分,25題9分,26題9分,共35分)
-
25.下面是小軍用U形管壓強計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的實驗裝置。
(1)在使用壓強計前,小軍發現U形管左、右兩側的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圖甲,調節的方法是 (填字母序號),使U形管左右兩側的水面相平。
A.將右側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軟管重新安裝
(2)比較乙、丙兩圖可得出結論:在 相同時,。
(3)小軍換用相同體積的下列液體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時,控制探頭在下列液體中的位置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 (填字母序號)。
A.酒精(0.8×103kg/m3)
B.植物油(0.9×103kg/m3)
C.鹽水(1.1×103kg/m3)
(4)小軍為了探究“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對該裝置進行了創新,如圖丁所示。然后他用電吹風機從左側管口吹風,則U形管中 (選填“左”或“右”)側液面將升高。若小軍增大電吹風機的風速,則U形管兩端液面高度差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小軍由此實驗的結果想到街面上的電動車安裝的遮陽傘,如圖戊所示,觀察遮陽傘的形狀,此電動車安裝遮陽傘后,由于受到 力,從而減小了電動車抓地的力,所以 (選填“適合”或“不適合”)安裝。組卷:15引用:2難度:0.5 -
26.小宇和小明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進行了實驗探究。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重力有關。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1)如圖甲所示,小宇在家里利用身邊的物品做實驗,她用手把飲料罐按入水中,水面上升的越高,人會感到越吃力,這個事實可以支持猜想 (填序號)。
(2)他們為了驗證猜想1和猜想2,選用了體積相同,重力不同的三個圓柱形物體A、B、C。并注意到彈簧測力計使用之前應該在 (填“豎直”或“水平”)方向調零,然后測出了它們的重力分別是4N、4.5N和5N,進行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
①物體A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為 N,比較圖乙中序號為a、b、c的三次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重力 (填“有關”或“無關”)。
②比較圖乙中序號為 的三次實驗可以得出初步結論: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液體的密度越大,物體所受浮力也越大(已知某液體密度小于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③根據數據,計算可知某液體的密度是 g/cm3。
④若e中A物體沉底后測力計示數變為1N,則此時A物體在e中受到的浮力為 。
(二)小明利用彈簧測力計、小木塊、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如圖所示的步驟,探究漂浮的物體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1)先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出空桶和木塊的重力。
(2)把木塊放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靜止后木塊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 (填字母代號)兩個步驟測出。
(3)比較數據可知:浮在水上的木塊受到的浮力大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組卷:23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