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九年級(上)期末科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15小題,每小題4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物質世界充滿了變化。下列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
雕琢玉石B.
絲線織錦C.
葡萄制酒D.
瓷盤破碎組卷:5引用:1難度:0.5 -
2.“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下列屬于復合肥料的是( )
A.NH4HCO3 B.KCl C.(NH4)2HPO4 D.CO(NH2)2 組卷:30引用:6難度:0.5 -
3.下列情況中,人對物體做了功的是( )
A.人用力推木箱卻沒有推動 B.手提著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勻速行走 C.舉重運動員舉著杠鈴不動 D.人推著車在水平路面上向前勻速運動 組卷:76引用:2難度:0.5 -
4.如圖為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情況示意圖,箭頭表示血流方向,則箭頭下方血管表示動脈的是( )
A. B. C. D. 組卷:27引用:1難度:0.5 -
5.下列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 筷子
B. 托盤天平
C. 核桃夾
D.開瓶起子 組卷:21引用:2難度:0.5 -
6.下列小腸的結構特點中,與其吸收功能無關的是( )
A.小腸長約5~6米 B.小腸黏膜表面有許多皺襞和絨毛 C.小腸絨毛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 D.小腸內有許多消化液 組卷:38引用:1難度:0.5 -
7.下列關于溫度、內能和熱量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吸收熱量時,溫度一定升高 B.做功和熱傳遞都能改變物體的內能 C.物體的內能越大,其含有的熱量就越多 D.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向內能小的物體傳遞 組卷:116引用:3難度:0.5 -
8.夏天劇烈運動后,同學們通常會有以下感受: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肌肉酸痛。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排汗和呼吸都是人體排泄的途徑 B.大量出汗后需要補充適量的淡鹽水 C.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可為組織細胞提供更多的養料和氧氣 D.肌肉酸痛是因為肌細胞進行了無氧呼吸,產生了酒精 組卷:62引用:2難度:0.5 -
9.將兩只額定電壓相同的小燈泡L1、L2串聯在電路中,如圖所示。閉合開關后,發現燈L1較亮,燈L2較暗,其原因是( )
A.燈L1額定功率較大 B.燈L1的電阻較大 C.燈L2兩端電壓較大 D.通過燈L2的電流較大 組卷:73引用:1難度:0.5 -
10.下列物質間的轉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NaNO3→Na2CO3 B.HCl→HNO3 C.CaCO3→CaCl2 D.BaCl2→NaCl 組卷:35引用:1難度:0.5 -
11.如圖示意,把同一小球從同一高度,以相同大小的速度分別沿斜向上和水平方向拋出,小球第一次落地速度為v1,第二次落地速度為v2,不計空氣阻力,則v1和v2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
A.v1>v2 B.v1=v2 C.v1<v2 D.無法比較 組卷:86引用:1難度:0.5
四、解答題(本題共7小題,第28、29小題各7分,第30小題6分,第31、32小題各8分,第33小題9分,第34小題10分,共55分)
-
33.如圖甲為新型電飯鍋,它能智能化地控制食物在不同時間段的溫度,以得到最佳的營養和口感。小明了解到電飯鍋的簡化電路如圖乙示意,R1和R2均為電熱絲,S1和S2為溫控開關,其中S2有A、B兩個觸點,可實現“高溫”“中溫”和“低溫“三擋的轉換。當S1閉合,S2連接觸點A時,處于高溫擋,高溫擋功率為1100W。已知R1=55Ω。諸分析與計算:
(1)當S1,S2連接觸點 時,電路處于低溫擋;
(2)求中溫擋的電功率;
(3)求R2的阻值;
(4)圖丙是某次煮飯過程中電飯鍋功率與時間的關系圖像,求本次煮飯過程中電飯鍋消耗的電能。(結果保留一位小數)組卷:43引用:1難度:0.5 -
34.氫氣被視為未來理想的能源,科學家對氫的研究從未停歇。氫能源的廣泛使用需解決制氫、儲氫等問題。
(1)圖1、圖2分別為全球制氫原料占比和主流制氫方法的經濟性對比圖。
①由圖象可知:日前氫氣的主要來源是
②電解水制氫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下列獲取電能的方式中,一定存在碳排放的是
A.水力發電
B.太陽能發電
C.燃煤發電
D.核能發電
(2)氫氣的儲存有以下兩種方式:
①方法一:將氫氣直接加壓儲存在由某種鎂鋁合金制造的儲氫罐中備用。從物質分類的角度來看,鎂鋁合金屬于
②方法二:先通過Mg,Cu與氫氣反應,將氫氣轉化為MgH2暫時“儲存”起來,此為儲氫反應(如圖3);需要使用氫氣時,可通過釋氫反應實現:MgH2+2HCl=MgCl2+2H2↑。請寫出儲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采用氫能源的“未來汽車”正逐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氫能源汽車主要有氨內燃汽車和氫燃料電池車兩種。
①從理論上講,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攜帶相同質量的燃料,氫內燃汽車要比普通燃油汽車行駛更遠的距離,這主要是因為氫氣的
②2013年,我國首輛氫燃料電池電動機車“藍天號”成功運行。該車采用功率為150kW的電機,其轉化為機械能的效率為90%,那么當該車以18m/s的速度勻速行駛時,能產生多大的牽引力?組卷:39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