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蘇省連云港市新海高中高考生物考前試卷
發布:2024/12/12 22:30:7
一、單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2分,共計4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下列有關人體內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的遺傳物質徹底水解后可得到6種小分子 B.ATP、磷脂、抗體、DNA的組成元素中都有C、H、O、N、P C.蛋白質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堿基中 D.人體內參與信息傳遞的分子都是蛋白質 組卷:282引用:24難度:0.9 -
2.線粒體起源的內共生學說認為,原始真核細胞吞噬了能進行有氧呼吸的原始細菌,它們之間逐漸形成了互利共生關系,最終原始細菌演變成線粒體。根據該學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線粒體中具有的環狀雙鏈DNA與細菌的相似 B.線粒體的外膜和內膜在原始來源上是相同的 C.線粒體內含有DNA、RNA和核糖體,具有相對獨立的遺傳表達系統 D.線粒體RNA聚合酶可被原核細胞RNA聚合酶的抑制劑所抑制 組卷:44引用:4難度:0.8 -
3.低密度脂蛋白(LDL)是由膽固醇、磷脂和蛋白質結合形成的復合物。LDL通過血液運送至細胞,在細胞內發生如圖所示的過程。已知溶酶體是由高爾基體產生的、內含多種酸性水解酶的細胞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LDL和LDL受體之間的結合具有特異性 B.加入ATP水解酶抑制劑會影響LDL與其受體的分離 C.溶酶體中的酸性水解酶在游離的核糖體上完成合成 D.溶酶體內pH值過高會降低LDL的分解速率 組卷:49引用:3難度:0.7 -
4.人或動物PrP基因編碼一種蛋白(PrPc),該蛋白無致病性。PrPc的空間結構改變后成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誘導更多的PrPc轉變為PrPsc,實現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瘋牛病,據此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朊粒侵入機體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與肺炎雙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質空間結構的改變可以使其功能發生變化 D.PrPc轉變為PrPsc的過程屬于遺傳信息的翻譯過程 組卷:1026引用:80難度:0.9 -
5.我國科研人員王躍祥及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了位于22號染色體上的抑癌基因DEPDC5,揭示了DEPDC5突變與胃腸道間質細胞癌變的關系。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胃腸道間質細胞發生癌變,其細胞周期變短,分裂速度明顯加快 B.癌變的胃腸道間質細胞易擴散和轉移,與其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有關 C.DEPDC5編碼的蛋白質會阻止胃腸道間質細胞的異常增殖 D.無論原癌基因還是抑癌基因,只要發生基因突變就會導致惡性腫瘤 組卷:33引用:6難度:0.7 -
6.將某種植物的成熟細胞放入一定濃度的物質A溶液中,發現其原生質體(即植物細胞中細胞壁以內的部分)的體積變化趨勢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0~4h內物質A沒有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 B.0~1h內細胞體積與原生質體體積的變化量相等 C.2~3h內物質A溶液的滲透壓小于細胞液的滲透壓 D.0~1h內液泡中液體的滲透壓大于細胞質基質的滲透壓 組卷:1875引用:104難度:0.7 -
7.茶樹是一年內多輪采摘的葉用植物,對氮元素需求較大,因此生產中施氮量往往偏多,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為了科學施氮肥,科研小組測定了某品種茶樹在不同施氮量情況下凈光合速率等指標,結果見表。表中氮肥農學效率=(施氮肥的產量-不施氮肥的產量)/施氮肥的量,在茶葉收獲后可通過計算得出;葉綠素含量、凈光合速率能直接用儀器快速檢測。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施氮量
(g?m-2)葉綠素含量
(mg?g-1)凈光合速率
(μmol?m-2?s-1)氮肥農學效率
(g?g-1)0 1.28 9.96 - 25 1.45 10.41 1.51 40 1.52 12.54 2.42 55(生產中常用施氮量) 1.50 10.68 1.72 A.氮元素與茶樹體內葉綠素合成有關,科學施氮肥能夠促進光反應 B.在茶樹體內,氮元素不參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的過程 C.凈光合速率能夠反映氮肥農學效率,生產過程中可依此指導科學施氮肥 D.40g?m-2不一定是最佳施氮量,最佳施氮量還需進一步測定 組卷:31引用:2難度:0.7 -
8.圖甲表示某二倍體動物減數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細胞;圖乙表示該動物的細胞中每條染色體上的DNA含量變化;圖丙表示該動物一個細胞中染色體組數的變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A、a所在的染色體是已發生基因突變的X染色體 B.圖甲可對應于圖乙中的bc段和圖丙中的kl段 C.圖乙中的bc段和圖丙中的hj段不可能對應于同種細胞分裂的同一時期 D.圖乙中的cd段和圖丙中的gh段曲段形成的原因都與質膜的流動性有關 組卷:185引用:38難度:0.7 -
9.對于絕大多數生物來說,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下列關于二倍體真核生物基因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某生物組織中全部的mRNA反轉錄出的DNA包含該生物所有核基因 B.基因表達的最終產物都是承擔細胞相應生命活動的蛋白質 C.剛轉錄完成的RNA序列與結合到核糖體上的該基因的mRNA序列相同 D.真核生物的基因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在原核細胞中表達 組卷:24引用:4難度:0.8 -
10.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紅綠色盲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某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男患者與一表現型正常的女性結婚,該女性的母親表現型正常,父親為紅綠色盲。該夫婦生出一個表現型正常男孩或表現型正常女孩的概率分別是( )
A.25% 0% B.0% 50% C.50% 0% D.0% 25% 組卷:63引用:3難度:0.6 -
11.研究發現,當果蠅的一條常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t純合時,雌蠅即轉化為不育的雄蠅。現將基因t位點雜合的雌蠅與純合隱性雄蠅作為親本雜交,則F2理論上性別比例(♂:♀)是( )
A.9:7 B.3:1 C.13:3 D.11:5 組卷:236引用:13難度:0.5
三、非選擇題:本部分包括8題,共計65分.
-
32.土壤中含有能將難溶性磷酸鹽轉變成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磷的優良解磷菌株Q.如圖1表示制備固體培養基過程中的某操作,圖2是科研人員從土壤中分離出菌株Q的部分過程示意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所示操作稱為
(2)圖2所示接種方法是
(3)圖3是某同學利用不同于圖2方法分離菌株Q的示意圖。下列對其操作及結果的敘述錯誤的有
a.操作前用無水乙醇對雙手進行消毒處理
b.劃線時將沾有菌種的接種環插入培養基
c.只有在⑤區域中才能得到所需菌落
d.整個過程需要對接種環進行6次灼燒
(4)固體培養基中難溶性磷酸鹽在菌株Q的作用下溶解,會在菌落周圍形成透明圈(如圖),透明圈直徑(D)與菌落直徑(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溶解難溶磷酸鹽的能力大小。如表是初步篩選出的三種優良解磷菌株。菌株 透明圈直徑(D) 菌落直徑(d) M-3-01 18.8 12.3 B3-5-6 20.7 8.0 T-4-01 9.1 6.5 組卷:76引用:6難度:0.6 -
33.大腸桿菌β-半乳糖苷酶(Z酶)可催化底物(X-gal)水解產生藍色物質。在pUC18質粒中,lacZ′編碼Z酶氨基端的一個片段(稱為α-肽),該質粒結構及限制酶識別位點如圖甲所示。已知α-肽、缺失α-肽的Z酶片段單獨存在時均無Z酶活性,共同存在時就會表現出Z酶活性。利用圖乙中的DNA片段與pUC18質粒進行基因工程操作。
(1)限制酶能催化雙鏈DNA分子中
(2)用重組質粒轉化大腸桿菌,然后將大腸桿菌接種到含氨芐青霉素的固體培養基上進行培養,由于未發生轉化的大腸桿菌沒有該質粒,因而不具有
(3)當上述培養基中含有X-gal時,生長出的菌落有藍色和白色兩種類型,其中含有重組質粒的大腸桿菌的菌落顏色為組卷:45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