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年江蘇省連云港市新海高中高考生物考前試卷

          發布:2024/12/12 22:30:7

          一、單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2分,共計4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下列有關人體內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82引用:24難度:0.9
          • 2.線粒體起源的內共生學說認為,原始真核細胞吞噬了能進行有氧呼吸的原始細菌,它們之間逐漸形成了互利共生關系,最終原始細菌演變成線粒體。根據該學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44引用:4難度:0.8
          • 3.低密度脂蛋白(LDL)是由膽固醇、磷脂和蛋白質結合形成的復合物。LDL通過血液運送至細胞,在細胞內發生如圖所示的過程。已知溶酶體是由高爾基體產生的、內含多種酸性水解酶的細胞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49引用:3難度:0.7
          • 4.人或動物PrP基因編碼一種蛋白(PrPc),該蛋白無致病性。PrPc的空間結構改變后成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誘導更多的PrPc轉變為PrPsc,實現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瘋牛病,據此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026引用:80難度:0.9
          • 5.我國科研人員王躍祥及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了位于22號染色體上的抑癌基因DEPDC5,揭示了DEPDC5突變與胃腸道間質細胞癌變的關系。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3引用:6難度:0.7
          • 6.將某種植物的成熟細胞放入一定濃度的物質A溶液中,發現其原生質體(即植物細胞中細胞壁以內的部分)的體積變化趨勢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875引用:104難度:0.7
          • 7.茶樹是一年內多輪采摘的葉用植物,對氮元素需求較大,因此生產中施氮量往往偏多,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為了科學施氮肥,科研小組測定了某品種茶樹在不同施氮量情況下凈光合速率等指標,結果見表。表中氮肥農學效率=(施氮肥的產量-不施氮肥的產量)/施氮肥的量,在茶葉收獲后可通過計算得出;葉綠素含量、凈光合速率能直接用儀器快速檢測。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施氮量
            (g?m-2
            葉綠素含量
            (mg?g-1
            凈光合速率
            (μmol?m-2?s-1
            氮肥農學效率
            (g?g-1
            0 1.28 9.96 -
            25 1.45 10.41 1.51
            40 1.52 12.54 2.42
            55(生產中常用施氮量) 1.50 10.68 1.72

            組卷:31引用:2難度:0.7
          • 8.圖甲表示某二倍體動物減數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細胞;圖乙表示該動物的細胞中每條染色體上的DNA含量變化;圖丙表示該動物一個細胞中染色體組數的變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85引用:38難度:0.7
          • 9.對于絕大多數生物來說,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下列關于二倍體真核生物基因的描述,正確的是(  )

            組卷:24引用:4難度:0.8
          • 10.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紅綠色盲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某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男患者與一表現型正常的女性結婚,該女性的母親表現型正常,父親為紅綠色盲。該夫婦生出一個表現型正常男孩或表現型正常女孩的概率分別是(  )

            組卷:63引用:3難度:0.6
          • 11.研究發現,當果蠅的一條常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t純合時,雌蠅即轉化為不育的雄蠅。現將基因t位點雜合的雌蠅與純合隱性雄蠅作為親本雜交,則F2理論上性別比例(♂:♀)是(  )

            組卷:236引用:13難度:0.5

          三、非選擇題:本部分包括8題,共計65分.

          • 32.土壤中含有能將難溶性磷酸鹽轉變成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磷的優良解磷菌株Q.如圖1表示制備固體培養基過程中的某操作,圖2是科研人員從土壤中分離出菌株Q的部分過程示意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所示操作稱為
             
            ,待平板冷凝后
             
            ,以防止
             

            (2)圖2所示接種方法是
             
            。在3個平板上分別接入0.1mL稀釋液,經適當培養后,3個平板上菌落數分別是38、42、40,則1g土壤中的活菌數約為
             
            個。
            (3)圖3是某同學利用不同于圖2方法分離菌株Q的示意圖。下列對其操作及結果的敘述錯誤的有
             


            a.操作前用無水乙醇對雙手進行消毒處理
            b.劃線時將沾有菌種的接種環插入培養基
            c.只有在⑤區域中才能得到所需菌落
            d.整個過程需要對接種環進行6次灼燒
            (4)固體培養基中難溶性磷酸鹽在菌株Q的作用下溶解,會在菌落周圍形成透明圈(如圖),透明圈直徑(D)與菌落直徑(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溶解難溶磷酸鹽的能力大小。如表是初步篩選出的三種優良解磷菌株。

            菌株 透明圈直徑(D) 菌落直徑(d)
            M-3-01 18.8 12.3
            B3-5-6 20.7 8.0
            T-4-01 9.1 6.5
            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溶解難溶性磷酸鹽能力最強的菌株是
             
            。該菌種分離純化后,常用
             
            法進行長期保存。

            組卷:76引用:6難度:0.6
          • 33.大腸桿菌β-半乳糖苷酶(Z酶)可催化底物(X-gal)水解產生藍色物質。在pUC18質粒中,lacZ′編碼Z酶氨基端的一個片段(稱為α-肽),該質粒結構及限制酶識別位點如圖甲所示。已知α-肽、缺失α-肽的Z酶片段單獨存在時均無Z酶活性,共同存在時就會表現出Z酶活性。利用圖乙中的DNA片段與pUC18質粒進行基因工程操作。

            (1)限制酶能催化雙鏈DNA分子中
             
            (填化學鍵名稱)的斷裂。本實驗可使用限制酶
             
            處理pUC18質粒和圖乙中的DNA片段,再通過DNA連接酶連接,獲得含目的基因的重組質粒。
            (2)用重組質粒轉化大腸桿菌,然后將大腸桿菌接種到含氨芐青霉素的固體培養基上進行培養,由于未發生轉化的大腸桿菌沒有該質粒,因而不具有
             
            ,在該培養基上不能生長。從功能上劃分,該培養基屬于
             
            培養基。
            (3)當上述培養基中含有X-gal時,生長出的菌落有藍色和白色兩種類型,其中含有重組質粒的大腸桿菌的菌落顏色為
             
            ,這是因為
             
            。為保證能通過菌落顏色辨別出含有重組質粒的大腸桿菌,本實驗作為受體細胞的大腸桿菌中Z酶基因應滿足的條件是
             

            組卷:45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