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廣東省清遠地區八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2/17 15:0: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答案)

          • 1.歌曲《我和我的祖國》中有段歌詞:“我的祖國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從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角度理解,這句歌詞表明(  )

            組卷:21引用:3難度:0.8
          • 2.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某縣茶葉銷售帶來困難,該縣副縣長帶頭直播帶貨。在他倡議下,該縣組織本地網紅舉辦黑茶“網上開園節”,累計直播超過50場,觀看人數超過1000萬人次,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這表明網絡直播(  )
            ①改變生產者的生產方式
            ②徹底否定原有營銷手段
            ③豐富消費者的購物方式
            ④是一種創新的營銷手段

            組卷:14引用:3難度:0.7
          • 3.小涵是一名八年級學生,她每天除了上課、睡覺外,其余時間都在玩手機,深陷于看直播和玩游戲。最近,她感到脖子痛、頭暈,于是父親帶她去醫院檢查,令人驚訝的是,檢查結果顯示小涵的頸椎出現了生理曲變,略呈反弓,出現了嚴重的頸椎變形。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提高媒介素養,利用互聯網完善自我
            ②學會抵制誘惑,不可沉迷于網絡
            ③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不良信息
            ④合理利用網絡,享受健康的網絡生活

            組卷:7引用:2難度:0.6
          • 4.如圖中的現象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社會生活需要秩序來維持
            ②不遵守社會秩序就會給社會造成混亂
            ③有沒有秩序,對我們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④只有遵守社會秩序,社會才能正常運行

            組卷:19引用:4難度:0.7
          • 5.“日月星,花鳥蟲,因時序,相平衡;循軌道,行車船,有規矩,成方圓。”這句古訓揭示的道理是(  )

            組卷:45引用:34難度:0.7
          •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名句說明尊重他人要學會(  )

            組卷:6引用:1難度:0.7
          • 7.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自古強調“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西方也有“禮節是通行四方的推薦書”的諺語。這表明(  )
            ①文明有禮是人立身處世的前提
            ②禮貌和禮儀是個人素養最直接的外在表現
            ③禮貌和禮儀對一個人的成功沒有任何影響
            ④文明禮貌是溝通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橋梁

            組卷:5引用:7難度:0.7

          二、材料題。(本大題共3小題,21題10分,22題14分,23題16分,共40分。)

          • 22.2020年對中國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成功戰勝了各種風險挑戰,取得了國家建設的輝煌成就。請你依據《道德與法治》教科書八年級上冊內容,評析下列時政:
            時政一:2020年7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連發5推駁斥西方政客涉港言論;
            時政二:國家制定并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設立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和設立維護國家安全公署,香港止暴治亂立見成效;
            時政三:2020年12月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斗,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1)時政一中華春瑩駁斥西方政客涉港言論,維護了什么?時政二中國家的做法有什么意義?
            (2)依據時政三內容得出“我國在未來的發展中將不存在任何困難了”的結論,你的理由是?
            (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中學生應怎樣做?

            組卷:6引用:1難度:0.4
          • 23.某班召開了一次以“增強法律意識,提高自護能力”為主題的班會,通過對案例的剖析,對學生進行法治安全教育。
            (明辨是非)
            初中生小明和同學小亮正騎著一輛自行車行進在上學的路上。突然,路邊跳出一名持刀男青年,要求他們交出身上的錢物,并搶走了自行車,飛奔逃走。小明和小亮驚恐萬分,茫然無措,兩個人冷靜后商量起來。小明:“東西被搶了,人又跑了,就自認倒霉吧!”小亮:“我們應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維權。”
            (1)材料中持刀男青年的行為屬于什么違法行為?判斷小明和小亮誰的觀點正確?請說明理由。
            (知法用法)
            經法院認定,持刀搶劫人多次實施搶劫行為,得贓款10000多元,犯了搶劫罪,依據刑法判處有期徒刑。
            (2)請說明刑法的作用。
            (依法斗爭)
            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未成年人身心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會受到傷害的同時,也不利于制止違法犯罪。
            (3)如果遇到正在進行的上述事件,請你列舉出四種可行的做法。

            組卷:3引用:1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