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東莞市厚街海月學校七年級(上)期中地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 1.2018年6月18日(晴),貝貝在衡陽某地進行了“立竿見影”的探究活動。讀圖,從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長度的變化規律是(  )

            組卷:614引用:35難度:0.5
          • 2.如圖為演示地球的自轉圖,我們在演示過程中看到的現象和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

            組卷:43引用:34難度:0.5
          • 3.下列現象能證明地球為球體的是(  )
            ①日、月都從天空東方升起,西方下落
            ②在海邊眺望駛近的帆船,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
            ③1519~1522年,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成功
            ④觀察日食現象

            組卷:643引用:54難度:0.9
          • 4.假如你是一位裁剪師,要為地球制作一件外衣包裹全身,那么所需的面料是(  )

            組卷:226引用:20難度:0.9
          • 5.下列關于地球五帶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30引用:11難度:0.9
          • 6.在西雙版納舉行潑水節(4月14日) 當天,地球運行至圖中所示公轉軌道上的(  )

            組卷:95引用:3難度:0.9
          • 7.2018年2月25日21時18分,在第23屆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北京用八分鐘的精彩表演向全世界發出邀請,冬奧會正式進入北京時間。身在東營的銘銘卻在25日20時18分就收看到了北京八分鐘的電視直播。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

            組卷:119引用:9難度:0.7
          • 8.2018年1月31日夜晚,天空中出現了“超級藍月”和月全食( 如圖)這一十分罕見的天文現象。這一現象體現了(  )

            組卷:125引用:14難度:0.8

          二、綜合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 31.如圖是2019年1月6日,在北京地區觀測到的日食。今年我國能肉眼觀測到的日食僅有兩次,下一次要等到2019年12月26日了。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計劃在老師帶領下在北京到野外高地進行觀測活動。讀圖1、圖2、圖3回答下列問題。

            (1)山頂位于觀測點的
             
            方向。山頂與觀測點的最大相對高度可能是
             
            米。
            A.130米        B.180米           C.230米      D.260米
            (2)①②兩條路線中,合理的是
             
            ,理由是
             

            (3)圖示地區屬于
             
            (地形)。近年來該區域大力發展林業,對生態環境有利的影響是
             
             
            (至少寫出2點)。
            (4)圖中河流流經的山體部位是
             

            (5)今年第二次能肉眼觀測到的日食發生時,地球公轉的位置位于
             
            。那時北京地區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組卷:52引用:2難度:0.3
          • 32.為了鍛煉學生體能,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濱州某中學利用暑假到魯中山區開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動。閱讀材料和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同學們從王村火車站分組出發,設計了三個活動方案。
            方案一:登大青山,鍛煉體能;
            方案二:徒手攀巖,試試膽量;
            方案三:參觀古廟,尋蹤文化。
            材料二:旅行地點的等高線地形圖(圖1)

            (1)方案一中同學們從出發地點到達大青山,山頂的海拔高度大約是
             
            米以上。
            (2)方案二中能開展徒手攀巖,是因為沿途經過
             
            (地形部位)。
            (3)方案三中同學們去參觀古廟,尋蹤文化。圖中古廟位于王村的
             
            方向,若出發地到古廟的圖上距離為6.4厘米,它們的實際距離是
             
            千米。
            (4)三個方案中,你會建議體力較弱的同學選擇路線
             
            (填數字),原因是
             

            (5)某隊同學在山區迷路,有同學提出沿著溪流走。這個提議可行嗎?說明理由。
             

            (6)旅行途中同學們走訪調查當地居民,繪制了當地二分二至時正午太陽光的照射情況圖。如圖3的①②③圖中最能反映地球運動到圖2的B位置時太陽光照情況的是
             

            組卷:355引用:11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