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中考生物二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答案正確,每題1分,共20分)
-
1.下列各項不能通過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到的是( )
A.新冠病毒形態結構 B.草履蟲形態結構 C.酵母菌的形態結構 D.小魚尾鰭血液流動 組卷:14引用:2難度:0.9 -
2.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下列有關細胞和生物體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細胞膜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 B.體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數目變化情況是n→2n→2n C.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最主要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 D.自然界中生物體的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生物體 組卷:34引用:3難度:0.5 -
3.竺可楨《大自然的語言》中提到“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引起此現象的主要生態因素是( )
A.溫度 B.陽光 C.空氣 D.水 組卷:109引用:9難度:0.4 -
4.如圖是以一條食物鏈中每個營養級生物數量的多少繪制成的金字塔(數量金字塔),其中1、2、3分別代表第一、二、三各營養級的生物。下面各食物鏈中,與該金字塔最相符的是( )
①草 ②樹 ③植食性昆蟲 ④兔 ⑤食蟲鳥 ⑥狼。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組卷:138引用:35難度:0.7 -
5.首次以大自然元素為“第一人稱”的公益紀錄片--《大自然在說話》,以大自然獨特的視角,倡導人類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關愛環境。以下觀點不正確的是( )
A.整個地球就是生物圈,人類保護地球就是保護自己 B.建自然保護區是對生物多樣性的就地保護 C.為了創造輝煌的現代文明,我們可以無限制地獲取自然資源 D.倡導植樹造林,植樹造林是減少空氣污染的根本措施 組卷:5引用:2難度:0.3 -
6.大豆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它的種子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該作物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古稱菽.下列有關大豆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經過傳粉受精等過程,[③]子房發育為[⑤]果皮 B.大豆豆莢中[⑥]種子的數量由子房數決定 C.大豆種子中的蛋白質可以用雙縮脲試劑檢測 D.大豆根瘤菌和大豆的關系是競爭 組卷:38引用:4難度:0.6 -
7.呼吸作用原理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下列措施與抑制植物呼吸作用有關的是( )
A.給農作物松土 B.作物遇到洪災時要及時排水 C.夜間適當降低大棚內的溫度 D.在傍晚移栽蔬菜秧苗 組卷:64引用:4難度:0.5 -
8.如圖是植物細胞內進行生命活動的示意圖,M為細胞內有關結構,a、b分別表示某種氣體。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a、b兩種氣體進出該植物葉片的結構是氣孔 B.若圖中a、b分別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氣,則M代表的結構是葉綠體 C.若b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M代表的結構內正在進行呼吸作用 D.若M代表的結構是線粒體,則該項生命活動過程中發生的能量變化是儲存能量 組卷:52引用:2難度:0.3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30分)
-
24.某同學從朋友圈里看到了別人分享的以下幾條信息,其中蘊含著諸多生物學知識,請分析資料回答問題。
(1)一位朋友曬出了他制作酸奶的過程。制作酸奶時,向容器中倒入250克鮮奶和兩匙白糖,該步驟相當于培養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的
(2)一位朋友曬出的信息是我國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富含牛肉蛋白質的“馬鈴薯”新品種。科研人員將控制某種牛肉蛋白質合成的基因移植到馬鈴薯的細胞內,馬鈴薯表現出富含牛肉蛋白質的特性,極大增加了馬鈴薯的營養價值。培育上述“馬鈴薯”新品種利用的核心生物技術是
(3)一位朋友曬出的是幾種冠狀病毒的圖文資料。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與SARS冠狀病毒(SARS-CoV)、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MERS-CoV)的差異性主要是由圖中所示結構中的[
(4)一位朋友曬出了他養的桑蠶吐絲過程中取食桑葉的視頻。桑蠶的發育過程為完全變態發育,視頻中的桑蠶正在吐絲,這說明它正處于發育過程的組卷:10引用:2難度:0.4 -
25.探索和揭開光合作用的奧秘,是人類探索大自然的一個里程碑,許多科學家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以下資料是科學家探究光合作用的部分實驗,請根據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資料一:科學家薩克斯將綠色葉片放在暗處數小時“饑餓”處理后,再把葉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一段時間后,將該葉片經脫色、漂洗再用碘液處理,結果是遮光部分不變藍,曝光部分變藍。
資料:科學家希爾采摘生長旺盛的樹葉,探究光合作用的奧秘,如圖所示。
(1)薩克斯的實驗中,將綠色葉片進行“饑餓”處理的目的是
(2)希爾設計實驗裝置A、C,可探究的問題是
(3)培養皿A中氣泡內的氣體是
(4)培養皿B中無氣泡產生的原因是組卷:22引用:2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