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新疆建設兵團農十師北屯高級中學高二(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42分。

          • 1.化學與人類生活、環境及社會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2引用:2難度:0.6
          • 2.英國俄勒岡大學的化學家使用了一種名為trans-Fe(DMeOPrPE)2的新催化劑在常溫下合成氨,反應方程式可表示為N2+3H2?2NH3。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41引用:4難度:0.8
          • 3.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

            組卷:19引用:2難度:0.6
          • 4.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向50mL 2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1mol/L的某種酸恰好完全反應,測得加入酸的體積與反應放出熱量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不考慮熱量的散失),則該酸可能是(  )

            組卷:383引用:4難度:0.7
          • 5.同Na2CO3溶液中滴加鹽酸,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19引用:3難度:0.6
          • 6.現有0.1mol/L的CH3COOH溶液,下列措施一定能使溶液中c(H+)增大的是(  )

            組卷:32引用:2難度:0.5
          • 7.已知溫度T時水的離子積常數為KW,該溫度下,將濃度為a mol?L-1的一元酸HA與b mol?L-1一元堿BOH等體積混合,可判定該溶液呈中性的依據是(  )

            組卷:2308引用:102難度:0.9
          • 8.一定溫度下,一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A(s)+3B(g)?2C(g)+D(g),經2minB的濃度減少0.6mol?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50引用:4難度:0.5

          二、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8分)

          • 24.用中和滴定法測定某燒堿樣品的純度,試根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準確稱量8.2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雜質的樣品,配成500mL待測溶液。 用0.100mol?L-1硫酸滴定,寫出該中和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中和熱△H=-57.3kJ/mol)。將該燒堿樣品配成500mL待測溶液需要的玻璃儀器有
             

            (3)滴定過程中,眼睛應注視
             
            ,若用酚酞作指示劑達到滴定終點顏色變化是
             

            (4)根據下表數據,計算被測燒堿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是
             
            molL-1,燒堿樣品的純度是
             
            (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滴定次數 待測溶液
            體積(mL)
            標準酸體積
            滴定前的刻度(mL) 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 10.00 0.40 20.50
            第二次 10.00 4.10 24.00
            (5)下列實驗操作會對滴定結果產生什么后果?(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①觀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時,開始俯視,滴定終點平視,則滴定結果
             

            ②若將錐形瓶用待測液潤洗,然后再加入10.00mL待測液,則滴定結果
             

            組卷:9引用:5難度:0.7
          • 25.鎳在工業生產中有重要作用,以粗氧化鎳(主要含NiO、CoO、Fe2O3等)為原料制備純鎳的流程示意圖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C與CO的燃燒熱分別為393.5kJ?mol-1、283.0kJ?mol-1。則反應C(g)+CO2(g)?2CO(g)△H=
             
            kJ?mol-1,既有利于提高該反應的速率,又有利于提高CO2平衡轉化率的措施是
             

            (2)堿洗過程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羰化反應為:Ni(s)+4CO(g)?Ni(CO)4(g)△H<0。在初始溫度相同、體積均為1L的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進行該反應,控制不同條件,反應過程中部分數據見表:
            反應時間 Ni CO Ni(CO)4
            反應Ⅰ:恒溫恒容 0min 足量 4mol 0
            xmol
            反應Ⅱ:恒溫恒壓 0min 足量 4mol 0
            反應Ⅲ:絕熱恒容 0min 0 0 1mol
            ①反應Ⅰ在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K=
             
            (含x的表達式表示)。
            ②下列不能說明反應Ⅲ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a.平衡常數K不再改變
            b.Ni的質量不再改變
            c.v生成[Ni(CO)4]=4v生成(CO)
            d.容器內的壓強不再改變
            ③比較平衡時下列物理量的大小:CO的體積分數Ⅰ
             
            Ⅱ;Ni(CO)4的濃度Ⅰ
             
            Ⅲ(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羰化后的產物為Fe(CO)5、Co2(CO)8、Ni(CO)4,有關性質如下表:
            物質 Fe(CO)5 Ni(CO)4 Co2(CO)8
            沸點/℃ 106 43.2 52
            熔點/℃ -20 -19.3 31
            分解溫度/℃ >160 135 -
            蒸餾提取Ni(CO)4應選擇的適宜溫度范圍是
             

            (5)采用較高溫度下分解Ni(CO)4(g)制取鎳。實驗證明在一定范圍內溫度越高,鎳中含碳量越高,結合平衡移動原理解釋原因:
             

            組卷:28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