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寧夏銀川二十一中等校中考化學二模試卷

          發布:2024/6/20 8:0:9

          一、選擇題(共11小題,每小題2分,共22分。)

          • 1.化學就在我們身邊,下列過程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19引用:3難度:0.8
          • 2.化學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29引用:2難度:0.5
          • 3.電解水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78引用:3難度:0.7
          • 4.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組卷:591引用:30難度:0.7
          • 5.勞動創造美好生活。下列與勞動項目相關的解釋錯誤的是(  )
            選項 勞動項目 解釋
            A 在燃氣灶上用鐵鍋炒菜 利用鐵的導電性
            B 用食醋洗滌熱水瓶內的水垢 食醋具有酸性
            C 給校園中的花草施用氯化鉀 氯化鉀屬于鉀肥
            D 用干布擦凈被雨水淋濕的自行車 防止鐵生銹

            組卷:345引用:6難度:0.8
          • 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0引用:2難度:0.5

          四、實驗探究題(共19分)

          • 17.興趣小組同學發現省博物館內許多銅鼓表面有一層綠色物質。同學們設計實驗對這種綠色物質進行了下列探究活動。

            【查閱資料】
            ①銅在空氣中易生成銅銹,它為綠色,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②白色的無水硫酸銅粉末遇水能變為藍色。
            (1)驗證銅銹的組成,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并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①按如圖組裝儀器,裝入藥品。
            ②加熱銅銹,直至不再有氣體產
            生,停止加熱
            綠色固體變為黑色;無水
            硫酸銅粉末變為藍色;燒杯中液體變渾濁
            銅銹中一定含有
             
            元素
            ③冷卻后,向試管中固體加入適量
            稀硫酸,稍加熱
             
            銅銹中含有銅元素
            (2)探究銅生銹的條件。
            同學們進行了下面的4個實驗,每天觀察一次現象,一段時間后,發現只有實驗4中的銅絲生銹了,且與水接觸的部分生銹更明顯。
            序號 實驗1 實驗2 實驗3 實驗4
            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在干燥環境中,銅不生銹 銅僅與氧氣和水接觸,不生銹 銅僅與二氧化碳和水接觸,不生銹 銅生銹
            【實驗結論】銅生銹的條件是 
             

            【拓展探究】同學們在博物館買到一只金黃色的小銅鼓紀念品,大家對它的主要成分又展開探究。
            【提出問題】這塊黃色的金屬是黃金還是銅鋅合金?
            【猜想】①小新認為是黃金;②小寶認為是銅鋅合金。
            【查閱資料】合金中的金屬保持各自的化學性質,金在高溫下不與氧氣反應,鋅在高溫下與氧氣反應生成白色固體。
            【設計實驗】
            ①小新設計的實驗:截取一小片黃色的金屬放在陶土網上用酒精燈加熱;
            ②小寶設計的實驗:截取一小片黃色的金屬放入硝酸銀溶液中。
            【現象與結論】
            ①小新在實驗中觀察到黃色的金屬變黑,則他的猜想 
             
            ,請寫出生成該黑色物質的化學方程式:
             

            ②若小寶的猜想成立,在實驗中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能力發展】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途徑
             
            (寫一條)。

            組卷:7引用:2難度:0.6
          • 18.學習完堿的相關知識后,某興趣小組對“二氧化碳與堿的反應”進行了探究。
            (1)甲、乙兩位同學分別進行了如下實驗:
            甲同學向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觀察到石灰水先變渾濁,后變澄清;乙同學將二氧化碳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觀察到石灰水變渾濁。
            你認為
             
            同學的實驗能驗證氫氧化鈣的性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實驗小組同學又將CO2通入某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中,一段時間后,發現有固體析出。
            【提出問題】析出固體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同學們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A:Na2CO3
            猜想B:NaHCO3
            猜想C:
             

            【進行實驗】甲同學取少量固體溶于水,滴加無色酚酞溶液,溶液變紅,則認為猜想A正確;
            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實驗不合理,理由是
             

            乙同學設計了以下方案進行驗證: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①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水充分溶解后,加入過量的
             
            溶液
            無明顯現象 猜想B正確
            ②在①溶液中加入稀鹽酸
             
            【反思交流】該小組同學將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利用數字化技術測定溶液pH值變化,待完全反應后,觀察到溶液中逸出大量氣泡,pH出現兩段S型變化曲線。
            【實驗分析】(3)AB段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BC段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利用實驗驗證變化后的產物,實驗操作為
             
            。實驗現象是
             

            組卷:32引用:2難度:0.2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