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海豐小學六年級(下)質檢語文試卷(3月份)
發(fā)布:2024/12/14 5:0:1
一、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26分)
-
1.根據拼音在田字格中依次寫出相應的詞語。
春天,天空是那么zhàn lán,空氣是那么清新,像被guò lǜ過似的。校園里,dù juān怒放,méi guī飄香,孩子們沒有gū fù老師和家長的期望,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xī xì。組卷:1引用:1難度:0.5
二.選擇合適的答案,將相應的序號填在括號內.(10分)
-
2.下面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有錯誤的一項是( )
A.挑釁(xìn) 魔爪(zhǎo) 日臻(zhēn)完美 B.殲滅(jiān) 遜色(sùn) 鍥而不舍(qiè) C.紙屑(xiè) 愜(qiè)意 悄(qiǎo)無聲息 D.諾言(nuò) 燭芯(xīn) 猝不及防(cù) 組卷:34引用:1難度:0.5 -
3.下面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萬籟俱寂 惱羞成怒 蓄謀以久 崇山峻嶺 B.寡不敵眾 狼狽而逃 如火如荼 寒冬臘月 C.同仇敵愾 蔚為壯觀 銀妝素裹 塞外邊疆 D.雪兆云光 神清氣爽 前赴后繼 美妙絕倫 組卷:16引用:1難度:0.6 -
4.下列詞語中感情色彩不同類的一項是( )
A.抱頭鼠竄 B.負隅頑抗 C.至仁至義 D.鬼哭狼嚎 組卷:42引用:1難度:0.6
二、課內閱讀積累運用(16分)
-
11.課外閱讀運用。
欣賞是一種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獵時無意間撿到一本皺巴巴的《現代人》雜志。他隨手翻了幾頁,竟被一篇題為《童年》的小說所吸引。作者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但屠格涅夫卻十分欣賞,鐘愛有加。屠格涅夫四處打聽作者的住處,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撫養(yǎng)照顧長大的青年人。屠格涅夫幾經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達他對作者的欣賞與肯定。姑母很快就寫信告訴自己的侄兒:“你的第一篇小說在瓦列里揚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大名鼎鼎、寫《獵人筆記》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稱贊你。他說:‘這位青年人如果能繼續(xù)寫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是因為生活苦悶而信筆涂鴉打發(fā)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賞,竟一下子點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價值,于是一發(fā)而不可收地寫了下去,最終成為具有世界聲譽的藝術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爾斯泰。
社會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同樣,每一個人也應該學會欣賞別人。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互動的力量之源,欣賞者必具有愉悅之心、仁愛之懷、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賞者必自然產生自尊之心、奮進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學會欣賞應該是一種做人的美德。
臺灣作家林清玄青年時代做記者時,曾報道過一個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細膩,犯案上千,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嘆:“像心思如此細密,手法那么靈巧,風格這樣獨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會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無心寫下的這幾句話,竟影響到了一個青年的一生。如今,當年的小偷已經是臺灣幾家羊肉爐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這位老板誠摯地對林清玄說:“林先生寫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點,使我想,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沒有想到做正當的事呢?”從此,他脫胎換骨,重新做人。
培根說:“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漠視者冰潔心城,四海枯竭,叢山荒蕪。”讓我們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賞。欣賞是一種給予,一種馨香,一種溝通與理解,一種信賴與祝福。
(1)“信”在字典里的解釋有:①誠實,不欺騙;②信任,不懷疑;③消息;④書信;⑤隨便。下列詞語或短語中的“信”應選哪個解釋?請把最恰當解釋的序號填入括號內。
姑母寫信
(2)聯(lián)系上下文,寫出你對詞語的理解。
鐘愛有加:
脫胎換骨:
(3)短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請你簡要概括出來。
①
②
(4)林清玄情不自禁地感嘆:“像心思如此細密,手法那么靈巧,風格這樣獨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會有成就的吧!”林清玄感嘆的是什么
A.感嘆自己不如小偷。
B.感嘆小偷技術全面,本領高。
C.感嘆小偷前途似錦。
D.感嘆小偷能力非凡,但沒有正確方向,做了不正當之事,并為此惋惜。
(5)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最終成為享有世界聲譽的藝術家和思想家。”關于“最終”一詞的理解,你認為符合文章內容的是
A.事情的結局稱為最終。
B.列夫?托爾斯泰成為了文學家。
C.列夫?托爾斯泰因得到了屠格涅夫的欣賞而充滿自信,發(fā)憤圖強,在文學藝術上取得了不朽的成績。
D.自然規(guī)律,順理成章。
(6)朗讀文中畫“
(7)聯(lián)系上下文,寫出你對第2自然段中畫橫線的話的理解。
(8)文中提到四位名人,請你選擇熟悉的一位,簡單地介紹一下。組卷:10引用:1難度:0.7
四、習作(30分)
-
12.語言表達 欣賞是一種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獵時無意間撿到一本皺巴巴的《現代人》雜志。他隨手翻了幾頁,竟被一篇題為《童年》的小說所吸引。作者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但屠格涅夫卻十分欣賞,鐘愛有加。屠格涅夫四處打聽作者的住處,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撫養(yǎng)照顧長大的青年人。屠格涅夫幾經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達他對作者的欣賞與肯定。姑母很快就寫信告訴自己的侄兒:“你的第一篇小說在瓦列里揚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大名鼎鼎、寫《獵人筆記》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稱贊你。他說:‘這位青年人如果能繼續(xù)寫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是因為生活苦悶而信筆涂鴉打發(fā)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賞,竟一下子點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價值,于是一發(fā)而不可收地寫了下去,最終成為具有世界聲譽的藝術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爾斯泰。
社會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同樣,每一個人也應該學會欣賞別人。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互動的力量之源,欣賞者必具有愉悅之心、仁愛之懷、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賞者必自然產生自尊之心、奮進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學會欣賞應該是一種做人的美德。
臺灣作家林清玄青年時代做記者時,曾報道過一個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細膩,犯案上千,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嘆:“像心思如此細密,手法那么靈巧,風格這樣獨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會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無心寫下的這幾句話,竟影響到了一個青年的一生。如今,當年的小偷已經是臺灣幾家羊肉爐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這位老板誠摯地對林清玄說:“林先生寫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點,使我想,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沒有想到做正當的事呢?”從此,他脫胎換骨,重新做人。
培根說:“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漠視者冰潔心城,四海枯竭,叢山荒蕪。”讓我們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賞。欣賞是一種給予,一種馨香,一種溝通與理解,一種信賴與祝福。
讀了上面的短文,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你欣賞過誰?是老師、同學、父母,還是什么物、景、品格、習慣?你被人欣賞過嗎?請你圍繞“欣賞”寫一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的習作。題目自擬,450字左右。組卷:6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