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北京師大附屬實驗中學高二(上)期中地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

          • 1.一架飛機在某地起飛,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時的速度低空勻速飛行,且飛行員看到太陽在正北方天空保持靜止不動。據此完成3-4小題
            此時飛機飛行的方向是(  )

            組卷:7引用:0難度:0.90
          • 2.一架飛機在某地起飛,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時低空勻速飛行,且飛行員看到太陽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靜止不動(赤道上地球自轉線速度為1670千米/時)。據此完成9~10題。
            飛機航線所對應的地理緯度是(  )

            組卷:4引用:0難度:0.50
          • 3.如圖為某同學模擬演示地球公轉的示意圖(十字架代表太陽光線)。據此完成3~4題。
            該同學在進行地球公轉模擬演示的過程中,需要做到(  )
            ①保持地軸與公轉軌道成66°34′的夾角
            ②使“地球”公轉和自轉方向相反
            ③保證地軸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
            ④使“太陽光線”與球心在同一平面

            組卷:5引用:0難度:0.50
          • 4.如圖為某同學模擬演示地球公轉的示意圖(十字架代表太陽光線)。據此完成3~4題。
            若黃赤交角為20°,可能出現的情況是(  )

            組卷:5引用:0難度:0.50
          • 5.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在二十四節氣中最臨近近日點的是(  )

            組卷:10引用:0難度:0.50
          • 6.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讀如圖,完成5~6題。

            從含義上,可以對二十四節氣進行歸類,其中驚蟄反映的是(  )

            組卷:7引用:0難度:0.90

          二、綜合題(本題共3題,共40分)

          • 32.圖1為我國部分地區圖,圖2為太行山山前斷裂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指出圖1的地形類型。
            (2)據圖2,判斷華北平原的分布位置(A或B),指出華北平原形成的地質作用。
            (3)簡述圖1中灤河三角洲的成因。
            地表形態和人類活動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
            (4)在平原地形或山地地形中任選其一,說明在該地形影響下,區域城鎮和交通線路的分布特征。
            (5)據圖1列舉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具體影響。

            組卷:42引用:6難度:0.7
          • 33.圖1表示北半球鋒面氣旋,圖2為某日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三條等壓線的氣壓值P1、P2、P由大到小排列是
             
            ;其近地面水平氣流方向為
             
            ,Q地氣流垂直運動方式是
             

            (2)圖1中JH為
             
            鋒。B、C兩地比較,降水較多的是
             

            (3)圖2中M地的風向是
             
            。M、N兩地風力較大的是
             
            ,其原因是
             

            (4)圖2中K地當日的天氣狀況是
             
            。當天氣系統A到達北京時,北京的天氣狀況是
             

            組卷:3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