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級上冊《第7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2023年單元測試卷(十二)
發布:2024/8/17 11:0:4
一、選擇題
-
1.某同學用一系列實驗探究物質的燃燒,得到下列結論,其中不正確的是( )
A.鎂條在氧氣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燒,說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氣 B.玻璃棒不能燃燒而火柴棒可以燃燒,說明燃燒與物質本身性質有關 C.蠟燭在氧氣中比在空氣中燃燒更旺,說明燃燒與氧氣的濃度有關 D.燃燒是一種化學反應,需考慮兩方面因素:反應物(內因)和反應條件(外因) 組卷:864引用:42難度:0.5 -
2.近期發生的火災和爆炸事件給人們敲響了安全警鐘,下列說法或做法不正確的是( ?。?/h2>
A.對發生的火災,首先要嘗試用水撲滅,同時考慮其它辦法 B.只要控制好燃燒和爆炸的條件,就能使之為我所用,造福人類 C.加油站、加氣站內撥打電話可能引發燃燒或爆炸 D.明火附近避免噴灑空氣清新劑或殺蟲劑,以免引發火災 組卷:529引用:27難度:0.5 -
3.下列關于燃燒現象的解釋或分析正確的是( )
A.
將煤球變成蜂窩煤后再燃燒,其目的是延長煤燃燒的時間B.
火柴頭斜向下時更容易燃燒,是因為降低了火柴梗的著火點C.
蠟燭火焰很快熄滅,是因為金屬絲阻礙空氣的流動D.
沾有白酒的手帕火焰熄滅后手帕依舊,是因為沒有達到手帕的著火點組卷:203引用:7難度:0.5 -
4.下列對有關燃燒及滅火事例的解釋錯誤的是( ?。?/h2>
A.炒菜時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隔絕了空氣 B.用嘴吹燃著的蠟燭,蠟燭熄滅--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C.用扇子扇煤爐,爐火越扇越旺--給煤燃燒提供充足的氧氣 D.酒精灑到實驗臺上著火,用濕布覆蓋--隔絕空氣又降低了溫度 組卷:53引用:6難度:0.7 -
5.納米鐵粉在空氣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種紅色氧化物。對比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而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的事實,某同學得出的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h2>
A.納米鐵粉在空氣中自燃的產物不是四氧化三鐵 B.相同的反應物在不同條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質燃燒時溫度不需要達到著火點 D.反應物間的接觸面積大小是反應能否發生的因素之一 組卷:1319引用:71難度:0.7 -
6.在宇宙飛船內,火柴劃燃后又立即熄滅,其原因是( ?。?/h2>
A.宇宙飛船艙內的氧氣量不夠 B.在失重情況下,空氣不對流 C.宇宙飛船中溫度太低 D.沒有達到火柴的著火點 組卷:24引用:5難度:0.5 -
7.“火立熄”是一種新型的家用滅火用品?!盎鹆⑾ā苯佑|到火焰3~5 s 后炸開,釋放的粉末覆蓋在可燃物上,同時放出不可燃氣體,使火焰熄滅。其滅火原理是( ?。?/h2>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與氧氣隔絕 C.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D.“火立熄”炸滅了火焰 組卷:12引用:3難度:0.5
五、科學探究題
-
20.在20℃時,用如圖1、圖2所示裝置,分別進行研究可燃物燃燒條件和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實驗.
實驗一:研究可燃物燃燒條件
【查閱資料】白磷的著火點為40℃
【實驗步驟】如圖1所示,燒杯中盛有80℃的熱水,分別在燃燒匙和燒杯中導管口放置一小塊白磷,塞緊瓶塞,可觀察到兩處的白磷均不燃燒.
【實驗現象及原因】將針筒中少量的過氧化氫溶液推入瓶中,燃燒匙的白磷仍沒有燃燒,原因是
【實驗結論】由此可知,可燃物燃燒需要具備的條件是
實驗二: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查閱資料】鎂條在氮氣中能燃燒生成Mg3N2固體,鎂條在二氧化碳氣體中燃燒生成碳和氧化鎂.
【實驗步驟】如圖2所示,用盛水的水槽、無底的廢廣口瓶、燃燒匙、橡皮塞等裝配長如圖所示的裝置.
【實驗現象及原因】引燃燃燒匙中的鎂條,塞緊橡皮塞,實驗結束后,觀察到廣口瓶中的現象是
【實驗結論】由此可知:組卷:1難度:0.3 -
21.達州盛產天然氣,有“中國氣都”之稱的美譽。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甲烷燃燒的產物產生了興趣,請你參與:
【提出問題】:甲烷燃燒后生成哪些物質?
【查閱資料】:含碳元素的物質完全燃燒生成CO2,不完全燃燒生成CO;無水CuSO4遇水變藍。
【猜想與假設】:甲 CO2、H2O;乙 CO、H2O;丙 NH3、CO2、H2O;丁 CO2、CO、H2O。
你認為
【實驗探究】:為了驗證上述猜想與假設,將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燒的產物依次通過下列裝置:
(1)A、B裝置的順序能否顛倒?(填“能“或“否”)
(2)實驗中用純凈O2而不用空氣的原因是
(3)實驗中觀察到A中無水CuSO4變藍,B、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由此推斷
(4)請寫出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的化學方程式:
【反思與交流】: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環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質燃燒必須滿足的條件是組卷:8引用:5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