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南省南陽十三中九年級(上)第二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4/12/6 12:0:1
一、積累與運用。
-
1.下面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丘壑(hè) 呢喃(nán) 目不窺園(kuī) B.噴薄(bó) 薪金(xīn) 草長鶯飛(zhǎng) C.悄然(qiāo) 抖擻(sǒu) 刨根問底(páo) D.主宰(zǎi) 空曠(kuàng) 語無倫次(lún) 組卷:199引用:2難度:0.8 -
2.下列句中書寫正確的一項是( )
A.我國富有建筑用的各種石料,便于就地取才,這也為修造石橋提供了有利條件。 B.手扒在這兒,腳踩在那兒,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砰砰地跳動,我努力往上爬著。 C.規劃職業生涯,使事業和人生呈現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精神小屋堅固優雅的要訣。 D.大雁低低地在沼澤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向每個剛剛熔化的水洼和池塘問好。 組卷:181引用:3難度:0.9 -
3.下面語段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2022年5月4日凌晨,中國科考隊向著珠峰峰頂挺進。科考設備沉重,天氣瞬息萬變,高海拔造成缺氧……困難絡繹不絕。但是科考隊員們胸有成竹,不懼困難,最終在人跡罕至的峰頂圓滿完成了綜合科考任務。A.瞬息萬變 B.絡繹不絕 C.胸有成竹 D.人跡罕至 組卷:358引用:12難度:0.8 -
4.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推出線上游覽活動,讓無法親臨現場的人也能“走進”武侯祠。 B.隨著返回艙4月16日成功著陸,意味著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C.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冰雪比賽項目,有滑雪、冰球等7個大項109個小項組成。 D.勞動課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勞動的快樂,有利于提升他們的勞動技能和勞動習慣。 組卷:946引用:20難度:0.8
二、閱讀與理解。
-
13.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魚我所欲也》)[乙]衛律知武終不可脅,白①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②毛并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③上無人處,使牧羝④,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常惠⑤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廩食⑥不至,掘野鼠去⑦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⑧盡落。……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盡白。
(選自《漢書?蘇武傳》,有刪改)[注釋]①白:稟告,報告。②旃:同“氈”,毛織物。③北海:現西伯利亞貝加爾湖一帶,當時屬匈奴的北境。④羝(dī):公羊。⑤常惠:人名,蘇武的隨從之一。⑥廩食:公家供應的糧食。蘇武作為漢朝的使臣,匈奴理應供給吃的用的。⑦去:即“弆(jǔ)”,收藏。⑧節旄(máo):節杖上用牦牛尾做的飾物。
(1)結合語境,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同“德”,感恩感激)
B.萬鐘于我何加焉(益處)
C.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吃)
D.杖漢節牧羊(拿著)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妻妾之奉 單于愈益欲降之 B.此之謂失其本心 別其官屬常惠等 C.蹴爾而與之 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D.是亦不可以已乎 始以強壯出
A.[甲]文中列舉“不食嗟來之食”和“萬鐘不辯禮義而受之”兩個例子,事例典型,無可辯駁,有力論證了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B.[甲]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引譬設喻、排比鋪陳、氣勢恢宏。[乙]文是一篇人物傳記,通過詳細記敘蘇武被幽禁時忍受的種種磨難,生動形象地刻畫了蘇武這一人物。
C.[甲]文用“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來強調人本來就有羞恥心,這是一種善心,可以幫助人們在“義”與“不義”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乙]文中的蘇武堪稱孟子眼中的“賢者”。
D.[甲]文首先闡明了“義”重于“生”,在闡述這一層道理時,孟子先從反面論述了“義重于生”,繼而再從正面假設,提出質問。[乙]文中“匈奴以為神”表現了匈奴人對蘇武的敬重。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使牧羝,羝乳,乃得歸。
(5)拓展探究。試用[甲]文作者的觀點,結合[乙]文內容,說說你眼中的蘇武是怎樣的。組卷:391引用:5難度:0.5 -
14.古詩詞閱讀。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詞的上下片都用了一個“射”字,情感內涵卻不盡相同。前者突出表現的是作者的
(2)下列對本首詞中“狂”內涵的分析不恰當的項是
A.“狂”在外在。身著錦帽貂裘,手中左牽黃犬,右擎蒼鷹。
B.“狂”在行為。率千騎“卷平岡”,“親射虎”“射天狼”。
C.“狂”在姿態。盡興“酒酣”,“胸膽開張”,不懼鬢霜。
D.“狂”在志向。期盼著朝廷“遣馮唐”,早日能報效國家。
(3)詞中“又何妨!”一句反問語氣強烈,感情豐富。聯系上下句,說說該句表達了作者哪些情感。組卷:7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