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西省上饒一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9/15 5:0:8

          一、單選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

          • 1.內環境穩態是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3引用:5難度:0.7
          • 2.以下各種病癥和內環境穩態無直接關系的是(  )

            組卷:5引用:3難度:0.7
          • 3.在“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實驗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5引用:4難度:0.8
          • 4.如圖所示的分別是神經元結構示意圖和反射弧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7引用:27難度:0.7
          • 5.《史記?項羽本紀》記載“籍(項羽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6引用:2難度:0.7
          • 6.夏季,人在高溫作業或劇烈活動后,要喝淡鹽水;在患急性腸胃炎時,要及時注射生理鹽水,這樣做的主要目的依次為(  )
            ①降溫
            ②維持無機鹽代謝的平衡
            ③維持水代謝的平衡
            ④消毒

            組卷:0引用:2難度:0.5
          • 7.下列有關促胰液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1引用:3難度:0.5
          • 8.暑假期間,小明和同學一起去玩“密室逃脫”,恐怖的場景讓小明短時間內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表現出警覺性提高、反應靈敏、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特征。如圖表示人體腎上腺髓質細胞內酪氨酸合成腎上腺素的簡化過程。有關腎上腺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47引用:8難度:0.5

          三、綜合題(共4小題,共52分)

          • 23.如圖1表示血糖濃度調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過程及胰島素的作用機理,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當血糖濃度升高時,對胰島B細胞的葡萄糖供應增加。葡萄糖以
             
            方式進入胰島B細胞,使細胞內的
             
            過程加強,同時導致ATP/ADP的比值上升,進而影響圖示ATP敏感的K+通道和Ca2+通道的開閉狀態,此時胰島B細胞的膜兩側電位表現為
             

            (2)胰島B細胞內ATP/ADP的比值上升最終促進胰島素的分泌,ATP在胰島B細胞內的作用有
             
             

            (3)胰島素與組織細胞質膜上的受體結合后,一方面增加質膜上
             
            的數量,促進葡萄糖進入組織細胞;另一方面促進組織細胞內
             
            ,從而降低血糖濃度。
            (4)米格列奈鈣是一種口服降糖藥物,其促進胰島素分泌的作用途徑如圖2所示。
            米格列奈鈣主要通過兩種作用途徑促進胰島素分泌。第一種途徑是與胰島B細胞質膜上的
             
            結合,關閉KATP通道,引起Ca2+內流,導致囊泡脫顆粒,胰島素釋放;第二種途徑則是進入胰島B細胞,與
             
            結合,激活
             
            ,從而釋放Ca2+,導致囊泡脫顆粒,胰島素釋放。
            (5)阿卡波糖也是一種口服降糖藥物,它是一種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其結構類似寡糖(2~10個單糖組成的低聚糖),不能被分解為葡萄糖,也不能被吸收。下列關于阿卡波糖的作用機理和用法的推測正確的有
             
            (選填序號)。
            ①阿卡波糖可與食物消化過程中產生的寡糖結合,抑制其分解
            ②阿卡波糖可與消化道中分解寡糖的酶結合,抑制這些酶的活性
            ③應該在餐前服用阿卡波糖,若在餐后服用會效果欠佳或無效
            ④應該在餐后服用阿卡波糖,若在餐前服用會效果欠佳或無效

            組卷:2引用:1難度:0.4
          • 24.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傳播速度快、波及范圍廣,嚴重時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須在
             
            內增殖,當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細胞時,會經過
             
            、穿入、脫殼、生物合成和成熟釋放等幾個階段。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體免疫系統,使B細胞增殖分化為
             
            細胞,后者能產生特異性抗體。
            (3)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兩種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變異頻率非常高,導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據流行預測進行預防接種的免疫學原理是
             

            (4)研究者通過實驗觀察NA抗體對病毒侵染細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實驗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兩位康復者的NA抗體(分別為D63、D21)、對照抗體、流感病毒和易感細胞。
            ①實驗的主要步驟依次是:培養易感細胞、
             
            (選擇并排序)等。

            a.將抗體分別與流感病毒混合
            b.將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細胞培養瓶
            c.將各混合物分別加入不同細胞培養瓶d.檢測NA抗體與易感細胞的結合率
            e.檢測細胞對病毒的損傷程度
            f.檢測培養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②圖中實驗結果表明,這兩位康復者均產生了抗NA的抗體,其中對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較好的抗體是
             
            。選用的對照抗體應不能與
             
            特異性結合。
            ③依據本實驗結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
             

            組卷:10引用:4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