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七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8/30 3:0:9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
1.李清照的詩詞“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說明生物的下列哪個特征( )
A.生物生活需要營養 B.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C.生物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征 D.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組卷:131引用:7難度:0.5 -
2.為精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我國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全民核酸檢測,對疫情蔓延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這種方法是( )
A.觀察法 B.實驗法 C.比較法 D.調查法 組卷:0引用:1難度:0.6 -
3.青蘿卜是中國蘿卜中的綠皮蘿卜。青蘿卜埋入土壤里的部分為白色,其他部分通體全綠,又名“出頭青”。造成這種顏色差異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分 B.空氣 C.陽光 D.溫度 組卷:108引用:6難度:0.5 -
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從生態學角度分析,在“落紅”化作“春泥”的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
A.分解者 B.消費者 C.生產者 D.水分 組卷:111引用:4難度:0.9 -
5.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自制了一個如圖所示的相對封閉的生態瓶。下列對生態瓶的分析正確的是( )
A.該生態瓶里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能 B.影響生態瓶里小魚生活的生態因素只有陽光、水、空氣、溫度 C.該生態瓶必須是透明的、開放的,且投放小魚數量盡量多些 D.該生態系統中小魚是生產者,水草是消費者,沒有分解者 組卷:41引用:3難度:0.6 -
6.微塑料是指直徑小于5mm的塑料顆粒,很多微塑料的大小只有微米級別。2022年9月29日消息稱,我國科學家首次在人體血栓中發現了微塑料和染料顆粒,這種塑料顆粒可以在人體內循環,并沉積在器官中。此次的研究發現也提醒我們,要加強對微塑料、染料顆粒的環境污染控制和排放監測。以下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海洋、湖泊和河流屬于不同的生態系統類型 B.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 C.微塑料進入人體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D.微塑料能夠廣泛分布說明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組卷:20引用:5難度:0.5 -
7.使用顯微鏡過程中,要使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目最多,應選用的鏡頭組合是( )
A.1和4 B.3和6 C.1和6 D.3和4 組卷:20引用:3難度:0.5 -
8.餃子是我國的傳統美食,彩色餃子也越來越受到小朋友的喜歡。在制作餃子的過程中用不同的水果汁和面可得到不同顏色的餃子。水果汁主要存在于細胞中的( )
A.細胞核 B.液泡 C.線粒體 D.細胞質 組卷:4引用:3難度:0.5
二、非選擇題。(共5題,共30分,[]內填圖中的序號)
-
24.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阿拉善地區是我國沙塵暴的主要源頭之一,防風固沙迫在眉睫。梭梭是一種獨特的沙漠灌木植物,是中國二類瀕危植物,平均高達2~3m,有的高達5m,被稱為“沙漠植被之王”。梭梭林是戈壁沙漠最優良的防風固沙植被之一,性耐干旱,喜沙性,耐嚴寒,有頑強的生命力,壽命可達百年以上。
材料二:海洋是生命的樂園,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浮游藻類以無機物為營養,以陽光為能源,通過光合作用制造大量的有機物,直接或間接地為浮游動物、魚、蝦、貝等所有動物提供食物。隨著人類源源不斷地向海洋排放污水,引起浮游藻類,甚至浮游動物和細菌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突發性地增殖和聚集,造成一定范圍內海水變色現象,這就是赤潮。2020年5月15日,深圳灣爆發了持續3天的赤潮,最大面積約75平方千米。海水中約有300種浮游藻類可導致海水變色。其中約有70種能產生毒素,可通過魚或貝類等食物鏈對人類造成毒害。
(1)梭梭能夠防風固沙,這體現了它能
(2)海洋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
(3)經常發生赤潮的海域,藻類毒素會隨著
(4)你認為人類應該如何保護海洋生態系統?組卷:3引用:1難度:0.5 -
25.某生物小組研究溫度對草履蟲生長繁殖的影響,實驗研究步驟和結論如下:
①取三個錐形瓶,分別加入50mL草履蟲培養液。
②每瓶接種2個草履蟲。
③分別置于15℃、25℃、35℃環境下培養。
④每隔24小時,取樣計數草履蟲的個數。
⑤每個溫度做3次重復實驗。
實驗結果如圖,圖中三條曲線分別代表15℃、25℃、35℃環境下草履蟲的生長狀況。
(1)本實驗的實驗變量是
(2)本實驗每個溫度做3次重復實驗,目的是
(3)分析實驗結果的曲線圖,可以推斷:①草履蟲在
②從第1天到第9天,提高溫度能夠
③三組實驗中,草履蟲的數量達到最高值后,均逐漸減少并趨于零。原因是培養液中營養物質和
(4)做完實驗后,應該怎樣處理這些草履蟲?組卷:3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