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山東省煙臺市萊州市七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五四學制)
發布:2024/10/2 9:0:1
一、積累與運用(33分)
-
1.默寫。
(1)
(2)
(3)楊花落盡子規啼,
(4)
(5)
(6)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7)北固山下,王灣吟出的“
(8)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組卷:4引用:1難度:0.6 -
2.解釋句中加點的字。
(1)撒鹽空中差可擬
(2)相委而去
(3)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4)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組卷:4引用:1難度:0.9 -
3.翻譯句子。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組卷:5引用:1難度:0.6 -
4.下列各項字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潦(liáo)亮 應和(hè) 執拗(niù) 油然而生 B.侍(shì)弄 竦(sǒng)峙 蘊(yùn)藏 咄咄逼人 C.徘徊(huí) 訣(jué)別 收斂(lián) 截然不同 D.抖擻(sǒu) 著(zhuó)落 分岐(qí) 人聲鼎沸 組卷:14引用:1難度:0.8 -
5.選出下列各項中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
A.“閏土的父親小半天便能捕獲幾十只。”句中“捕獲”是動詞。 B.“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運用了擬人的修辭。 C.敬辭和謙辭在古漢語中是很常見的。“令堂”“家君”屬于敬辭,“小女”“寒舍”屬于謙辭。 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句中加點詞“花枝招展”在這里比喻“姿態優美”。 組卷:72引用:4難度:0.5
二、閱讀(37分)
-
14.現代文閱讀。
父親的陽光
北雁 ①秋后的陽光在鄉下變得金貴起來。父親往坡地上收完了玉米,一捧一棒剝去苞葉,就在廈臺上壘成圓柱。當清早第一縷陽光照射大地,一堆堆玉米就開始展露金黃的顏色,孩子一般笑開了臉。
②但父親自己不笑。六十出頭的年歲,常年經風受雨上山下田,他早把自己的一副身板練成了一個刻度精準的氣象表,趁著這幾天筋骨舒適,他得趕緊往水田里搶收稻谷。
③晴朗的陽光下,那一丘黃澄澄的稻谷,盡顯豐收之色。父親著急得很,清早出門時太陽還沒上來,往田埂上一走,那雙“解放牌”膠鞋立時就讓秋露濕了個透。但父親沒有放慢腳步,走到自家田里往齊腰的稻穗前一彎,就把自己也彎成了一穗稻谷。
④愈是成熟,就愈應該變得涵養和謙遜起來。父親到了這個年歲,腰身早已脫如薄紙,稍稍一彎,整個身子就痛得幾將折斷。在歲月的磨礪中,父親習慣了容忍與沉默,彎不成腰,他就選擇蹲坐,甚至跪立。高高牢牢的谷穗碰響,伴著霍霍的鐮刀連動,父親將豐收的喜悅整齊地碼在茬口之下,散發出清甜的谷味芳香。但他卻來不及自己品味,農忙時節的洱源壩子,搶收就如救火,勞苦的父親就把自己當作一只撲火流螢,毫不保留地把一個身子往烈火里撲。
⑤雨水稠密的滇西十月,往往天晴不過三日。秋后的陽光變得吝嗇起來,時而云朵蓋上。天空就變得不再明朗。父親焦心不安地直起身子,風恰好在這時刮來,父親就在風里打了一個寒顫,瘦弱的身體就和他早前安下的稻草人一起抖動起來,嚇跑了一群搶食的鳥雀。父親就勢一通手舞足蹈,“嗚嗚”地大聲喊叫,蓋住整個壩子的鳥雀就被他風一般地趕上天空。從稻子插到田里的第一天起,父親就把這一丘稻子當作他呱呱墜地的孩子,除草挑稗①,把這田當作一塊上好的絹布,把自己當作一個心靈手巧的婦人,一針一針在這田里編織出一幅錦來。
⑥轉眼光陰如逝,父親就在這田里織了整整六十年。在他精明的人世哲學里,有田也就有糧,有糧了他就可以養家糊口,培兒育女,起房蓋屋,過安逸舒心的日子,可父親最終卻失算了,身至暮年,期望大半輩子的安逸就和養大的子女一樣,一個個都遠離而去,勤勞成性的他怎忍心土地閑著?就在一個個陰晴無定的日子繼續走上田頭,彎著老腰照舊在他的地里織起錦來。
⑦天還在變。父親焦心起了家里曬場上的莢豆,當初被套種到了玉米地里,成熟之后綠皮干脫成了黃皮,卻還死死連著豆心。父親收回來就鋪在場心里讓太陽曬,直待黃皮干透變白,漸漸裂開炸出豆子,回來再使上一陣連枷②,方能收獲一袋成色姣好的豆子。
⑧云層變得更加厚實,接著一陣雨水下來,父親和他的一丘稻子被淋了個全透。開初父親還不想就此休息,可雨水打得他睜不開眼睛,要緊的是雨水還夾著雷電,烏天黑地里忽然一個徹亮地狂閃,稍稍四五秒鐘過后,轟隆隆的雷聲就把整個壩子都震得地動山搖。嚇得父親只好拾起鐮刀,躲到村邊的屋檐下避起雨來。向來本分的父親,就用自己一輩子的老實巴交,敬畏著故園土地上的一切神靈。
⑨雨過天晴,太陽淘氣成了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金子一般惹眼的光亮,照得天空一碧如洗。搶收回來的父親就把濕漉漉的谷子往曬場里鋪。正午的太陽一下子變得很毒;父親戴上草帽手把竹耙,勤手細腳反復翻曬,好似一下子回到田里,又開始了一個季節的開墑起壟、精耕細作……
【注】①稗(bài):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葉似稻無毛,子實如小米,妨害粕谷生長。②連枷:一種擊打谷物脫粒用的農具,由長柄和敲桿連成。
(選自《人民日報》)(1)這是一篇寫父親的散文。文章以秋收為背景,以
(2)下面對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搶收就如救火,勞苦的父親就把自己當作一只撲火流螢,毫不保留地把一個身子往烈火里撲。”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搶收比作救火,把父親比作流螢,生動形象地寫出父親不顧勞累,全身心地搶收稻谷的情景。
B.在他精明的人世哲學里,有田也就有糧,有糧了他就可以養家糊口,培兒育女,起房蓋屋,過安逸舒心的日子。”句中“精明”恰恰體現了父親作為中國農民身上特有的憨厚、樸實。
C.文章第⑧段說父親“敬畏著故園土地上的一切神靈”,既寫出了父親的本分,又流露出對父親迷信神靈隱隱的批評之意。
D.文章語言質樸,構思巧妙。主要事件與片段回憶交錯進行,內容豐富而又跳躍。作者并未直抒胸臆,但是字里行間蘊含了深情,讀來耐人尋味。
(3)根據第⑤段劃波浪線句子的形式仿寫:(父親)把這田當作
(4)比較第⑨段畫線句子和下面鏈接材料,請分別說說在人物描寫方法和抒發情感方面的異同點。
【鏈接材料】
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面拗過去,撇過去。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組卷:9引用:1難度:0.5
三、作文(50分)
-
15.作文。
寒風裹挾著細碎的雪花撲面而來,我緊了緊衣領,遠處亮起的萬家燈火像鬼魅一樣眨著狡黠的眼睛,似乎在嘲笑我今天的愚蠢,回家后該怎么對爸媽說呢?我不禁犯了難……
以下面這段文字作為開頭,寫一篇記敘文,自擬題目。
要求:(1)自擬一個吸引人的題目。(2)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3)不少于600字。組卷:4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