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河南省鄭州市八年級(下)月考地理試卷(5月份)
發布:2024/11/27 13:30:2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25個小題,每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2分,共50分)
-
1.《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講述了我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關于美食的故事,有西安人曹石關于羊肉泡饃的故事,有關于浙江寧波五歲的寧寧每年跟著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的故事……如圖為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
曹石和寧寧的家鄉分別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A.甲地區和乙地區 B.乙地區和丙地區 C.丙地區和丁地區 D.甲地區和丁地區 組卷:4引用:0難度:0.60 -
2.《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講述了我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關于美食的故事,有西安人曹石關于羊肉泡饃的故事,有關于浙江寧波五歲的寧寧每年跟著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的故事……如圖為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
泡饃和湯圓的主要食材( )A.都是小麥 B.都是水稻 C.分別是水稻和小麥 D.分別是小麥和水稻 組卷:4引用:0難度:0.60 -
3.《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講述了我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關于美食的故事,有西安人曹石關于羊肉泡饃的故事,有關于浙江寧波五歲的寧寧每年跟著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的故事……如圖為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
影響曹石和寧寧家鄉主食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氣候 C.水源 D.土壤 組卷:5引用:0難度:0.50 -
4.如圖為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據此完成4~5題。
秦嶺-淮河一線位于( )A.甲、乙區域之間 B.甲、丙區域之間 C.乙、丙區域之間 D.丙、丁區域之間 組卷:2引用:0難度:0.60
二、綜合題(共50分.)
-
27.鄭州某地理小組為探究影響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利用網絡搜集了大量圖文資料。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圖1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探究任務單
(1)在相應序號處填出序號所代表的黃土高原自然環境特征。
(2)綜上判斷,影響當地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
材料二:小組成員在探究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過程中發現,我國從1994年開始對黃土高原進行大規模全方位治理,黃土高原的植被覆蓋率幾十年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過長期不懈的治理,目前黃河的年均輸沙量已從16億噸減少到3億噸左右,減幅達80%.圖2為1999年黃土高原植被覆蓋示意圖,圖3為2013年黃土高原植被覆蓋示意圖。
(3)與1999年相比,2013年黃土高原植被覆蓋率
(4)植被覆蓋率的變化對黃河下游河段產生的有利影響是
(5)為黃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組卷:22引用:2難度:0.4 -
28.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舉國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堅決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武漢作為此次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武漢九省通衢,自古以來就是南北相通的重鎮。發展至今,這里物產豐富,經濟繁榮,是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和綜合交通樞紐。圖1為長江中下游地區示意圖。
(1)從緯度位置和交通的角度,分析武漢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2)說出長江對武漢發展的有利影響。
材料二: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各省紛紛調撥人力物力馳援湖北,除了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以外,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優質糧油肉蛋菜浩浩蕩蕩奔向一個共同的目的地--湖北!
自疫情發生以來據沈陽鐵路局統計東北三省共向湖北等地發送53批次4200噸東北大米,除此之外,沈陽的大白菜,大連的蘋果和櫻桃、丹東的草莓等東北著名農產品不斷運往湖北各地。網友們不禁感嘆,東北真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大糧倉”。圖2為東北地區示意圖,圖3為東北農業主產區氣候統計圖。
(3)東北大米運往湖北等地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4)分析東北地區成為“中國大糧倉”的有利自然條件。組卷:9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