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水口中學七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運用。

          • 1.默寫古詩文。
            (1)
             
            ,不問蒼生問鬼神。(李商隱《賈生》)
            (2)黃梅時節家家雨,
             
            。(趙師秀《約客》)
            (3)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
             
             
            。(楊萬里《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4)《逢入京使》中運用夸張的手法傳達惜別深情的詩句子是:
             
             

            (5)《木蘭詩》中描寫木蘭奔赴戰場時矯健的英姿的句子:
             
             

            (6)默寫杜牧的《泊秦淮》。
             
             
             
             

            組卷:12引用:1難度:0.8
          •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
            (1)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kuì zuò
             

            (2)那時就極嚴重地jié wèn
             
            ,而且當面叫她阿長。
            (3)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qiè ér bù shě
             

            (4)雖然這些都很wēi bù zú dào
             
            ,但他做得很認真。

            組卷:14引用:3難度:0.9
          •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組卷:44引用:3難度:0.8
          • 4.下列對病句的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36引用:2難度:0.8

          二、閱讀。

          • 11.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問題。
            母親的廚房
            張潔
                  母親在世和剛剛離開的日子里,我總覺得廚房還是母親的。
                  我站在廚房里,為從老廚房帶過來的一刀、一鏟、一瓢、一碗、一筷、一勺而傷情。這些東西,沒有一樣不是母親用過的。也為母親沒能見到這新廚房,和新廚房里的每一樣新東西而心里發灰。
                  為新廚房置辦帶烤箱的爐子時,母親還健在,我曾夸下海口:“媽,等咱們搬進新家,我烤蛋糕,烤雞給您吃。”看看地面,也是怕母親上了年紀,腿腳不便,鋪了防滑的地磚。可是,母親根本就沒能走進這個新家。
                  廚房里的每一件家什,都毫不留情地對我說:現在,終于到了你單獨對付日子的時候。
                  我覺得無從下手。
                  翻出母親的菜譜,每一頁都像被油熗過的蔥花,四邊焦黃。我依然能在那上面,嗅到母親調出的油、鹽、醬、醋,人生百味。也想起母親穿著用我那件勞動布舊大衣改制的,又長又大,極其堅牢的圍裙,戴著老花鏡,俯身在廚房碗柜上看菜譜的情景。
                  母親的菜譜上,有些菜目用鉛筆或鋼筆畫了勾,就像給學生批作業、判卷子時打的對勾。那些鉛筆畫的勾,下筆處滑出一個起伏,又瀟灑地揚起它們的長尾,直揮東北,帶著當了一輩子教員的母親的自如。那些鋼筆畫的勾,像被嚇得不輕,哆哆嗦嗦地走出把握不穩的筆尖,小心拘謹,生怕打擾誰似的,縮在菜目的后面而不是前面,個個都是母親這一輩子的注腳,就是用水刷、用火燎、用刀刮,也磨滅不了。
                  那些畫了勾的菜目,都是最普通不過的家常菜。
                  魚蝦類的菜譜,檔次最高的也不過是豆瓣鮮魚,剩下的不是煎蒸帶魚,就是香肥帶魚。蝦、蟹等是想都不想的,不是不敢想,而是我們早就堅決、果斷地切斷了腦子里的這部分線路。其實像西紅柿燜牛肉、蔥花餅、家常餅、綠豆米粥、炸荷包蛋之類,母親早已爐火純青,其他勾畫的各項,沒有一項付諸實踐。
                  我終究沒能照著母親的菜譜做出一份菜來。一般是用面包、方便面、速凍餃子之類的半成品對付著過日子,再就是期待著到什么地方蹭一頓,換換口味,回來又可以對付幾天了。有時也到菜市場上去,東看看、西瞅瞅地無從下手,便提溜著一點什么意思也沒有的東西回家了。回到家來,面對著那點什么意思也沒有的東西,只好天天青菜、豆腐、黃瓜的“老三樣”。
                  今年春天,在菜市場上看到豌豆,也許是改良后的品種,豌豆的顆粒很飽滿。我想起去年春季,母親還給我們剝豌豆呢。我常常買豌豆,既是我們愛吃,也是為了給母親找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
                  母親是很寂寞的。
                  女兒曾在信中寫到:“……我也常常后悔,沒能同姥姥多在一起。她這一輩子真正地是寂寞極了!而且是一種無私的寂寞,從來沒有報怨過我們沒能和她在一起,我的眼前總是出現她坐在窗前,伸著頭向外張望的情景。可當時我看在眼里,卻從來沒往心里去,倒是現在記得越發清楚。……”
                  我努力回憶母親在廚房里的勞作。
                  冬天又來了,大白菜上市了,想起母親還能勞作的年頭,到了儲存白菜的時節,就買“青口菜”,她的經驗是青口菜開鍋就爛,還略帶甜味。
                  做米飯也是照著母親的辦法,手平鋪在米上,水要漫過手背,或指尖觸米,水深至第一個指節,水量就算合適,不過好米和機米又有所不同……漸漸地,除了能上臺面的菜,一般的炒菜也能湊合著做了。只是,母親吃不上我做的菜了,我也再吃不到母親做的“張老太太烙餅”了。
                  她在世的時候我們老說,應該開一家“張老太太餅店”,以發揚光大母親的技藝,每當我們這樣說的時候,就是好事臨門也還是愁眉苦臉的母親,臉上便難得地放了光,就連她臉上的褶子,似乎也放平了許多。對她來說,任何好事如果不是和我們的快樂,乃至一時的高興聯系在一起的話,都沒有什么實際的意義。
                  不知母親有什么訣竅,她烙的餅就是別具一格。也不是沒有吃過烹調高手做的,可就是做不出母親的那個味兒。我心里明白,往日吃母親做的烙餅的歡樂是跟著母親永遠地去了,可是每每吃到烙餅我就忍不住地想起母親。
            (有刪改)(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我”回憶了母親在廚房里勾畫菜譜,儲存青口菜,烙餅等事情。
            B.母親去世之后,“我”一般是對付著過日子,在吃的方面興致不太高。
            C.女兒在信中回憶姥姥的生活很寂寞,表現了她對姥姥深深的愧疚之情。
            D.“我”對母親的烙餅難以忘懷,是因為連烹調高手的手藝都不及母親。
            (2)結合文段,從描寫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達效果。
            母親穿著用我那件勞動布舊大衣改制的,又長又大,極其堅牢的圍裙,戴著老花鏡,俯身在廚房碗柜上看菜譜。
            (3)文章中的母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結合全文分析。
            (4)文章以《母親的廚房》為題有何作用?

            組卷:71引用:4難度:0.3

          三、寫作。

          • 12.那一刻,柳暗花明;那一刻,峰回路轉;那一刻,欣喜若狂;那一刻,淚流滿面;那一刻,幸福溫暖;那一刻,終生銘記……生活總是伴隨著一個個無法忘懷的那一刻。
            請以“那一刻,
             
            ”為題,寫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
            ①文體為記敘文,表現你最熟悉的生活,抒發你最真摯的感情。
            ②認真書寫,字跡力求工整、美觀。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

            組卷:44引用:6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