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梅州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7/6 8:0:9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0分。第1~12小題,每小題2分;第13~16小題,每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些詩句描繪了荷塘的生動景致。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荷塘中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共同構成荷塘生物群落 B.受驚后鷗鷺起飛時的鳴叫聲屬于生態系統的物理信息 C.蜻蜓能幫助荷花傳粉,蜻蜓采食荷花的花蜜有助于物質循環 D.影響荷塘中鷗鷺等鳥類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溫度和棲息空間 組卷:11引用:3難度:0.5 -
2.生態浮床是將經過篩選的水生或半水生植物栽植于浮床上,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通過植物根系大量吸收N、P等元素,可減少水體富營養化 B.為了防止浮床中富集的N、P重新進入水體,應該定期收割浮床上的植物 C.生態浮床的應用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大于其間接價值 D.生態浮床可以增加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提高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3.北京2022年冬奧會通過建立動植物監測系統、動物救助中心、低碳交通保障體系、垃圾回收利用體系等多項舉措,兌現了“綠色辦奧”的莊嚴承諾,成為歷史上首個實現“碳中和”的冬奧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冬奧會設計遵循循環、協調、整體等生態學原理 B.對動植物的系列保護措施只保護了物種的多樣性 C.垃圾回收再利用提高了生態系統的能量利用效率 D.北京冬奧會采取的系列舉措有效降低了生態足跡 組卷:9引用:5難度:0.6 -
4.多氯聯苯(PCB)是人工合成、不易被降解的有機物,有強致畸性,青島近海海域及生物體內PCB的含量如表。敘述錯誤的是( )
采樣點 海域PCB平均含量
(ng/g)肌肉組織PCB平均含量(ng/g) 魚類 軟體類 蝦類 1 6.58 116.4 97.5 90.8 2 10.76 547.3 386.7 121.4 3 9.16 524.9 138.3 154.7 A.PCB在生物體內積累造成生物富集現象 B.根據結果推測魚類可能處于較高營養級 C.PCB擴散到遠海水域體現污染具有全球性 D.PCB污染說明生態系統缺乏自我調節能力 組卷:53引用:7難度:0.7 -
5.2023年3月,北京大學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圍繞國家“雙碳”戰略需求,建立智庫平臺,開展氣候變化與碳循環、零排負排關鍵技術等研究。碳抵消額是指通過捐款給可再生能源項目或林場等方法來抵消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生產的溫室氣體。下列關于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的循環只以CO2的形式進行 B.沼渣肥田促進了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C.碳元素在生產者與分解者之間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雙向傳遞 D.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節能措施和購買碳抵消額等措施來達到碳中和 組卷:11引用:2難度:0.7 -
6.下列有關米酒、酸奶、泡菜等傳統發酵制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制作米酒時添加“酵頭”的目的是接種釀酒酵母 B.米酒發酵液中冒出的“氣泡”都來源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C.酸奶和泡菜制作中均需要及時通氧,保證乳酸菌的有氧呼吸 D.為避免雜菌污染,發酵前需要對器具、原料等進行滅菌 組卷:57引用:7難度:0.7 -
7.幽門螺桿菌(含有脲酶)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體內采集樣本并制成菌液后,進行分離培養。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可對幽門螺桿菌進行分離和計數 B.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培養基可初步篩選出幽門螺桿菌 C.樣本可用蒸餾水稀釋后涂布平板,統計樣本中活菌數量 D.尿素分解菌能夠將尿素分解為氨,使酚紅指示劑變紅 組卷:8引用:4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
-
20.狼爪瓦松是一種具有觀賞價值的野生花卉,其產生的黃酮類化合物可入藥。狼爪瓦松野生資源有限,難以滿足市場化需求。因此,目前一般通過植物細胞工程進行培養,具體過程如圖所示,其中的數字序號代表處理或生理過程。
(1)狼爪瓦松植株乙、丙、丁的獲得都利用了
(2)①選擇幼嫩的葉用于接種的原因是
(3)正常愈傷組織中幾乎沒有黃酮類化合物,加入茉莉酸甲酯和水楊酸會明顯促進愈傷組織中黃酮類化合物的積累,且細胞中與黃酮類化合物合成相關的酶含量顯著升高,從基因控制生物性狀的角度推測,茉莉酸甲酯和水楊酸的作用途徑是組卷:2引用:2難度:0.6 -
21.單克隆抗體在防治H7N9型禽流感上具有顯著療效。
(1)在制備H7N9病毒的單克隆抗體X的過程中,經多次篩選獲得能產生單抗X的雜交瘤細胞,并進行體外培養,培養過程中需要定期更換培養液,其目的是
(2)制備的單抗X與常規的血清抗體相比,其優點是
(3)為了進一步研究單抗X的效果及作用機制,科學家開展了如下實驗:
實驗一:在體外將單抗X、已知的H7N9抗體Y分別與HA蛋白(H7N9病毒表面的一種蛋白)混合,檢測它們對HA蛋白的親和力。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注:KD值越小,抗體和HA蛋白的親和力越高)抗體種類 單抗X 抗體Y KD 5.32×10-9M 1.95×10-9M
①實驗一結果表明:對HTN9病毒HA蛋白親和力更高的抗體是
②分析實驗一和實驗二的結果差異,研究人員提出假說:抗體除了中和病毒活性之外,還可以通過結合巨噬細胞表面受體,增強其吞噬能力,進而清除被病毒感染的靶細胞,單抗X的增強效果比較明顯。
請以巨噬細胞、感染了H7N9病毒的肺上皮細胞、細胞培養液、抗體X、抗體Y和無關抗體等為材料,設計實驗驗證上述假說。簡要寫出實驗思路:組卷:11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