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
-
1.下列對生活中一些物理量大小的估計最符合實際的是( )
A.一個中學生體重大約6000N B.魁山頂上大氣壓大約1.1×105Pa C.你從你家的一樓上到三樓需要做大約3000J的功 D.人站立在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2×105Pa 組卷:13引用:1難度:0.6 -
2.下列有關生產生活中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孤掌難鳴”說明一個物體不能產生力的作用 B.圖1中,衛星能繞地球不停轉動,是因為衛星對地球的吸引力改變了衛星的運動方向 C.圖2中,大人小孩同時推門,大人推不過小孩,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 D.圖3中,鏟車將地面沙土舉離地面后,鏟車中的沙土不再受重力作用 組卷:22引用:1難度:0.7 -
3.下列常用的機械和裝置的工作原理不能用杠桿原理解釋的是( )
A.
水龍頭把手B.
蹺蹺板C.
汽車方向盤D. 山區盤山公路
組卷:45引用:2難度:0.7 -
4.下列對實驗現象的分析解釋正確的是( )
A.
帕斯卡裂桶實驗說明液體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有關,與液體質量無關B.
在紙帶上方吹氣,紙帶水平飄動不下垂,說明流體壓強隨流速增大而增大C.
手壓鉛筆兩端,壓筆尖的手凹陷更深,是因筆尖對該手壓力更大D.
托里拆利實驗中,玻璃管從豎直狀態變傾斜后,測出的大氣壓值將變大組卷:30引用:2難度:0.6 -
5.如圖將自重1N的彈簧下端固定在桌面上,手用20N豎直向上的力拉彈簧上端,下列與之相關的受力分析正確的是( )
A.手對彈簧有拉力,但彈簧對手沒有力 B.桌面對彈簧有向下的拉力是因為彈簧的形變 C.桌面對彈簧的拉力為19N D.將拉力拆除后,彈簧一定能恢復到原長 組卷:286引用:1難度:0.7 -
6.騎自行車出行是最為節能環保的出行方式,還能起到健身的作用,正是世界各國大力提倡的出行方式。自行車的結構和使用應用到多個物理知識和現代科技(如圖)。下列對其描述正確的是( )
A.輪胎表面、龍頭把手、腳踏板表面都刻有花紋,目的是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B.坐墊做得比較寬大且材質柔軟,目的是增大受力面積,增大對人體的摩擦 C.轉動部分都安有滾動軸承且加上潤滑油,目的是增大有益摩擦 D.緊急剎車時,手用力捏緊手閘,使剎車膠墊緊壓鋼圈,這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 組卷:20引用:1難度:0.6 -
7.小華同學用硬紙片制作了一個耍雜技的小丑,小丑的兩手背粘有兩個螺絲帽,鼻子上剪有一個小缺口,讓繩子支撐住小丑的鼻子缺口,放手后小丑不會翻轉掉下來(如圖)。下列關于該裝置的受力情況分析正確的是( )
A.小丑對繩子的壓力和繩子對小丑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繩子對小丑的支持力和小丑的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小丑的重心在鼻子缺口處的正下方,小丑靜止時受力平衡 D.小丑的重心在鼻子缺口處的正上方,小丑靜止時受力平衡 組卷:124引用:1難度:0.5 -
8.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大,給我們生活帶來極大方便。但由于闖紅燈、酒駕、任意變道、超載超速等等違章行為,造成交通事故頻發,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了嚴重損失。圖中是某路段由于駕駛員超速行駛,造成多車連環追尾,特別被貨車追尾的小車變形最為嚴重,好在有安全氣囊的彈出和安全帶以及座椅頭枕的保護,各車駕駛員和乘客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
下列關于這次交通事故的描述符合物理規律的是( )A.汽車的速度越快慣性越大,剎車時滑行距離越遠,所以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B.大貨車質量大,慣性大,破壞力強,被大貨車追尾的小車受損更嚴重 C.小轎車上的座椅頭枕,在追尾其它車時對本車乘客的頭部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D.安全氣囊和安全帶,在被追尾時對本車乘客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組卷:46引用:1難度:0.6 -
9.下列現象中,與大氣壓無關的是( )
A.茶壺蓋上留有透氣孔 B.護士用注射器給病人進行肌肉注射 C.用吸管吸玻璃杯中的牛奶 D.“拔火罐”過程中,罐體緊緊吸在人體皮膚上 組卷:140引用:3難度:0.6
四、計算題(27題7分,28題8分,共計15分,)
-
27.建筑用渣土車,由于嚴重超載,對道路會造成嚴重的破壞。一輛自重12t的10輪渣土車,每只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02m2,額定載重12t。假設裝土后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不變,g=10N/kg,請完成下列問題:
(1)滿載時該車的總重力多大?
(2)滿載時該車對地面壓強多大?
(3)如果路面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1.6×106Pa,渣土車超載超過多少噸路面就會損壞?組卷:96引用:3難度:0.7 -
28.建筑工地上,底面積為10m2的圓柱狀水池中,有一正方體建材浸沒在水中,建筑工人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將其從水池中勻速吊出,起吊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和繩子末端拉力F的大小隨正方體上升的高度h變化的關系如圖乙和丙所示。不計水的阻力和繩子的伸長及其重力、滑輪間的摩擦,水密度103kg/m3,g=10N/kg,分析計算下列問題:
(1)正方體建材浸沒在水中上升的過程中,拉力F做的功多大?
(2)正方體建筑材料的重力多大?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多大?
(4)正方體建筑材料完全出水后與全浸在水中相比,池底受到水的壓強減小多大?組卷:115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