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茂名一中八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11/21 18:30:2
一、知識積累與運用(共31分)
-
1.古詩文默寫。
(1)三軍可奪帥也,
(2)酈道元《三峽》中的“
(3)李白的《渡荊門送別》中化靜為動,用游動的視角描寫荊門入楚地的壯闊景象,包含喜悅心情的詩句是:“
(4)王績《野望》中運用對偶手法描寫傍晚時分,遙望山野,滿目濃濃秋意的句子是“
(5)閱讀經典詩文,可以怡情悅心,感受美好。讀一讀崔顥《黃鶴樓》中的“組卷:3引用:2難度:0.8 -
2.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
A.潰退(kuì) 要塞(sài) 頒發(bān) 銳不可當(dǎng) B.翹首(qiáo) 鐫刻(juān) 詰責(jié) 杳無消息(yǎo) C.俳優(pái) 匿名(nì) 畸形(qí) 深惡痛疾(wù) D.黝黑(yǒu) 燥熱(zào) 不輟(zhuì) 旁逸斜出(yì) 組卷:8引用:2難度:0.5 -
3.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
(1)艦載戰斗機上艦,中國bái shǒu qǐ jiā
(2)這是一種奇異的新的開始,這種艱苦而且wēi miào
(3)母親那種勤勞儉樸的習慣,母親那種kuān hòu組卷:4引用:2難度:0.5 -
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亞平由衷希望通過意義非凡的太空課堂,激發青少年崇尚科學、求知閱讀的興趣。 B.古人推崇的節儉,不僅指貧窮境況下的一絲不茍,還指相對富裕條件下的勤儉意識和作風。 C.不管時代怎么變化,我們都要永遠銘記那些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 D.我國能在航天技術研究領域取得非凡的成就,同科學家們殫精竭慮的忘我工作是分不開的。 組卷:32引用:4難度:0.5
二、閱讀(共39分)
-
11.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題。
一粒孕育真善美的種子
周勇 ①我們一家住在湖南農業大學,緊挨著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天氣好的時候,常可以在附近的田間地頭見到袁隆平院士的身影,感覺與袁隆平一家就像左鄰右舍一樣親近。每每有親戚朋友聊起袁隆平院士,我們一家都會因為住在袁院士的隔壁而感到特別自豪。
②2018年上半年,我決定采寫一篇袁隆平院士在安江農業學校教書育人的故事。女兒聽說我要去見袁老師,很是驚訝,像倒豆子一般地問我:“袁隆平爺爺真的就住在我們隔壁嗎?他真的會見你嗎?他是不是很老了?我也好想去!”在女兒的心里,袁院士這么大的科學家,怎么可能會近在咫尺!
③2018年5月16日大清早,我就帶著女兒提前來到了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大樓前坪,父女倆心情都是無比激動。在楊秘書的帶領下,我們走進了袁院士的辦公室。袁院士見了我們,馬上起立和我們打招呼,并與我們一一熱情握手,當他把手伸向我女兒時,女兒遲疑了一下才伸出手,并禮貌地問袁爺爺好。握了手,袁院士慈祥地問女兒:“小朋友,讀幾年級了?”“五年級。”女兒顯得有些拘謹,第一次見到這么大的科學家,她還真有些蒙了。
④袁院士見我女兒身材單薄,就關心地對她說:“現在咱們國家糧食年年大豐收,不像以前了,你要多吃一點米飯,有了健康的體魄才能更好地學習。”女兒頻頻點頭,陽光透過薄薄的紗窗,灑滿整個房間,正好映照在她的臉上,整個房間溢滿了陽光的味道。
⑤當我們問起袁院士在安江農業學校當老師的經歷時,袁院士的話匣子一下子就打開了。他告訴我們,他教書時就是一個愛“鼓搗”的教書匠。當年黨號召向科學進軍,他就決定在教學之余,真正搞點研究。在他的組織下,安江農業學校成立了第一個科研小組,他們把西紅柿嫁接到馬鈴薯上,希望地下長出馬鈴薯,枝上結西紅柿;把西瓜嫁接到南瓜上,希望得到新型的瓜種,嫁接的作物成活了,長勢也不錯,講起在安江農業學校的往事,袁院士興致特別好,不知不覺半個小時就過去了。
⑥臨別時,我和女兒提出和袁院士照一張合影,我們自覺地站在了袁院士的兩側。袁院士見狀,笑呵呵地對我說:“小朋友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他們才是最重要的,應該站在中間。”說完,就把我女兒往中間的位置拉,一張袁院士站在后排,小朋友居中的照片就這樣定格了。從那以后,女兒只要看到有關袁爺爺的新聞就會格外關注,儼然成了袁院士的“鐵粉”。
⑦2021年5月22日,我參加完全省職業教育活動周的活動,中午趕回家陪女兒吃飯,剛一開門,女兒就哭著問我:“網上說袁爺爺去世了,是真的嗎?”我見女兒哭得稀里嘩啦,就安慰她:“袁爺爺身體很好。”女兒見我說得很堅決,這才擦了擦眼淚說:“袁爺爺身體這么好,肯定可以活過100歲。”在女兒的心里,像袁爺爺這樣的科學家應該永遠活著才對!讓人悲痛欲絕的是:下午一點多,官網還是發布了袁院士離開我們的消息。那一刻,女兒正在書房學習,我知道,她很快就會得到消息,我不忍心將這一切告訴女兒,于是找了個借口,匆匆下了樓。
⑧回到家里,女兒異常的平靜,我在她的書桌上看見她正在寫的一篇短文,寫的正是她敬愛的袁爺爺,題目是《一面》,就在這一瞬間,我感覺到女兒長大了!
⑨我常想,我和女兒之所以將袁院士視為自己的親人和學習的榜樣,一定是因為在2018年5月16日的這一天。這一天,袁院士在我們心里種下了一粒真善美的種子,我相信這一粒種子,就如同袁老師研究的雜交水稻種子一樣,已經在我們的心田生根,發芽!
(1)概括袁隆平院士與“我”女兒之間相關聯的幾件事,填寫在下表中。初次見到袁隆平院士時 ① 臨別時一起合影紀念時 ② 聽說袁隆平院士去世時 ③ 官網正式發布消息之后 ④
(3)選文的主人公袁隆平院士是怎樣的一個人?請結合選文內容簡要分析。
(4)請從結構和內容的角度分析文章結尾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組卷:65引用:7難度:0.4
三、作文(50分)
-
12.生活中,聲音無處不在。它可以是我們聽到的萬物之聲,也可以是我們聽到或看到的各種信息。這些聲音中,最令你難忘的聲音是什么?
請以“留在心底的聲音”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組卷:48引用:8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