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7.2 彈力》2021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4/12/12 19:0:1
一、選擇題
-
1.在實驗時,小明將一個正常的鐵質外殼測力計的掛鉤掛在鐵架臺上,靜止時有如圖所示的示數。接著,他把這個測力計像圖中乙那樣,上下各掛一個50g的鉤碼,并掛到甲測力計下,則甲、乙兩測力計的示數分別是( )
A.1.0 N和1.5 N B.1.0 N和0.5 N C.2.0 N和1.0 N D.2.0 N和1.5 N 組卷:2698引用:19難度:0.9 -
2.如圖所示,將木塊放在壓縮了的彈簧旁,釋放彈簧,木塊沿水平地面向右運動,離開彈簧后,木塊運動一段距離后停下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木塊所受摩擦力使木塊由靜止開始運動 B.彈簧對木塊的彈力使木塊由靜止開始運動 C.木塊所受摩擦力不會改變木塊的運動狀態 D.木塊最終停止運動是由于失去彈簧的彈力作用 組卷:503引用:55難度:0.9 -
3.如圖所示,用水平向左、大小為5N的力F1,拉彈簧秤外殼上的環,同時用水平向右、大小也是5N的力F2拉彈簧秤的掛鉤。若彈簧秤的讀數用F表示,彈簧秤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用F合表示,那么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A.F=10N,F合=10N B.F=5N,F合=ON C.F=5N,F合=10N D.F=ON,F合=ON 組卷:159引用:3難度:0.9
三、實驗題
-
8.為了研究受到拉力時彈簧長度的增加量與哪些因素的關系,小華同學選用彈簧A、B、C、D和測力計進行實驗。已知彈簧A、C由相同的彈簧圈直徑金屬絲繞制而成,彈簧B、D也是由相同彈簧圈直徑的金屬絲繞制而成,且A、C的彈簧圈直徑小于B、D的彈簧圈直徑。A、B原來的長度均為L0,C、D原來的長度均為L0′,且A、B、C、D的金屬材料和橫截面積均相同。他將彈簧A、B、C、D的左端固定,并分別用水平向右的力通過測力計拉伸彈簧,它們的長度各自增加了ΔL1、ΔL2、ΔL3和ΔL4,如(a)、(b)、(c)、(d)所示。請仔細觀察實驗現象,歸納得出初步結論。
(1)分析比較(a)和(b)或(c)和(d)中的測力計示數、彈簧長度的增加量以及相關條件。可得:當 相同時,越大,。
(2)分析比較(a)和(c)或(b)和(d)中的測力計示數。彈簧長度的增加量以及相關條件,可得:當 相同時,越大,。組卷:6引用:1難度:0.4 -
9.為制作彈簧測力計,某物理實驗小組對彈簧的伸長與拉力的關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們利用甲、乙兩根不同的彈簧做實驗時所記錄的數據。表一:
甲彈簧受到的拉力/N 0 1 2 3 4 5 6 甲彈簧的長度/cm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乙彈簧受到的拉力/N 0 1 2 3 4 S 6 乙彈簧的長度/cm 6.0 7.5 9.0 10.5 12.0 13.5 15.0
①在一定條件下,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它所受的拉力成;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況下,甲彈簧伸長的長度比乙彈簧(選填“大”或“小”)。
(2)如圖所示的A、B兩彈簧測力計分別使用了甲、乙兩彈簧,它們的外殼相同,刻度線分布情況相同。則量程較大的是(選填“A”或“B”下同)測力計,精度較高的是測力計。
(3)經實驗探究發現:在拉力相同的情況下,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彈簧的材料、粗細、原長(彈簧不受外力時的長度)等均有關系,請設計一個簡單實驗,證實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彈簧原長有關。組卷:2535引用:66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