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外國語學校七年級(下)期中科學試卷
發布:2024/8/14 1:0:1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
1.“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綿城市”建設對水循環各環節影響最顯著的是( )
①調節地表徑流
②調節水汽輸送
③增加大氣降水
④增加下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67引用:2難度:0.5 -
2.2021年1月10日,山東一金礦發生爆炸事故,造成井下22名工人被困,牽動了無數人的心。金礦爆炸事件給我們敲響了安全警鐘,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礦井作業,注意通風 B.油鍋著火,立即用水撲滅 C.天然氣泄漏,立即打開排風扇 D.節日燃放煙花爆竹,增加喜慶氣氛 組卷:27引用:1難度:0.5 -
3.下列現象中沒有利用大氣壓強的是( )
A.塑料掛衣鉤緊貼的光滑的墻壁上 B.鋼筆吸墨水 C.用抽氣機將馬德堡半球中的空氣抽出 D.護士給病人打針前,將藥液吸進針筒 組卷:214引用:4難度:0.5 -
4.我們可以在不同的環境中看到“白氣”。下面有關“白氣”形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夏天打開冰箱門時,門口的“白氣”是冰箱內的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 B.打開熱水瓶的蓋子時,瓶口周圍的“白氣”是瓶內的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 C.文藝演出時,舞臺上的“白氣”是干冰在常溫下升華形成的氣態二氧化碳 D.清晨,河面上的、團團“白氣”是河里的水蒸發形成的水蒸氣 組卷:81引用:2難度:0.5 -
5.小科的爸爸給患病的奶奶購買了一臺“便攜式制氧器”,其原理圖如圖所示,小科通過閱讀說明書,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輸出的氧氣可作為火箭的燃料 B.根據加濕過濾倉中氣泡的大小,可以判斷氧氣排出的快慢 C.加濕過濾倉利用氧氣不易溶于水的原理,使氧氣濕潤 D.輸出的氧氣只有點燃時才發生化學反應 組卷:100引用:1難度:0.5 -
6.2021年1月15日,寧波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2020年寧波生態環境保護“成績單”。其中空氣質量方面,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2.9%,環境空氣質量連續第3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空氣質量級別越高,說明空氣質量狀況越好 B.空氣污染物主要是污染性氣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和可吸入顆粒物 C.除氮氣和氧氣外,空氣中的其他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D.汽車尾氣排放形成的煙霧是城市空氣污染源之一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7.2020年6月21日,我國多地觀察到日偏食現象。小科在大樹底下拍攝了一張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地面上有大量“月牙”形的光斑。下列選項的原理與“月牙”形光斑形成原理不同的是( )
A.
彩虹B.
皮影戲C.
日晷D.
月食組卷:13引用:5難度:0.5 -
8.在畢業聯歡晚會上,某同學表演了精彩魔術-“燒不壞的布手帕”,他先將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輕輕擠干,再用坩堝鉗夾住,從下方點燃,待火焰熄滅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燒 B.空氣不充足,布手帕不會燃燒 C.布手帕被白酒浸濕,導致著火點降低 D.白酒中水蒸發時吸熱,溫度達不到布手帕著火點 組卷:73引用:2難度:0.5 -
9.關于超市里的光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燈光下的綠葉蔬菜看上去綠油油的,是因為蔬菜吸收了綠光 B.打開紫外燈消毒,能看見淡藍色的紫外線 C.用帶有紅色濾色鏡(紅色玻璃)的照相機拍出某綠色商品的顏色為黑色 D.多盞燈光的照射下,地面上幾乎看不見人的影子,是因為光繞過了人體傳播 組卷:28引用:1難度:0.5 -
10.“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是初中科學基礎實驗之一,現要配制5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0.9%的生理鹽水,下列有關操作與目的分析均正確的是( )
選項 操作 目的 A 用剩的食鹽放回原試劑瓶 避免浪費 B 稱量時,在天平兩托盤上各墊上一張相同的白紙 保證稱取的食鹽質量更準確 C 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 提高食鹽的溶解能力 D 用量筒量取水時,視線要與凹液面最低處保持相平 使量取的水更準確 A.A B.B C.C D.D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11.早在戰國時期,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現象。如圖所示,他用蠟燭作為光源,在木板上鉆一個小孔,發現光線透過小孔在墻壁上形成一個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蠟燭在墻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 B.木板上的小孔要圓形的 C.若物體順時針轉動,則墻壁上的像也順時針轉動 D.物體離小孔越遠,墻壁上像越大 組卷:131引用:2難度:0.5 -
12.如圖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濃硫酸(可吸收水蒸氣)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甲同學關閉閥門Ⅰ,打開閥門Ⅱ,通入潮濕的二氧化碳觀察紫色小花的顏色;乙同學關閉閥門Ⅱ,打開閥門Ⅰ,通入潮濕的二氧化碳觀察紫色小花的顏色。甲、乙兩位同學觀察到的紫色小花的顏色分別是( )
A.不變色、變紅色 B.變紅色、不變色 C.變紅色、變紅色 D.不變色、不變色 組卷:224引用:8難度:0.5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24分)
-
35.小科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同時完成燃燒條件的探究和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裝置中注射器活塞與內壁摩擦非常小,可忽略不計。查閱資料發現:
①當容器內的氧氣濃度低于一定值時,白磷無法繼續與氧氣反應。
②“暖寶寶”能耗盡容器中少量的氧氣。
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步驟1:
步驟2:將盛有足量白磷的燃燒匙放入空集氣瓶中,塞緊塞子,白磷不燃燒
步驟3:打開集氣瓶塞子,往瓶中倒滿80℃的熱水,并塞緊塞子,白磷仍然不能燃燒;
步驟4:打開K1和K2,通過注射器從b管抽水,當注射器中水量達到V1毫升時,瓶中液
面低于燃燒匙底部,此時立即關閉K1、K2,發現瓶中白磷燃燒;
步驟5:待整個裝置冷卻至室溫時,打開K2,發現注射器中的水剩余V2毫升。
(1)請補充步驟1
(2)步驟
(3)該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
(4)小科多次重復上述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遠大于21%,原因是組卷:778引用:9難度:0.5
四.解答題(6分)
-
36.由于水的導電性很弱,為了增強水的導電性,做電解水實驗時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面體,把90克質量分數為2%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電解,電解結束后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變為5%。
(1)電解前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
(2)細心的同學們發現,實驗時兩支玻璃管中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并沒有像老師介紹的那樣等于2:1,這是為什么呢?同學們查閱了大量資料,發現了以下信息:氫氣和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在相同條件下,1升水可溶解32毫升氧氣,而只能溶解18.2毫升的氫氣,所以在電解的初期出現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
(3)在整個水電解過程中,有多少克水被電解了?(寫出計算過程)組卷:8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