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八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每小題2分,共48分
-
1.隨著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的生活正經歷著巨大的變化。以下摘錄了部分網友的感慨。
網友甲:社區建成了老年人之家、讀者之家等場所,我們既多了交流、休閑的去處,又感受到鄰里的溫馨互助。
網友乙:在業主的建議與籌備下,我們小區院落引入了蔬菜便民服務,讓我們年青人在忙碌的上班時間方便了不少。
①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
②擴大社會交往定能提升個人幸福感
③融入社會能更好了解認識社會
④參與社區治理讓我們生活更加美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10引用:2難度:0.7 -
2.一個人擁有多重身份,可以是父母的孩子,是老師的學生,是社區的居民,還可以是單位的員工。個人擁有多重身份這一現象表明( )
①人的身份在出生后自然就具有
②人的身份在社會交往中形成
③人的身份不同社會地位就不同
④人的身份在社會關系中確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組卷:17引用:6難度:0.7 -
3.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校開設了綜合實踐課程和勞動課程,例如,觀察校園植物及昆蟲,采集并制作標本;考察本地水資源狀況,提出改善建議,形成調查研究報告;學習食物烹飪,制作小吃面點等等。開設這些課程旨在( )
①開展探究學習,培養創新意識
②開展職業教育,提升專業技能
③參與勞動鍛煉,培養自立能力
④體驗社會生活,提升合作能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3引用:3難度:0.8 -
4.成都市某社區面向轄區青少年招聘“垃圾分類護桶行動”志愿者,利用周末時間在各居住小區垃圾分類投放點開展桶邊“分類宣傳”“分類指導”“衛生清潔”活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參與志愿者活動是增長文化知識的主要途徑
②參與志愿者活動有利于我們養成親社會行為
③參與社區活動,增強主人翁意識并鍛煉能力
④參與護桶行動,選“分類宣傳”活動最輕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12引用:1難度:0.6 -
5.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的融合發展工業互聯網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行業方興未艾的帶動在催生一場新的工業革命;在短視頻、直播帶貨、內容電商和社區團購等新模式的帶動下,互聯網電子商務在拉動消費方面的作用更加凸顯……互聯網應用領域的新模式、新業態、新應用展現出蓬勃生機和巨大潛力。這表明網絡( )
A.為文化交流搭建新平臺 B.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C.為民主政治拓展新思路 D.為生態建設提供新途徑 組卷:27引用:5難度:0.8 -
6.河道邊的鐵絲圍欄,禁止下河戲水的警示標志,管理員的哀求勸離,始終沒能阻止部分游客下河的腳步。2022年8月13日,彭州市龍門山鎮龍槽溝突發山洪,河道中未及時撤離的游客被卷入山洪,造成7人死廣8人輕傷,這一悲劇警示我們青少年應( )
①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②加大力度懲處違規行為
③對規則心存敬畏,加強自律
④與時俱進改進完善規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10引用:1難度:0.7 -
7.近年來我國人口生育率不斷下降,針對這一狀況,我國已有27個省份對當地的《計劃生育條例》進行了修訂,刪除了公職人員“超生即開除”的規定。由此可見,規則需要( )
①人們自覺遵守和維護
②國家強制措施保證實施
③適應實際情況的變化
④符合國家和人民的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11引用:1難度:0.7 -
8.觀看如圖漫畫,有人認為“地鐵上限制手機聲音外放是對自由的侵犯”。對此觀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規則保障秩序的實現
②規則劃定自由的邊界
③規則是對自由的限制
④規則保障公民的自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30引用:7難度:0.7 -
9.“有話好好說”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修養。下列語言能體現這一原則的是( )
A.對此,我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與您交流嗎? B.誰讓你收拾房間的?就不聽!東西不見了! C.你還是大男人嗎?太小心眼了,煩死人了! D.其他人犯錯,你為什么不管?就知道管我! 組卷:9引用:2難度:0.8
二、簡要回答題(32分)
-
28.閱讀材料,簡要回答問題。
2022年8月4日中午12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位于我國臺灣島周邊的海空域針實戰化聯合演訓。國防大學軍事專家孟祥青教授分析指出,此次臺島周邊軍事演訓行動作的對象是“臺獨”分裂勢力和外部干涉勢力,軍事演訓行動持續檢驗了戰區部隊聯合作戰能力,表明了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和與上家整的強大意志,展顯出中國人民解放軍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強大決心和能力。
結合材料,從維護國家利益的角度,說明我軍開展此次軍事演訓行動的理由。組卷:9引用:1難度:0.1
三、分析說明題(共20分)
-
29.閱讀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近年來,手段殘忍、影響惡劣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屢屢進入人們的視野,針對未成年人犯罪的懲罰與預防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2021年3月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針對未成年人嚴重犯罪問題作出如下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刑法學者指出,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懲罰,而是為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材料二 我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青少年要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持續提升自身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素養。青少年法治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要在學習中升華、在內省中完善、在自律中養成、在實踐中錘煉。近年來,全國各地開展了紅領巾法學院、“彩虹傘”法治教育、“調小青”矛盾調解等品牌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下一步,青少年法治教育將把普法宣傳與法律服務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強12355青少年服務臺建設,深化“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區(村)”和“青少年維權崗”創建,做好防范校園欺凌、禁毒防艾等工作。
(1)結合材料一,運用預防犯罪的相關知識,分析我國降低刑事責任年齡對青少年成長的意義。
(2)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健全,人民的合法權益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如果你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尋求法律的幫助?
(3)結合材料二,運用做守法的公民相關知識,說明我們中學生應如何提升法治素養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組卷:11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