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甘肅省蘭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區聯考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9/27 10:0:1
?一、現代文閱讀(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為中華文明的傳承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對世界文明的進步發揮了巨大促進作用。印刷術是人民群眾在社會改革發展和創新進步實踐過程中物質和精神財富的記錄載體、傳承方式、傳播手段,是人民群眾偉大創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文化內涵和外在表現,在張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賡續紅色文化血脈、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賡續傳統、立足當下、面向未來,要做好中國古老印刷文化的保護傳承工作,必須做到如下幾點:
根植于中華文明和中華文化的深厚土壤,深入研究印刷文化。組織開展印刷歷史文化學術研究,厘清印刷術發展脈絡,全面闡述印刷術在賡續中華民族千年文脈、保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方面起到的獨特作用,挖掘其深厚源泉和文化底蘊,更清晰地界定印刷術所表征的中華民族偉大創新精神,更明確地闡釋以印刷術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世界文明進步所作的突出貢獻。
服務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服務人民群眾需求,生動展示印刷文化。用最鮮明、最生動、最接地氣的語言講好印刷故事,以此為窗,展示中華民族最豐厚、最優秀的文化成果,并及時將其轉化為宣傳教育的具體內容。發揮好印刷博物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和科普教育一線主陣地的積極作用,用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展覽,深入展示印刷術的歷史價值和文明貢獻,進一步張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突出彰顯印刷術推動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繁榮興盛的強大力量。
因時而進,貫通古今,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對外傳播印刷文化。堅守本源,銜接傳統和現代,賡續歷史文脈,注重我國傳統印刷術及其文化內涵的研究保護和利用轉化。凝聚印刷文化國際化傳播的共識,進一步厘清印刷術全球傳播的關鍵性問題,以印刷術為例,面向世界講清楚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貢獻的東方智慧。
樹立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著眼于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持續發展印刷文化。注重印刷行業發展及科技進步對推進國家政治經濟和科學文化建設的服務作用,以寬廣的胸懷、發展的眼光,積極應用現代科技,特別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推進印刷行業的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推進綠色印刷、智能印制。
(摘編自龍文彬《在新的起點上賡續傳承中國印刷文化》)材料二:
印刷術在中華文明的發展傳承中作用重大,其本身也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讓中華印刷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是當今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縱觀中華印刷文化,擁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具有的突出的連續性、和平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等鮮明特性。從唐代到今天,印刷在中國持續發展應用1000多年。巨量印刷品為讀者提供標準的文字、豐富的內容,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印刷以繁榮文化、傳播文明為使命,以紙為媒,有效提升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是名副其實的和平事業。
作為影響世界的四大發明之一,印刷以其持續的創新能力,為建設中華文明作出貢獻。雕版印刷發明后,古代中國的印刷業堅持創新,在印刷質量、效率和覆蓋面等方面不斷改進、完善,創造了可以印刷文字、圖畫及彩色圖文的各種雕版形式。宋代畢昇又率先發明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降低了印刷成本,打開了后來工業化印刷的思路。在1000年間,活字印刷嘗試了木頭、金屬、陶瓷等多種制字材料,運用雕刻、鑄造等多種技術手段制作活字。“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印刷術的推陳出新,呈現中華民族的文化辨識度,由此凝結心靈,溝通世界,展示著中華民族不懈創新進取的精神,賡續著古老文明的現代化。
中華印刷文化也是包容發展的典范。一方面,中國發明的印刷術向世界各地傳播,促進了世界文明進步;另一方面,中國印刷業廣泛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不斷豐富自身文化。特別是近100多年來,中國印刷業引進吸收西方工業時代的印刷機械和技術,在短時間內形成新的業態,極大提升了印刷業的生產和服務能力,為現代思想和科學文化的傳播打下技術基礎。
在此過程中,中國印刷業結合中國實際,以創造性的工作建立起新的技術和文化特色。最顯著的事例是上世紀下半葉,以王選為代表的中國科學家在中文激光照排領域實現技術革命,告別“鉛與火”,實現“光與電”,不僅在技術上再次走在世界前面,也為中國印刷文化增添了新的色彩。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恃法,印刷技術始終強調自我突破的創造力,在新時代里同樣成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證明。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印刷文化一定會繼續傳承下去。對此,一是在保護中傳承,收藏保護好印刷的最大成果——歷史典籍版本,也要收藏保護好不同時期的印刷設備,讓各種印刷技術有人傳、不失傳;二是在應用中傳承,運用各種方法培育市場,讓越來越多的讀者愛上使用傳統技術印制的圖書,創造出適應時代的創新作品;三是在研究中傳承,通過學術研究厘清印刷史上的各項疑難問題,充分揭示中華印刷文化的豐富內涵;四是在宣傳中傳承,通過版本館、博物館、圖書館等專業機構,面向社會宣傳印刷文化,張揚印刷文化。
(摘編自銘新《讓中華印刷文化更好傳承下去》)(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我們要深入研究印刷文化,挖掘印刷術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明確地闡釋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進步所作的貢獻。
B.印刷博物館是愛國主義教育和科普教育的主陣地,在生動展示印刷文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起主要作用。
C.不同的印刷方式各有優勢,雕版印刷可以印刷文字、圖畫及彩色圖文;活字印刷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進行工業化印刷。
D.歷史典籍版本是印刷的最大成果,我們一定要將其收藏保護好,同時也要重視印刷設備的保護,讓印刷技術有人傳、不失傳。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能有效地對人民群眾物質和精神財富進行記錄、傳承與傳播。
B.現代科技,尤其是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的應用,有助于推進印刷行業的現代化高質量發展。
C.印刷是名副其實的和平事業,它以紙為媒,以繁榮文化、傳播文明為使命,將有效提升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D.中國科學家在中文激光照排領域實現技術革命體現了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恃法的創造精神。
(3)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第一段概述印刷術對文明發展進步的意義,引出下文對相關問題的論證。
B.材料一采用的是總分式論證結構,主體部分從四個角度闡明中心論點。
C.材料二第三段在闡述印刷具有“持續的創新能力”時,運用了引用論證和事實論證。
D.材料二采用的是總分總的論證結構,第六段從“怎么辦”的角度總結上文。
(4)請結合材料二有關內容,簡要說明中國印刷業是如何“以其持續的創新能力,為建設中華文明作出貢獻”的。
(5)兩則材料闡述對象都是印刷文化,但側重點有所不同,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組卷:4引用:2難度:0.6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選文一:
說也奇怪,自從聶赫留朵夫認識到自己的卑鄙因而憎恨自己那時起,他就不再憎恨別人。
同米西結婚,昨天他還覺得很稱心,今天卻覺得根本不可能。昨天他認為就自己的地位來說,她同他結婚無疑將得到幸福,今天他卻覺得他不僅不配同她結婚,簡直不配同她親近。“只要她知道我是個怎樣的人,就不會同我來往了。我卻還要埋怨她向那位先生賣弄風情呢。不行,就算她現在嫁給我,而我知道那個女人關在本地監獄里,明后天就要同大批犯人流放出去服苦役,難道我能幸福嗎?不僅不能幸福,而且內心也不能平靜。那個被我糟蹋的女人去服苦役,我卻在這里接受人家的祝賀,還要帶著年輕的妻子出去拜客。或者,我瞞住首席貴族,同他的妻子無恥地勾搭,同時又同他一起出席會議,統計票數,看有多少人贊成、多少人反對由地方自治會監督學校和類似的提案,事后又約她幽會,這是多么卑鄙呀!”他自言自語,由于內心發生的變化而暗自高興。
“首先得去找律師,”他想,“聽聽他的意見,然后……然后到監獄里來看她,看昨天那個女犯人,把全部真相都告訴她。”
他一想到怎樣跟她見面,怎樣把心里話都講給她聽,怎樣向她認罪,為了贖罪他什么都愿意做,甚至愿意同她結婚,——他一想到這兒,心情異常激動,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
選文二:
“您說了好多話。上次您說了些什么呀?”瑪絲洛娃一面說,一面不停地微笑,腦袋一會兒轉到這邊,一會兒轉到那邊。
“我說過,我來是為了請求您的饒恕。”聶赫留朵夫說。
“嘿,何必呢,老是饒恕饒恕的,用不著來那一套……您最好還是……”
“我說過我要贖我的罪,”聶赫留朵夫繼續說,“不是嘴上說說,我要拿出實際行動來。我決定跟您結婚。”
瑪絲洛娃臉上頓時現出恐懼的神色。她那雙斜睨的眼睛發呆了,像在瞧他,又不像在瞧他。
“這又是為什么呀?”瑪絲洛娃憤憤地皺起眉頭說。
“我覺得我應該這樣做。”
“您說的話總是不對頭。”她說完,又張開嘴,但沒有再說下去。
聶赫留朵夫這時聞到她嘴里有一股強烈的酒味,才明白她激動的原因。
“您安靜點兒。”他說。
“我可用不著安靜。你以為我醉了嗎?我是有點兒醉,但我明白我在說什么,”瑪絲洛娃突然急急地說,臉漲得通紅,“我是個苦役犯,是個……您是老爺,是公爵,你不用來跟我惹麻煩,免得辱沒你的身份。還是找你那些公爵小姐去吧,我的價錢是一張紅票子。”
“不管你說得怎樣尖刻,也說不出我心里是什么滋味,”聶赫留朵夫渾身哆嗦,低聲說,“你不會懂得,我覺得我對你犯了多大的罪!……”
“‘我覺得犯了多大的罪……’”瑪絲洛娃惡狠狠地學著他的腔調說,“當初你并沒有感覺到,卻塞給我一百盧布。瞧,這就是你出的價錢……”
“我知道,我知道,可如今我該怎么辦呢?”聶赫留朵夫說。
“如今我決定再也不離開你了,”他重復說,“我說到一定做到。”
“可我敢說,你做不到!”瑪絲洛娃說著,大聲笑起來。
“卡秋莎!”聶赫留朵夫一面說,一面摸摸她的手。
“你給我走開!我是個苦役犯,你是位公爵,你到這兒來干什么?”她尖聲叫道,氣得臉都變色了,從他的手里抽出手來。“你想利用我來拯救你自己,”瑪絲洛娃繼續說,迫不及待地把一肚子怨氣都發泄出來。“你今世利用我作樂,來世還想利用我來拯救你自己!我討厭你,討厭你那副眼鏡,討厭你這副又肥又丑的嘴臉。走,你給我走!”她霍地站起來,嚷道。
選文三:
茶未吃了,只見一個穿紅綾襖青緞掐牙背心的丫鬟走來笑說道:“太太說,請林姑娘到那邊坐罷。”老嬤嬤聽了,于是又引黛玉出來,到了東廊三間小正房內。正房炕上橫設一張炕桌,桌上磊著書籍茶具,靠東壁面西設著半舊的青緞靠背引枕。王夫人卻坐在西邊下首,亦是半舊的青緞靠背坐褥。見黛玉來了,便往東讓。黛玉心中料定這是賈政之位。因見挨炕一溜三張椅子上,也搭著半舊的彈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攜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王夫人因說:“你舅舅今日齋戒去了,再見罷。只是有一句話囑咐你:你三個姊妹倒都極好,以后一處念書認字學針線,或是偶一頑笑,都有盡讓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廟里還愿去了,尚未回來,晚間你看見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亦常聽得母親說過,二舅母生的有個表兄,乃銜玉而誕,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外祖母又極溺愛,無人敢管。今見王夫人如此說,便知說的是這表兄了。因陪笑道:“舅母說的,可是銜玉所生的這位哥哥?在家時亦曾聽見母親常說,這位哥哥比我大一歲,小名就喚寶玉,雖極憨頑,說在姊妹情中極好的。況我來了,自然只和姊妹同處,兄弟們自是別院另室的,豈得去沾惹之理?”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與別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愛,原系同姊妹們一處嬌養慣了的。若姊妹們有日不理他,他倒還安靜些,縱然他沒趣,不過出了二門,背地里拿著他兩個小幺兒出氣,咕唧一會子就完了。若這一日姊妹們和他多說一句話,他心里一樂,便生出多少事來。所以囑咐你別睬他。他嘴里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只休信他。”
……后人有《西江月》二詞,批寶玉極恰,其詞曰: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糟蹋無辜少女瑪絲洛娃到無恥地勾搭首席貴族的妻子,聶赫留朵夫這個貴族出身的紈绔子弟身上充滿了貴族階級的罪惡。
B.瑪絲洛娃眼睛發呆是因為當聽到聶赫留朵夫決定要跟自己結婚的表白后,再次喚醒了她對肉體和情感遭受踐踏的屈辱和恐懼。
C.文中寫到瑪絲洛娃說自己的“價錢是一張紅票子”,是“一百盧布”,這既有她對聶赫留朵夫侮辱自己尊嚴的控訴,也是職業習慣的表達。
D.林黛玉拜見王夫人,看到的多是“半舊的”引枕、坐褥、椅袱等,這和那些家私全新的暴發戶、全舊的破落戶相比,更能顯示賈府的貴族之氣。
(2)下列對選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昨天與今天,兩種不同感覺的鮮明對比可以看出,聶赫留朵夫意識到階級地位的差別造成了社會的不公和底層人民的苦難。
B.作者巧妙地把對話安排在瑪絲洛娃醉酒的狀態下,表面上是交代她激動的原因,實際上是為瑪絲洛娃無所顧忌地發泄壓抑已久的情感創設條件。
C.王夫人讓座時再四攜黛玉上炕,黛玉再三推讓的描寫,表現出林黛玉進賈府后,“處處留心、時時在意”的心理,這與她寄人籬下的處境有關。
D.“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為下文《西江月》詞寫賈寶玉“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埋下了伏筆。
(3)選文二是聶赫留朵夫再次去監獄探訪瑪絲洛娃時與她的對話,試結合文本材料簡述瑪絲洛娃的心理變化過程。
(4)三則選文在表現男主人公人物形象時寫法各有不同,試結合文本材料簡要分析。組卷:2引用:1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簡單說,陰歷以月亮為參照,先有月,后有年;陽歷以太陽為參照,先有年,后有月。 ① ,用陽歷可以看季節的春夏秋冬。早期人類文明大多采用陰歷,比如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希臘、古羅馬。因為月亮比較容易觀測,30天左右就能觀測一個輪回。不像太陽,② 。
中國古代最初也用陰歷。但陰歷有一個問題:十二個朔望月是354天,比一個回歸年的365天少了11天。這樣的話,每過一個陰歷年,時間就會提前11天。月份就會越來越提前,和季節對應不上。不過這難不倒聰明的中國古人,他們將朋歷和陽歷相結合——用朔望月來確定月,也用回歸年確定年,二者差的天數通過設置聞月的方式補齊。比如說我們用農歷時會出現“聞四月”的情況,就是過完了四月又③ 。這個臨時加入的聞四月,就是為了湊齊陰歷與陽歷差的天數。
(1)下列各句中的“容易”與上面文段中加點的“容易”一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只是用竹木做成的簡冊容易腐爛,似乎無法在北方的地下長期保存。
B.秋涼時節運動出汗后若不及時換衣,很容易感冒生病。
C.這幾組形近字容易混淆,請同學們注意其書寫。
D.好不容易才找到水源,干渴了一天的他們高興地叫喊起來。
(2)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組卷:8引用:6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荀子曾說:“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口出善言,是我們在與人交往中應該珍視的美德。“善言”,是指說的話不僅能讓人樂于接受,而且能使人受益,這是為人處世之智慧。
魯迅曾說:“青年們先可以將中國變成一個有聲的中國,大膽地說話,勇敢地前行,忘掉一切利害,推開古人,將自己的真心話發表出來。”不難看出,在關乎國運、解開蒙昧、推動社會進步等形勢下,魯迅先生更鼓勵青年“敢言”。
你認為“善言”與“敢言”哪一種對成長中的青年更重要?請結合上述材料,聯系實際寫一篇作文,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明確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6引用:9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