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5.3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2023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4/9/15 5:0:8
一、選擇題
-
1.如圖,宇航員王亞平在太空艙中利用失重狀態制成了一個完美的水球,我們透過水球也可以看到她的“臉”,通過觀察我們可以判斷,此時她的臉到水球的距離( )
A.小于一倍焦距 B.大于一倍焦距,小于兩倍焦距 C.等于兩倍焦距 D.大于兩倍焦距 組卷:921引用:9難度:0.9 -
2.將一物體放在凸透鏡前,使物距依次為8cm、18cm和24cm,分別得到放大的虛像、放大的實像和縮小的實像,則凸透鏡的焦距f滿足關系式( )
A.f<8cm B.8cm<f<18cm C.9cm<f<12cm D.18cm<f<24cm 組卷:257引用:3難度:0.7 -
3.小明在房間里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的情景如圖所示。保持蠟燭的位置不變,只移動透鏡,小明發現透鏡在A、B兩處時,墻壁上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則兩次所成的像( )
A.都是正立的 B.都是虛像 C.透鏡在A處時墻上成的像較大 D.透鏡在B處時墻上成的像較大 組卷:92引用:9難度:0.9 -
4.把一個凸透鏡對準太陽光,可在距凸透鏡20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將一物體放在此透鏡前50cm處則可在凸透鏡的另一側得到一個( )
A.倒立、放大實像 B.倒立、縮小實像 C.正立、放大虛像 D.正立、縮小虛像 組卷:124引用:18難度:0.7 -
5.如圖是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的光路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B.把物體放在離凸透鏡15cm處,在透鏡的另一側能成一放大倒立的實像 C.把物體放在離凸透鏡25cm處,像距大于40cm D.把物體放在離凸透鏡30cm處,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虛像 組卷:347引用:3難度:0.5
三、實驗探究題
-
16.安安和康康在老師指導下完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實驗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f=10cm。他們把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處,調節蠟燭的燭焰與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如圖甲所示,若此時他們想在實驗中能用光屏承接到燭焰的實像,光屏應在 (填“50~60cm”“60~70cm”或“70~100cm”)范圍內移動。
(2)他們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把蠟燭放在30cm刻度線處,調整光屏到透鏡的距離,則在光屏上看到燭焰 (填“放大”“縮小”或“等大”)、倒立的像。
(3)他們想模擬投影儀的成像原理,康康應在步驟(2)的基礎上將蠟燭向 (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并調節光屏的位置,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他們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同時取下光屏,直接用眼睛觀察凸透鏡成像的各種情況。康康移動蠟燭使它從零刻度線處逐漸靠近凸透鏡,同時安安從透鏡的右側透過透鏡觀察燭焰的像。如圖乙是安安整理并記錄看到的像的情況,根據你所學的知識,判斷最先看到的像的編號是 (填代表像編號的數字)。
(5)請在圖丙中完成從燭焰發出的一束光通過透鏡的光路。組卷:33引用:1難度:0.6
四、解答題
-
17.在做“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他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先后把燭焰放在a、b、c、d點,并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發現:
①燭焰放在 點時,屏上出現的像最小。
②燭焰放在 點時,屏上出現的像最大。
③燭焰放在 點時,屏上不出現燭焰的像。
④燭焰放在 點時,當屏上出現清晰的像時,屏距凸透鏡最遠。組卷:64引用:2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