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七年級上冊《第1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2023年單元測試卷(14)
發布:2024/8/15 20:0:2
一、選擇題
-
1.“盼望著,盼望著,春天來了,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這句話體現了小草的生命現象是( )
A.需要營養 B.能生長 C.能呼吸 D.能排泄廢物 組卷:1042引用:43難度:0.9 -
2.同學們聽到上課鈴聲,陸續回到教室,這屬于生物的哪種現象( )
A.遺傳現象 B.生殖現象 C.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D.新陳代謝 組卷:5引用:4難度:0.7 -
3.不是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一組特征是( )
A.都具有細胞結構 B.都需要營養物質 C.都能生長和繁殖 D.都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組卷:59引用:2難度:0.9 -
4.泰山上的迎客松,它不僅能生活在巖石的縫隙中,而且其根能分泌酸性物質使巖石分解。這些體現了生物與環境怎樣的關系?( )
A.說明環境能影響生物 B.說明生物與環境能相互影響 C.說明生物能適應環境 D.說明生物能適應并影響環境 組卷:21引用:7難度:0.5 -
5.在設置對照實驗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所有的變量都相同 B.所有的變量都不相同 C.除實驗變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 D.除實驗變量外其他因素均不相同 組卷:34引用:13難度:0.7 -
6.春天連翹和紫荊爭相斗艷,而秋天又是菊花綻放的季節,造成這種現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陽光 B.溫度 C.水分 D.空氣 組卷:222引用:20難度:0.9 -
7.栽種于我市姜提樂園的櫻花一般在四月中旬盛開,而位于長江中游武漢的東湖櫻花早在三月下旬便進入盛開期,造成這種差異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分 B.溫度 C.陽光 D.土壤 組卷:35引用:3難度:0.9 -
8.有些昆蟲的身體顏色與它生活的環境顏色極為相近,這屬于( )
A.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B.環境對生物的制約 C.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D.環境對生物的適應 組卷:48引用:35難度:0.9
三、解答題
-
24.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倉。黑龍江省不僅有廣袤的黑土地,而且有豐富的濕地資源,如扎龍濕地、龍鳳濕地、興凱湖濕地,千島林濕地、雁鳴湖濕地等。每年四月,大量候鳥成群結隊來此繁衍生息,以魚為食,魚以蝦為食,而蝦則以植物為食,給濕地生態系統帶來了勃勃生機。現如今,這些濕地都被開發成旅游區,人們可以近距離地接觸野生鳥類,增添了生活樂趣。
(1)濕地生態系統素有“
(2)寫出上述生態系統中的任意一條食物鏈
(3)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
(4)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有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其中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組卷:21引用:2難度:0.5 -
25.隨著環境保護的迅速發展,人們對濕地功能也有了廣泛的認識。濕地作為“地球之腎“,是富有生物多樣性、多功能的生態系統,擔負著對地球自然水體的凈化和處理功能。由于人類生活區域天然濕地的逐漸減少和消亡,因此人工濕地以其獨到的優越性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發展。下圖是一個以凈化生活污水為主要功能的人工濕地示意圖,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該濕地生態系統中,能夠凈化生活污水中有機物的主要是
(2)浮游動物草履蟲體內的能量歸根到底來自
(3)該人工濕地選擇水葫蘆、荷花和蘆葦三種植物,是因為它們對
(4)小魚可以限制藻類植物的過度繁殖,人工濕地會是一些昆蟲的樂園。食物會引來各種鳥類如以魚為食的翠鳥、以植物種子和昆蟲為食的麻雀等的入住,提高生態系統的物種多樣性。請寫出該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
(5)人工濕地較適用于人工較少的農村和中小城鎮的污水處理,我國成功的范例是安徽西遞宏村800年前建造的南湖。因為物種不夠豐富,人工濕地生態系統的組卷:101引用:6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