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實驗初中六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五四學制)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與運用(共15分)
-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
A.風靡(mǐ) 縱橫(héng) 柏(bǎi)油路 柵欄(zhà) B.稀薄(báo) 隕(yǔn)石 迥(jiǒng)然不同 處暑(chǔ) C.矗(zhù)立 勢不可當(dāng) 蜷縮(suō) 彌(mí)漫 D.澎湃(bài) 奄(yǎn)奄一息 勉強(qiáng) 苔蘚(xiǎn)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2.下列詞語書寫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
A.作鳥獸散 別出新裁 矯健 咆哮 B.虎視眈眈 化為烏有 暄囂 干燥 C.軟綿綿 攙扶 縫隙 袖筒 D.喜出望外 高梁 疾馳 彌漫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3.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古詩文經典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了我們的文化基因。 B.近200年來,地球上的森林大約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毀掉。 C.這種新型疫苗的接種對象是為胰島功能容易受損的人群而研制的特效藥物。 D.學習成績的優劣,關鍵在于正確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組卷:22引用:1難度:0.5
-
8.閱讀《奔跑的米糖》一文,完成下面小題。
奔跑的米糖
洪忠佩 ①小寒一過,婺源山村人家的爐火就旺了。
②比爐火更旺的,是村民廚房的灶火,家家戶戶的鍋臺上開始氤氳著年的味道。
③村里冬日熬米糖的那些天,便是村民心目中最好的日子。母親熬米糖的鍋鏟是從奶奶手里接過的,她精心熬出的米糖,白凈、甘甜。那米糖的甜美,不是甘蔗、甜蔗、紅薯,抑或米棗、柿子可以比擬的。
④在村里,米糖俗稱糖子,或麥芽糖。它與南瓜子、麥脆、炒米片、雪球、菜粿一起,經年豐富著農家春節的粿子盒。母親準備熬米糖的時候,早早就用飯甑育好了麥芽,接下來就動手泡米蒸米了。至于麥芽與糯米是怎樣發酵成糖漿的,想必應是時間與物理的奧秘吧。熬糖時,母親一般用的是大火,一旦攪拌的鍋鏟握在她手里,就像施了魔法似的,先是緩緩地,不疾不徐地,后來呢,隨著鍋中溫度的升高,以及糖漿的汩汩作響,攪拌的速度越來越快,一圈圈順時針打著旋兒。母親放下鍋鏟,右手用筷子挑起糖漿,左手立即用拇指與食指進行拉捏,以牽絲的程度來判斷糖漿濃稠。糖漿一出鍋,拉糖條、切糖子、鏟糖子、撲熟米粉、混炒米……一切程序都在母親手中變得有條不紊。講究的時候,母親還要趁起鍋的熱度,揉入炒香的芝麻與花生碎末,然后拉成長條,再用菜刀切成一粒粒的,約莫半寸長的樣子,甚是誘人。
⑤記憶中,首先聞到米糖香味的,總是鄰居家的少年伙伴,他們一陣風似的跑來,嘻嘻哈哈地坐在堂前的火爐旁。母親見了,讓我把晾在竹匾上的米糖取來。母親話音未落,就轉身拿起炒米芝麻,她要去廚房趁著熱灶熱鍋熬飴糖做炒米片。一個個少年伙伴呢,手里抓到了米糖,跑著鬧著,一下散開了。剎那間,村莊的空氣里仿佛飄逸著喜悅的笑聲,當然還有米糖香甜的味道。想想,哪一個鄉村少年的記憶里會少了一把米糖的香甜?
⑥此時,屋后山頂上的積雪還沒有化盡,風刮在臉上是侵骨的冷。看天色,好像又在醞釀一場冬雪。我剛到村里,在巷口就被梅花嬸攔住了。她告訴我,老幺昨天來電話,說是單位工作忙,年底脫不開身,可能不能回家過年了。
⑦梅花嬸所說的老幺,即她的小兒子,也是我從小一起長大的少年伙伴。他大學畢業后輾轉去北方一個省會城市成家立業,在公立醫院當了一名醫生。
⑧梅花嬸挨邊古稀,雙手搓著圍裙說:“這不,趕忙熬了一鍋米糖,想讓你拿去縣城幫忙寄去。”
⑨我勸道:“嬸,現在城里到處都是超市,全國各地的糖果多的是,沒必要寄來寄去的,花了郵費。”
⑩梅花嬸從圍裙兜里摸出一粒米糖塞到我手里,說:“你嘗嘗,我的手藝并不比你母親差。再說了,這是我親手做的土粿子,城里超市能買到嗎?”
?梅花嬸一句話,竟然把我問住了。我趕緊把米糖放在嘴里,還是少年辰光那種綿厚的味道——甜而不膩,脆脆的,包裹著糯米的清香。
?回到蟄居的縣城,我趕緊把梅花嬸的米糖交給了快遞小哥。看到標著快遞字樣的小廂電動車漸行漸遠,我似乎看到了一包米糖帶著婺源鄉土的味道,跟隨快遞小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奔跑,注定在他鄉一隅與故人相遇。
(1)文章以“米糖”為線索,敘述了哪幾件事?請你簡要概括。
(2)請你任選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
母親放下鍋鏟,右手用筷子挑起糖漿,左手立即用拇指與食指進行拉捏,以牽絲的程度來判斷糖漿濃稠。
(3)請你簡要分析文章第⑥段劃線句子的作用。
(4)閱讀全文,說說看,文中“我”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形象?組卷:18引用:3難度:0.5
四、作文(40分)
-
9.按要求寫作。
以“那一刻,溫暖了我的心房”為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1)符合題意,中心明確,情感真實,語言通順;(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襲試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組卷:4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