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深圳實驗學校高中部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試卷
發布:2024/12/22 9:30:2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
1.許多科學家對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下列選項中說法正確的是( ?。?/h2>
A.法國物理學家庫侖利用扭秤實驗測出了靜電力常量k的值 B.富蘭克林通過油滴實驗測出了電子的電荷量 C.法拉第是第一個提出“場”的概念來研究電現象的科學家 D.自然界中的電荷有兩種,是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將它們分別命名為正電荷和負電荷 組卷:12難度:0.9 -
2.如圖所示,水平彈簧振子沿x軸在M、N間做簡諧運動,坐標原點O為振子的平衡位置,其振動方程為x=5sin(10πt+
)cm。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π2A.MN間距離為10cm B.振子的運動周期是0.2s C.t=0時,振子位于N點 D.t=0時,振子具有最大速度 組卷:147引用:2難度:0.8 -
3.一根足夠長輕質細繩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左端固定,用手握住細繩右端的A點,垂直于繩在地面上完成一次全振動,繩形成如圖所示波形。從手剛完成一次全振動的時刻開始計時,下列圖像中能正確反映繩上B點振動的圖像是( )
A. B. C. D. 組卷:70引用:2難度:0.5 -
4.兩列簡諧橫波分別沿x軸正方向和負方向傳播,波速均為v=0.4m/s,兩個波源分別位于x=-0.2m和x=1.2m處,波源的振幅均為2cm。如圖所示為t=0時刻兩列波的圖像,此刻平衡位置在x=0.2m和x=0.8m的P、Q兩質點剛開始振動,質點M的平衡位置位于x=0.5m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r />
A.質點M剛開始振動時的方向沿y軸的正方向 B.t=1.75s時,質點P、Q的位移均為2cm C.t=0~2s時間內,質點M經過的路程為32cm D.t=2.5s時,兩波源間振動加強的點有7個 組卷:176引用:3難度:0.5 -
5.光纖通信采用的光導纖維由內芯和外套組成,其側截面如圖所示,一復色光以一定的入射角(i≠0)從軸心射入光導纖維后分為a、b兩束單色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A.內芯材料中a的折射率比對b的折射率小 B.入射角i由0°逐漸增大時,a單色光全反射現象先消失 C.從空氣射入光導纖維,a、b單色光的波長都變長 D.在內芯介質中a單色光的傳播速度比b單色光大 組卷:235引用:1難度:0.7 -
6.一束平行單色光,通過雙縫后,在屏上得到明暗相間的條紋,則( ?。?/h2>
A.相鄰的明條紋或暗條紋的間距不等 B.將雙縫中某一縫擋住,則屏上一切條紋將消失,而出現一亮點 C.將雙縫中某一縫擋住,屏上出現間距不等的明、暗條紋 D.將雙縫中某一縫擋住,屏上的明、暗條紋位置不變,但亮度減半 組卷:142難度:0.8
四、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2分。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
19.如圖所示,有一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電場強度E=5.0×105N/C,虛線是電場的上邊界。電場上方有一表面光滑、與水平面成θ=45°角的絕緣直桿AC,其下端(C端)在虛線上,距地面高度h=3.0m。有一質量為m=0.5kg、帶電量q=-1.0×10-5C的小環套在直桿上距C點l=
m,由靜止釋放小環,取g=10m/s2,求:225
(1)小環在C點的速度vC;
(2)小環落地點距C點的水平距離。組卷:20引用:2難度:0.5 -
20.圖中AB是絕緣水平面上相距d=2m的兩點,AB間存在一個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場強大小E=4×104V/m。一帶電量q=+5×10-5C,質量m=1kg的絕緣滑塊Q靜置在A點,滑塊Q與水平面的動摩擦因數μ=0.1。用長L=0.4m的輕繩將不帶電小球P懸掛在A點正上方的O點,保持繩子繃緊,將P球拉至與點O等高的水平位置,如圖所示?,F給P球豎直向下的初速度v0=1m/s,此后P球下擺與Q發生彈性正碰。已知P球質量也為m,整個過程沒有電荷轉移,P、Q體積大小均可忽略不計,輕繩不被拉斷。(g=10m/s2)求:
(1)P與Q第一次碰撞后瞬間,P與Q的速度大??;
(2)P與Q第一次碰撞后,滑塊Q離A點的最遠距離;
(3)若場強E可變,試討論在輕繩不松弛的前提下,滑塊Q在AB段滑行的路程與電場強度E的關系。組卷:19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