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重慶市育才中學高三(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14 17:30: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要求。)
-
1.李斯特菌是一種兼性厭氧細菌,肉類、蛋類、禽類、海產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證實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該菌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體之一。下列推測中不正確的是( )
A.與真核細胞相比,李斯特菌無成形細胞核及具膜細胞器,因此體積較小 B.李斯特菌轉錄出的mRNA可與多個核糖體結合,指導合成所需蛋白質 C.李斯特菌中的質粒由DNA纏繞著蛋白質組成,可作為基因工程的載體 D.李斯特菌置于蒸餾水中會滲透吸水,但不會因吸水過多而漲破 組卷:15引用:1難度:0.7 -
2.網格蛋白介導的胞吞作用是大多數細胞最主要的胞吞途徑,當被轉運的大分子物質與膜受體結合后,網格蛋白聚集在膜下,使細胞膜逐漸向內凹陷,形成網格蛋白包被小窩。小窩出芽,頸部縊縮,最終與細胞膜脫離,由網格蛋白包被的小泡進入細胞內。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種運輸過程對大分子物質的運輸具有選擇性,需消耗能量 B.該運輸方式形成的囊泡,在細胞內可以被溶酶體降解 C.水、甘油等小分子物質不能通過該種方式進入細胞 D.網格蛋白向膜下聚集的過程中引起細胞內生理變化等一系列信號傳遞 組卷:16引用:1難度:0.6 -
3.魚宰殺后魚肉中的腺苷三磷酸降解生成肌苷酸,能極大地提升魚肉鮮味。肌苷酸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降解又導致魚肉鮮味下降。在探究魚類鮮味下降外因的系列實驗中,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本實驗的自變量只有pH和溫度,因變量是酸性磷酸酶(ACP)的相對活性 B.不同魚的ACP的最適溫度和pH有差異,根本原因在于不同魚體內的ACP結構不同 C.pH低于3.8、溫度超過60℃,對鱔魚肌肉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影響的機理不同 D.由圖可知,放置相同的時間,鮰魚在pH6.0、溫度 40℃條件下,魚肉鮮味下降最快 組卷:25引用:5難度:0.7 -
4.光呼吸是植物利用光能,吸收O2并釋放CO2的過程。研究者將四種酶基因(GLO、CAT、GCL、TSR)導入水稻葉綠體,創造了一條新的光呼吸代謝支路(GCGT支路),如圖虛線所示。據圖分析,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
A.光呼吸時C5與O2的結合發生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 B.在光呼吸中有ATP和NADPH的生成和消耗 C.GCGT支路有利于減少H2O2對葉綠體的損害 D.GCGT支路可以促進光呼吸從而降低光合效率 組卷:9引用:1難度:0.6 -
5.栽培稻(2n=24)相對野生稻丟失了大量優異基因,如抗病、抗蟲及抗逆基因等。研究人員發現某野生稻(甲)8號染色體上有耐冷基因A、4號染色體上有抗稻飛虱基因B,而栽培稻(乙)染色體的相應位置為隱性基因。將甲、乙雜交,F1自交,檢測F2群體中不同植株的基因型及相應個體的數量如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F2的基因型 AA Aa aa BB Bb bb F2的個體數量 201 1009 798 520 1038 517 A.F2中耐冷抗稻飛虱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 920B.帶有a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成活率可能很低 C.淘汰F2不抗飛虱的個體后自交,則F3中BB個體所占的比例為 35D.對栽培稻乙的基因組測序,需測定13條染色體上DNA的堿基序列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6.研究單細胞生物的衰老通常以酵母菌為材料。研究發現,在酵母細胞的第8染色體上排列著100~200個拷貝串聯重復的rDNA,在母細胞生命周期中的某些時刻,通過同源重組(同源重組是指發生在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或同一染色體上含有同源序列的DNA分子之內的重新組合),一個環形拷貝的rDNA從染色體上分離出來,并且在其后的細胞周期中,這一染色體外的環形rDNA(ERC)開始復制產生多個拷貝。在酵母出芽繁殖過程中,ERC幾乎都集中在母細胞中,而不進入子細胞,于是母細胞中的ERC逐代積累導致母細胞衰老(如圖)。以下關于酵母細胞的衰老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衰老細胞的細胞膜通透性下降,物質運輸功能降低 B.酵母細胞衰老過程中發生了基因重組和基因突變 C.酵母細胞內的一個rDNA含有兩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D.SIR2/3/4,SGS1均能抑制重復rDNA的同源重組,從而抑制其細胞衰老 組卷:5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5分)
-
19.資料一:綠色高效可持續性發展是現代農業迫切需要而難以實現的重大課題。我國科學家以水稻為基礎建立了稻芋蛙鰍共養體系,稻田周圍種植芋頭,芋頭種植除具有良好的收成外,碩大的芋葉對青蛙、泥鰍有很好的遮蔭和驅避害蟲作用,結合頻振燈誘殺、自然天敵昆蟲和青蛙的害蟲捕殺,很好地形成了“四周種芋頭、空中頻燈誘、禾間天敵吃、禾下養蛙鰍”的共養體系,取得了綠色高效益的好結果。
資料二:部分高寒草甸區由于長期處于過度放牧狀態,生態系統遭到了破壞。研究發現,在所有恢復草地的方法中,施肥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科研人員研究了不同施肥處理對某高寒草甸區的影響,結果如表所示。組別 植被豐富度指數 物種多樣性指數 植物地上生物量/(g?m-2) 對照組(不施肥) 6.51 1.46 205.21 農家肥組(有機質為主) 7.53 1.54 215.17 氮肥組(尿素為主) 12.92 1.94 300.05
(1)資料一中,該生產模式體現了生態工程的
(2)資料一中,芋頭產生的草酸鈣、氫氰酸及生物堿等物質,對昆蟲有驅避作用。該現象體現了信息傳遞的作用是
(3)資料二中,分析表中結果,施氮肥更有利于高寒草甸區的草地恢復,理由是組卷:3引用:1難度:0.7 -
20.在腫瘤患者的治療中,被動免疫治療是指被動地將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免疫制劑或細胞回輸給腫瘤患者機體進行治療,該治療方案適用于腫瘤晚期患者,主要分為單克隆抗體治療和過繼性細胞治療兩類,其中過繼性細胞治療相關過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在單克隆抗體治療中,為了獲取能產生抗腫瘤細胞的單克隆抗體的雜交瘤細胞,需要進行篩選。篩選所用的培養基屬于
(2)科學家將細胞毒素與單克隆抗體結合,制成了抗體—藥物偶聯物(ADC),ADC通常由
(3)過繼性細胞治療中,從腫瘤患者體內獲取的免疫細胞置于適宜環境下培養,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細胞
(4)過繼性細胞治療能有效避免免疫排斥,其原因是組卷:10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