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6/19 8:0:9
一、單項選擇題:(1—12每小題2分,13—16每小題2分,共40分)
-
1.下列各組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兔的長毛與白毛 B.兔的短毛與狗的長毛 C.人的正常膚色與白化病 D.人的雙眼皮與大眼睛 組卷:114引用:15難度:0.9 -
2.如圖為某生物細胞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乙、丙中同源染色體都為2對 B.卵巢中不可能同時出現這三種細胞 C.即將出現同源染色體分離的是乙細胞 D.丙的子細胞是精細胞或極體 組卷:7引用:1難度:0.6 -
3.某植物的高莖(H)與矮莖(h)、子粒黃色(R)與綠色(r)是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將該植物雜交,對每對相對性狀的遺傳作出統計,子代表型及比例如圖所示,則親本的基因型為( )
A.HhRr×HhRr B.HhRr×hhrr C.HhRr×Hhrr D.HhRr×hhRr 組卷:12引用:10難度:0.7 -
4.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中,無毒性的R型活細菌與被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從小鼠體內分離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細菌。某同學根據上述實驗,結合現有生物學知識所做的下列推測中,不合理的是( )
A.與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與莢膜多糖有關 B.S型菌的DNA能夠進入R型菌細胞指導蛋白質的合成 C.加熱殺死S型菌使其蛋白質功能喪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響 D.將S型菌的DNA經DNA酶處理后與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 組卷:674引用:46難度:0.6 -
5.人類14號染色體信息已被破譯,總計含87410661個堿基對,這一結果于2003年1月4日發表在英國科學周刊《自然》雜志上,研究報告稱,第14號染色體含有1050個基因,則平均每個基因含有的堿基數為( )
A.83248 B.166496 C.1050 D.不能確定 組卷:29引用:6難度:0.7 -
6.如圖是基因表達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過程①是轉錄,在植物細胞中只能發生在細胞核中 B.過程②在核糖體上進行,需要的原料是4種核糖核苷酸 C.過程①②在原核生物體內可以同時進行 D.過程①②中的堿基配對方式完全相同 組卷:36引用:5難度:0.8 -
7.在甲基轉移酶的催化下,DNA的胞嘧啶被選擇性地添加甲基導致DNA甲基化,進而使染色質高度螺旋化,因此失去轉錄活性。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DNA甲基化,會導致基因堿基序列的改變 B.DNA甲基化,會導致mRNA合成受阻 C.DNA甲基化,可能會影響生物的性狀 D.DNA甲基化,可能會影響細胞分化 組卷:132引用:35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除特別說明外、每空1分,共60分)
-
20.松花江是黑龍江的支流之一,在其上游黑龍江段生活著許多珍貴的魚類,例如史氏鱘魚。長江是我國內陸地區最大的江,長江的中華鱘魚野生型已經很是稀少。回答有關進化的問題:
(1)自然條件下,長江的中華鱘和黑龍江的史氏鱘不會發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二者在空間上存在
(2)對長江的中華鱘和黑龍江的史氏鱘兩群體的線粒體cytb基因片段序列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序列有44個變異位點,總變異率為11.5%,這些差異屬于
(3)在對史氏鱘的某一理想種群進行的調查中,發現基因型為DD和dd的個體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0%和70%(各種基因型個體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對同一種群進行的調查中,發現基因型為DD和dd的個體所占的比例分別為4%和64%,在這一年中,該魚種群是否發生了進化?
(4)現代進化理論認為:組卷:41引用:7難度:0.5 -
21.豌豆是遺傳實驗中常用的材料,已知某種豌豆莖的高度和花的顏色受三對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某同學以矮莖紫花的純合品種和高莖白花的純合品種進行了多次雜交實驗,結果發現只有一次實驗中,F1中有一株表現為矮莖紫花(記作植株Y),其余都表現為高莖紫花。讓F1中高莖紫花豌豆自交產生的F2中,高莖紫花:高莖白花:矮莖紫花:矮莖白花=27:21:9:7。請回答:
(1)等位基因是指
(2)豌豆作雜交實驗材料的優點是
(3)依據實驗結果分析,豌豆的株高受
(4)在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5)對于F1中出現植株Y的原因分析認為:一是母本發生了自交;二是某次實驗中父本的某個花粉中有一個基因發生突變。
①若是母本發生了自交,則是在雜交實驗
②為了進Y 步確定出現Y植株是哪一種原因,設計思路是組卷:4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