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

          • 1.甲、乙、丙三人各自乘坐升降機,甲看見建筑物在上升;乙看見甲在下方并正在靠近自己;丙看見甲、乙都在下降,則甲、乙、丙相對地面的運動情況可能是(  )

            組卷:7493引用:19難度:0.3
          • 2.把一個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入密封的玻璃罩內,用抽氣機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罩中的聲音會逐漸變小,直到聽不到為止。這個實驗說明了(  )

            組卷:4274引用:7難度:0.3
          • 3.一物體放在平面鏡前5米處,若將平面鏡向物體移近1米,則在鏡中看到物體兩次像之間的距離為(  )

            組卷:5448引用:12難度:0.3
          • 4.如圖主光軸上的S點發出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后交主光軸于S′點,現有一條平行于入射光的光線從R點射向凸透鏡,則折射光在凸透鏡的另一側(  )

            組卷:4405引用:7難度:0.1
          • 5.如圖所示,有一長方體玻璃磚,在它內部的中心位置有一圓形氣泡,當一束平行光垂直于玻璃磚向下照射時(中心位置切面如圖所示)。則在地面MN區域內可能會看到(  )

            組卷:526引用:6難度:0.7
          • 6.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可在距凸透鏡15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現將該凸透鏡和蠟燭、光屏安裝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95引用:2難度:0.8
          • 7.在一張白紙上用藍色水彩筆寫上藍色的“E”字,當你通過紅色玻璃觀察寫在這張白紙上的“E”字時,觀察到的現象是(  )

            組卷:127引用:1難度:0.6
          • 8.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88引用:4難度:0.8
          • 9.如圖所示,跳遠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要先助跑,再起跳至最高點,最終落地。在這一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1239引用:5難度:0.5
          • 10.甲、乙兩同學從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沿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他們通過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

            組卷:99引用:1難度:0.6

          四、綜合題(29題7分,24題8分,其余每空1分,共32分)

          • 31.小明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所用的實驗器材有帶底座的玻璃板、白紙、筆、火柴、光屏、刻度尺、兩支外形相同的蠟燭A和B。

            (1)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便于

            (2)在豎直放置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
            (選填“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豎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動,在尋找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眼睛在蠟燭
            (選填“A”或“B”)這一側觀察,使它與蠟燭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3)為了確定像的虛實,移動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眼睛應該在圖中的
            (選填“A”或“B”)這一側觀察光屏上是否有像;光屏上無法呈現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
            (選填“虛”或“實”)像。
            (4)當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時,像的大小

            (5)為了讓右座的同學也能夠看清蠟燭的像,小明只將茶色玻璃板向右平移,則蠟燭像的位置
            (選填“向右移動”“向左運動”或“不變”)。
            (6)實驗結束后,小明無意間從平面鏡中看到墻上的電子鐘的像如圖乙所示,這時的時間是

            組卷:2353引用:7難度:0.1
          • 32.某小組同學在做“驗證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過程中發現:發光物體通過不同透鏡所成實像的高度有時是相同的,有時是不同的。為了研究發光物體通過凸透鏡所成實像的高度與哪些因素有關,他們把不同高度的發光體AB(hA小于hB)分別放在焦距為f1和f2的凸透鏡前,按正確的方法安裝和調節好實驗裝置,進行了多次實驗,每次都在光屏上得到發光物體清晰的像,并記下相應的物距u和相距v,測出像的高度為h,記錄的數據如表一,表二和表三所示。
            表一:發光物體A
            凸透鏡的焦距為f1
            實驗uvh
            序號(cm)(cm)(cm)
            120601.8
            230300.6
            360200.2
            表二:發光物體B
            凸透鏡的焦距為f1
            實驗uvh
            序號(cm)(cm)(cm)
            420602.7
            530300.9
            660200.3
            表三:發光物體B
            凸透鏡的焦距為f2
            實驗uvh
            序號(cm)(cm)(cm)
            716482.7
            824240.9
            948160.3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或4,5與6或7,8與9中的相關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結論是:當
             
            相同,凸透鏡的焦距相同時,
             
            ,發光物體所成實像的高度越高。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中的相關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結論是:當
             
            相同,
             
            相同,發光體的高度越高,發光體所成的像的高度
             

            (3)發光物A與B的高度差為
             
             厘米。

            組卷:318引用:3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