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7-2018學年安徽省巢湖二中八年級(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知識積累和運用(35分)

          • 1.閱讀下列語段,按要求完成后面題目。
            ①建筑是科學,建筑也是藝術。②建筑是無聲的詩歌,。③巍、雄偉、莊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鐘山南lù巍巍的中山陵,氣勢宏偉、金璧輝煌的法國凡爾賽宮。④從這些建筑中,讓我們可以看到歷史的印記和社會發展的足跡,可以領悟到人類的勤勞、智慧和對美的追求。
            (1)給文中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南lù
             

            (2)語段劃橫線句中有錯別字的一個詞是“
             
            ”,這個詞的正確寫法是“
             

            (3)仿照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形式,在橫線上仿寫一句話。
            建筑是無聲的詩歌,
             

            (4)第④句有語病,請提出修改方法。

            組卷:1引用:1難度:0.8
          • 2.默寫。
            (1)
             
            ,隨君直到夜郎西。
            (2)海日生殘夜,
             

            (3)東風不與周郎便,
             

            (4)
             
            ,禪房花木深。
            (5)可憐身上衣正單,
             

            (6)了卻君王天下事,
             

            (7)默寫《使至塞上》的頷聯、頸聯。
             
             
             
             

            組卷:1引用:1難度:0.9

          二、閱讀(55分)

          • 7.為學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圣人之道,卒于魯也傳之。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不人也
             

            ②吾欲南海
             

            ③西蜀之南海
             

            ④子何而往
             

            ⑤蜀之有二僧
             

            (2)把下列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圣人之道,卒于魯也傳之。
            ②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3)文中有兩個“子何恃而往”在語氣上有何不同?
            (4)學了本文之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請寫出兩點)

            組卷:4引用:1難度:0.8

          三、作文(55分)

          • 8.請以“陪伴”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有真情實感。
            (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

            組卷:2引用:1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