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內蒙古赤峰二中國際實驗學校中考化學三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將該選項的序號按要求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上涂黑,每小題2分,共28分)
-
1.為有效阻斷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人們改變了許多生活習慣。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學反應的是( )
A.出門配戴口罩 B.保持社交距離 C.改變握手擁抱禮節 D.用醫用酒精殺菌消毒 組卷:32引用:5難度:0.8 -
2.做好垃圾分類,為綠色發展做貢獻。下列可回收垃圾主要成分為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
A.舊報紙 B.塑料瓶 C.鋁制易拉罐 D.玻璃瓶 組卷:363引用:18難度:0.6 -
3.下列基本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A.
pH試紙的使用B.
取用液體藥品C.
稱量氯化鈉D.
移走蒸發皿組卷:64引用:3難度:0.7 -
4.“一日之計在于晨”,新的一天從營養豐富的早餐開始。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質的是( )
A.玉米、紅薯 B.鮮奶、豆漿 C.蘋果、西紅柿 D.牛油、奶油 組卷:420引用:21難度:0.7 -
5.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下列生產生活中用到的氣體不是來自空氣的是( )
A.作為燃料電池燃料的H2 B.用于生產氮肥的N2 C.用于醫療急救的O2 D.用于飛艇的He 組卷:1177引用:62難度:0.8 -
6.按如圖所示裝置,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團噴有酚酞溶液的脫脂棉。先在瓶中加入某液體物質X,再塞上帶玻璃棒的橡膠塞。片刻后,觀察到噴有酚酞溶液的脫脂棉變紅,物質X可能是( )
A.濃鹽酸 B.濃氨水 C.濃氫氧化鈉溶液 D.濃硫酸 組卷:211引用:2難度:0.8 -
7.甲酸(HCOOH)具有清潔制氫的巨大潛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種類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酸分子中氫、氧原子個數比為1:2 B.乙中碳、氧元素質量比為1:2 C.46g甲酸中氫元素質量為2g D.生成甲與乙的分子個數比為2:1 組卷:724引用:37難度:0.8
三、實驗與探究(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橫線上,化學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
-
20.某興趣小組以“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能否發生反應”為課題進行了科學探究.如圖1所示,小組同學向氫氧化鈉溶液加入稀硫酸.一會兒發現忘記了滴加指示劑,因此,他們停止滴加稀硫酸,并對試管內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是否發生了反應進行探究.
(1)圖1實驗操作:A是取用氫氧化鈉溶液的操作,B是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的示意圖.
①請指出A中兩處的錯誤:
②同學認為按照B圖所示操作,可以令液體沿試管內壁流下避免迸濺,又可以避免因拿滴管的手抖動使得稀硫酸滴在持試管的手上.但實驗室禁止按照B圖所示操作,請你推測B圖所示操作可能導致的不良后果:
(2)小組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滴在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溶液的pH pH
(填“>”、“=”或“<”)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反應,且稀硫酸過量了.
(4)同學們經過討論一致認為,不用上述方法,用其他試劑也可以證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能發生反應.于是分成甲、乙兩組繼續試驗.
甲組實驗:探究CuSO4溶液是否可以證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
【實驗操作及現象】
如圖2,向試管a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時無明顯現象,再滴加CuSO4溶液時沒有出現藍色沉淀.
【實驗結論1】
通過以上實驗操作及現象,你認為用CuSO4溶液
乙組實驗:探究BaCl2溶液是否可以證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
【實驗操作及現象】
如圖3,向試管b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時無明顯現象,再滴加BaCl2溶液時出現白色沉淀.
【實驗結論2】
通過以上實驗操作及現象,你認為用BaCl2溶液組卷:147引用:5難度:0.5
四、計算題(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上作答,共6分)
-
21.為了測定某小蘇打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小蘭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向盛有10g樣品的燒杯中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時,加入稀硫酸的質量為90g,反應后燒杯內物質的總質量為95.6g。(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酸發生反應)
已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1)該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2)求該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組卷:454引用:8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