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6/12 8:0:8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計24分)
-
1.下列各圖中的兩個力,彼此平衡的是( )
A. B. C. D. 組卷:84引用:1難度:0.8 -
2.在下列數據中,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
A.一個中學生的體重大約50N B.潛入水中的學生排開水的質量約為50kg C.一間教室內空氣的質量約30kg D.人站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為1000Pa 組卷:101引用:1難度:0.5 -
3.下列現象能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吸引力的是( )
A.掛衣服的塑料吸盤壓緊在玻璃上,很難被拉開 B.磁鐵能吸引大頭針 C.肥皂泡可以吹得很大而不破 D.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能吸引輕小紙屑 組卷:152引用:1難度:0.7 -
4.科研人員研究出一種被叫做“超級塑料”的新材料——2DPA-I,它比鋼鐵還要硬2倍,密度只有鋼材的六分之一,它很耐磨和撞擊,具有抗腐蝕性,并且制作比玻璃和鋼鐵還要簡單,未來可應用于多個方面。下列關于“超級塑料”用途的說法不恰當的是( )
A.制作手機的外殼 B.制造汽車的材料,減少能耗 C.制作防彈衣,更輕便更安全 D.制作打樁機的重錘 組卷:358引用:10難度:0.8 -
5.下列實例中,通過增大壓力的方法來增大摩擦的是( )
A.運動員手上涂鎂粉 B.壓路機的碾子質量很大 C.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D.在皮帶傳動中,拉緊皮帶 組卷:58引用:1難度:0.8 -
6.下列事例中,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個不同的是( )
A.緊急剎車 B.兩手用力扳竹條,使其彎曲 C.做直線運動的足球,碰到球員后,運動方向發生改變 D.騎自行車加速前進 組卷:381引用:5難度:0.8 -
7.下列實例中,減小了壓強的是( )
A.水果刀刃磨得很薄 B.鐵軌鋪在枕木上 C.啄木鳥的尖喙 D.切熟雞蛋的鋼絲很細 組卷:77引用:2難度:0.5 -
8.圖是甲和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關系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物質的密度隨體積增大而減小 B.當甲和乙兩物質的質量相同時,乙物質的體積較大 C.體積為5cm3的乙物質,質量為10g D.甲、乙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是4:1 組卷:337引用:7難度:0.5 -
9.下列關于力的現象描述,其中正確的是( )
A.擲實心球時,若球在最高點時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將勻速直線運動 B.小王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沒有推動,是因為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C.足球被踢出去后,在空中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而繼續向前運動 D.小張用吸管喝飲料,是利用了嘴對飲料的作用力將其吸入口中 組卷:82引用:2難度:0.7 -
10.如圖是“高空王子”阿迪力高空走鋼絲,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場景。阿迪力手持平衡竿在鋼絲上行走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對鋼絲的壓力是由于鋼絲的形變產生的 B.人(含竿)的重力和人對鋼絲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C.鋼絲對人的支持力和人(含竿)的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晃動平衡竿是為了盡量使人(含竿)重力的作用線通過鋼絲 組卷:336引用:4難度:0.7
三、解答題(本題共11小題,共52分。第30題應有公式和解題過程)
-
30.小明在教材“綜合實踐活動”中,認識了密度計,將其放入液體中,當它豎立靜止時,與液面相交的刻度即為待測液體的密度。
(1)如圖甲、乙所示,讓同一支密度計分別靜止在水和酒精中,可以判斷:裝水的容器是 (“甲”或“乙”),若該密度計兩次測量中排開液體的質量分別為m1、m2,則m1(“>”“=”或“<”)m2;
(2)小明將一支鉛筆的下端纏繞了適量銅絲(銅絲體積忽略不計),初步做成了一支密度計(如圖丙);為了給密度計標上刻度,他進行了如下實驗:
a.將其放入水中,豎直靜止后,在密度計上與水面相平處標上水的密度值1.0g/cm3;
b.用同樣的方法標出其他刻度,如圖戊,合理的是 。
(3)若被測液體的密度為ρ液、密度計沒入被測液體的深度為h(如圖丁)、自制密度計的質量為m、鉛筆的橫截面積為S,請你推導出h與ρ液的關系式:h=(用給定的字母表示推導結果)。小軍在吸管中加入配重也制作了一根密度計,他發現密度計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距離太小,導致用此密度計測量液體密度時誤差較大,為此同學們提出了如下改進方案,其中一定可行的是 (填字母)。
A.換大的容器盛放液體做實驗
B.配重一定時,換細的吸管制作密度計
C.換稍長的吸管制作密度計
D.吸管粗細一定時,適當減小密度計的配重
E.增大配重并換細的吸管
F.減小配重并換細的吸管
(4)若測量液體密度時,密度計接觸到容器的底部,測得的密度值將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實際值。組卷:459引用:1難度:0.5 -
31.如圖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重2.5N,底面積為100cm2的柱形容器,內裝有h=10cm深的水(忽略容器壁厚度)。將 A、B兩物體疊放在容器里的水中,水面恰好與B的上表面相平,如圖乙所示。圖乙中液面較圖甲上升了1.2cm,而 A、B兩物體的質量相等,B的體積是A的2倍。問:
(1)求圖乙中兩物體受到的總浮力;
(2)求物體B的密度ρB;
(3)現將物體A取下,輕輕放入水中,待它們最終靜止時,相對于圖乙情形,此時,水對容器底部壓強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物體A處于狀態 (選填“漂浮”、“懸浮”或“沉底”);
(4)求圖乙中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組卷:219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