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八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5/1/2 1:30:2
一、基礎積累。
-
1.“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請你根據情境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題。
??承百代之流,會當今之變,搏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取之不竭的創新寶庫。北京冬奧會的“中國風”不僅為奧林匹克精神的傳播插上一雙抒情的翅膀,而且塑(sù)造了一個既彰(zhāng)顯中國審美旨趣與價值觀念,又表現人類對美與創造共同追求的當代中華文化形象。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從空中俯瞰(gǎn)有如盤龍在山;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云頂滑雪公園坡面障礙技巧賽道融入烽火臺元素的“雪長城”等,不僅為各國體育健兒_____自我、挑戰極限提供一流的硬件支持,而且為整個冬奧會帶來一抹充滿人文 _____的“中國風”。
??小到一件禮服、一束捧花也有中華文化的氣息。如頒獎禮服“鴻運山水”“唐花飛雪”是對傳統的化用;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唐代經典紋樣“寶相花”,被創造性地融入現代服裝設計中。北京冬奧會的頒獎捧花不是鮮切花,而是用海派絨線編結技藝織就的絨線花,一絲一線承載著真情,也 _____著綠色環保理念。或有形或無形,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成果_____。可以說,冬奧的每一次精彩呈現的原因是因為融入了東方文化。換言之,這是一種中國文化自信的表達!通過冬奧的窗口,我們講述著悠(yōu)遠的歷史文明和動人的中國故事。
(1)文中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A.塑(sù)造
B.彰(zhāng)顯
C.俯瞰(gǎn)
D.悠(yōu)遠
(2)文中加點詞語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搏大精深
B.取之不竭
C.障礙
D.承載
(3)文中橫線上依次填入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A.展現 底韻 傳達 紛至沓來 B.展現 底蘊 傳遞 絡繹不絕 C.展示 底蘊 傳遞 紛至沓來 D.展示 底韻 傳達 絡繹不絕
A.冬奧的每一次精彩呈現是因為融入了東方文化。
B.每一次冬奧的精彩呈現的原因是因為融入了東方文化。
C.每一次冬奧之所以精彩呈現的原因是因為融入了東方文化。
D.冬奧的每一次之所以精彩呈現的原因是因為融入了東方文化。組卷:7引用:1難度:0.5 -
2.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A.人們常把“何時”“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稱為新聞的“六要素”。 B.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水經注》,以《水經》為綱,廣為補充發展,自成巨著,是我國古代的地理名著,并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C.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詞開婉約一派。 D.《藤野先生》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主要寫了作者與日本友人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經歷以及作者在日本先學醫而后棄醫的過程。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二、古詩文閱讀。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br />【乙】??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節選自《登泰山記》(1)下列句子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A.略無闕處: 同“缺”,空隙、缺口 B.雖乘奔御風: 雖然 C.自京師乘風雪: 冒著 D.今所經中嶺: 現在 A.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沿溯阻絕 絕??多生怪柏 C.其級七千有余 余所不至也 D.巴東三峽巫峽長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①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②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
(4)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及 既 上 蒼 山 負 雪 明 燭 天 南。組卷:13引用:1難度:0.3
四、現代文閱讀。
-
10.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母親手中那根棍
張金剛??①“噠、噠”,木棍敲擊水磨石地面的聲響,回蕩在醫院走廊,有些突兀。我攙著母親的左臂,母親右手拄著拐棍,慢步走向樓上化驗室。一聲,再一聲,敲得我心上有些生疼。
??②這木棍是我從朋友那里淘到的深山六道木,褪了皮,直溜、光滑、堅硬;選一枝杈處,留段握柄,截斷,磨光,正好給走路已然蹣跚的母親當拐棍。她眉頭一皺,不樂意了:“我不需要這玩意兒,拿走,拿走?!蔽译S手撂在了門后墻角,任其擱置數年,積了厚厚的灰塵。
??③這次母親頭暈、腿疼,我將擦拭干凈的拐棍遞給她。母親嘆口氣,一手挾著門框,一手顫顫巍巍接過,第一次拄著上了去醫院的車,邊走邊念叨:“到底還是拄上了呀!”一向要強的母親,終因拄上那根拐棍,讓她服了老。
??④印象中,母親手中似乎倒是常握著一根棍。只不過,先前那根棍總是被母親自如支配,“舞”在手上,支撐起我們全家雖貧窮卻未傾倒的煙火日子。
??⑤“娘,我回來了!”遠遠望見,母親正趴在鍋上,揮舞木棍,攪著一鍋金黃噴香的玉米面疙瘩,騰起的熱氣模糊了她年輕的面容。哪料,母親猛扭頭,直起腰,不管燃著火、做著飯,舉著攪棍就朝我沖來,嘴里罵著:“我叫你和同學打架!”看來是有人提前告了我一狀。
??⑥我生怕被母親逮住,便扔下書包,撒腿就跑。母親跑得快,我跑得更快。她停步喘口氣的當兒,還不忘將攪棍橫在嘴邊,轉著圈兒地啃光粘在上面的玉米面,邊啃邊嚷:“小兔崽子,給我站住!”我跑上了山,母親忽地站定,一跺腳:“不好,疙瘩煳了鍋了;回來再找你算賬?!迸ゎ^,揮舞著攪棍,沖回了家。
??⑦當我從山上折了兩根六道木回家,送給母親做攪疙瘩棍時,飯菜已擺上了桌。我“嘿嘿”一笑,分明聞到了絲絲煳鍋的味道。如今,母親已沒心氣攪疙瘩給我吃了,可那兩根被母親磨得溜光的攪棍,還掛在墻上。
??⑧近年,回老家多,常拿起那些老木工具,幫年邁的父母做些活兒。每次干活兒,母親都會囑我穿上那雙在家時穿過的布鞋。那是十幾年前,我陪母親在灶前閑聊。先聊到她打小沒念過書,連名字都不會寫,我便握著她的手,她握著燒火棍,一筆一畫在地上教她寫“李向榮”;后來,她又在墻上陸續寫了很多遍,越寫越好。再聊到我很懷念兒時的千層底,母親便扔掉燒火棍,隨手折了兩根柴火棍,敲我一下:“抬腳!”量過腳底板長、寬,收好長棍、短棍,花一個月時間,一針一線為我做了那雙布鞋。穿在腳上,下地,進山,走路,踏實、舒服得很……
??⑨上醫院二樓,母親身體明顯側向了我,我的右臂不由加了把力。木棍的聲響已很微弱,我生怕打滑或拄空,叫母親停下,接過木棍夾在了我的左腋下。母親雖然重復說:“拄著棍兒能走,能走?!眳s分明又將身體壓向了我,我的右臂不由使足了勁,反倒走得快了,穩了。
??⑩住院觀察一周,無大礙,便回了村,但那根六道木拐棍卻成了近八十歲老母親的手中之物,從不離身邊,可行動也僅限于院里院外幾十米的范圍。坐在院里,還不時將拐棍揮在手中,轟轟雞,扒拉下亂柴草,指點父親和我做這做那。我讓她寫自己的名字,她用拐棍在地上劃拉半天,憨憨一笑:“忘了!”日后,母親再自己進山,出村,肯定是不可能了。只能一手拄著拐棍,一手拄著我:甚至,干脆拄著我了。
(選自《中國青年作家報》2021.9.7,有刪改)(1)選文第④~⑧段寫了與“棍”有關的兩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2)第①段中,母親拄著拐棍敲擊樓道的聲音,為什么敲得“我”心上有些疼?
(3)請聯系具體語境,品味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語,并分析其表達效果。
只不過,先前那根棍總是被母親自如支配,“舞”在手上,支撐起我們全家雖貧窮卻未傾倒的煙火日子。
(4)請簡要分析文章中母親年輕時的形象。組卷:10引用:1難度:0.1
五、寫作。
-
11.生活中,我們不斷告別,也不斷成長。
請以“別了,______”為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
①正確補題后作文。
②寫記敘文到內容共體,情感真摯,積極向上;寫議論文,做到觀點正確鮮明,論據恰當合理,論證思路清晰。
③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章中若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請用“XX”代替。組卷:54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