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七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11/11 11:0:2

          一、積累與運用。

          • 1.下面是小陳同學的古詩文學習筆記,請對比“批注”,寫出空缺部分。
            出處 古詩文名句 批注
            《木蘭詩》
             
            ,②
             
            戰事持久的悲壯之味
            《木蘭詩》
             
            ,④
             
            邊塞隆冬的苦寒之味
            《竹里館》
             
            ,⑥
             
            獨自演奏的悠閑之味
            《春夜洛城聞笛》
             
            ,⑧
             
            靜夜聞笛的思鄉之味
            《晚春》
             
            ,⑩
             
            萬紫千紅的暮春之味
            感慨:不同味道折射不同的人生,我們浸潤于古詩文中,盡情感受百味的人生!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2.下面是小林同學為本次活動搜集的一段文字材料,請幫助他解決資料中的問題。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浩如煙海的中華典①_______(jí)字里行間(  )著“家國”二字。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詩句,都(  )出濃重的家國情懷。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飽嘗艱辛而不屈不撓、歷久彌新的原因,是因為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脈深處的家國情懷居功至偉。梳理“家”“國”二字的文字發展脈②____(luò),探析家國情懷的精神③____(jìng)界與歷史文化內涵及其當代升華,對于正確理解家國同構的內涵,(  )家國一體的觀念,涵養深厚的家國情懷具有重要意義。
            (1)根據拼音,依次寫出相應的漢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顯露 再現 養成
            B.流露 再現 造成
            C.顯露 體現 養成
            D.流露 體現 形成
            (3)文中劃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刪去“之所以”。
            B.刪去“是因為”。
            C.刪去“的原因”。
            D.“的原因”調到句子最后。

            組卷:14引用:1難度:0.7
          • 3.班級開展了《駱駝祥子》讀書交流會,請你選取書中一位人物為他/她寫一則簡介。
            A.祥子   B.虎妞   C.小福子
            要求:寫出人物主要經歷、個性特點以及你對他/她的評價。

            組卷:4引用:1難度:0.5

          二、閱讀。

          • 8.聚熱點,思考人生理想。
            【材料一】時代青年當志存高遠,奮發有為。
            ??下面是對部分中學生進行的關于未來人生理想情況的調查,結果如下:
            學生 科學家 運動員 消防員 教師 醫生
            初中生 2.58% 9.83% 18.26% 30.32% 33.68%
            高中生 1.69% 8.92% 19.58% 31.36% 36.02%
            【材料二】
            青年應該有正確的人生理想
            佚名
            ??①關于“想做,即自己的理想”和“應該做,即社會責任”,是當下困擾我們的主要問題。究竟該作何選擇,我們不妨從先輩們的事例中找找答案。
            ??②魯迅先生最開始選擇學醫的目標,是受到童年生活的影響。童年經歷,是我們大多數人確立目標的緣起。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比如醫學世家的孩子,從小就耳濡目染,那孩子自然而然就會確立當醫生的目標。
            ??③當然童年確立的人生目標,很難堅持做到。因為那時的我們,對于自己、對子社會的認識不完善。而隨著我們慢慢長大,經歷多了,見識多了,認識深刻了。童年那些理想,或許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
            ??④雖然如此,童年確立的目標、在我們人生成長階段,還是十分有必要的,那是初級階段,我們有了正確的認識作為基礎、才能有長大后的正確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再去談未來。
            ??⑤由此看來,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樹立不同的理想,我覺得并不是我們意志不堅定,相反,是不斷成長成熟的標志。
            ??⑥當然,我這里表達的意思可不是今天確立一個理想、明天發現不合適,再換一個。魯迅先生棄醫從文,在此后“從一而終”,一生在寫作的事業里奮斗,筆耕不輟,用自己的文字,來喚醒沉睡的國人的靈魂。這是當時時代的需要,先生和他的同仁們,擔負起了時代的責任。成功地由“想做”,過渡到“應該做”。
            ??⑦那么我們的青年朋友,在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其重要性,就可以想見了。
            ??⑧進一步思考,什么樣的人生目標才能稱之為“正確的”呢?
            ??⑨當下,我們社會的共同理想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夢的實現需要全體人民共同努力。因此,我們在確立正確人生目標時,需要將自己的理想和民族的理想,緊密結合,既聯系實際,堅持自己“想做”的,又能不偏離大方向,這樣才能稱之為“正確的理想”!
            ??⑩現在,我想你應該不會再困惑了!
            (摘自2022.05.26《簡書》,有改動。)(1)根據材料,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家長朝著醫學方面培養孩子,那孩子自然而然就會確立當醫生的目標。
            B.慢慢長大后,會發現童年的那些理想,或許并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
            C.樹立不同的理想,不是今天確立一個理想,明天發現不合適,再換一個。
            D.魯迅先生由于時代的需要,棄醫從文,成功地由“想做”過渡到“應該做”。
            (2)結合上面兩則材料,簡要闡述青少年在不同時期應該如何樹立人生理想?

            組卷:5引用:1難度:0.5

          三、作文。

          • 9.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結繭成蛹的春蠶,在軟殼里向往化為彩蝶的時刻;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青葉中暢想盛開如霞的未來。青春年少的我們在成長中我們做著這樣的夢:團圓夢、大學夢、航天夢、強國夢……
            ??請以“我的_______夢”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請將題目補齊;
            ②詩歌除外,文體不限;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④字數不少于600字。

            組卷:7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