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新一教育集團九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
-
1.近代以來,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封建統治的 腐敗等原因,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 ?。┏蔀橐话俣嗄陙碇腥A民族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
A.民族獨立 B.人民解放 C.強國富民 D.國家富強 組卷:10引用:10難度:0.7 -
2.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列表明這種變化的有( )
①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②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③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④人民的家庭財產穩步增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6引用:2難度:0.7 -
3.2022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
項目 GDP 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 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經濟總量 增速 1978年 3645.2億元 2.3% 171元 2021年 11143670億元 同比增長8.1% 25%左右 35128元 A.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B.中國全面建成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C.中國已經順利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D.我國現階段主要矛盾已經解決 組卷:7引用:1難度:0.8 -
4.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指出,要扎實有序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工作,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此舉有利于( )
①發展經濟,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全部需求
②增進民生福祉,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消除城鄉之間的差距
④實現人民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5.2022年,民政部門健全主動發現機制,簡化優化救助流程,重點關注失業人員、低保邊緣人口和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將38.2萬低收入人口納入動態監測范圍,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這( )
A.有利于實現同等富裕 B.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C.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 D.是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志 組卷:11引用:1難度:0.8 -
6.據有關專家評估預測,2050年以前,中國內地將有13個省市率先實現現代化,其中,上海、北京遙遙領先,但是貴州、西藏等地區可能要到2060年和2080年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對于“共享”,同學們持有不同看法,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br />①小趙:實現共同享發展成果是一個過程,但時間不應有先后
②小張:共享發展成果就是同時、同步享有國家發展的成果
③小麗:共享就是廣大人民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保障、生態環境等所有方面的共享
④小強:共享的實現要通過人人共建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組卷:18難度:0.7 -
7.創新是指人們為了發展需要,運用已知的信息和條件,突破常規,發現或產生某種新穎、獨特的有價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動。下列對創新的認識正確的是( ?。?/h2>
A.創新就是指以前從未有過的活動 B.科技領域的創新才是真正的創新 C.創新的本質是突破,創新活動的核心是“新” D.創新就是徹底拋開傳統,敢為人先 組卷:7引用:2難度:0.6 -
8.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創新指數排名升至全球第12位,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首位。對此,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 ?。?/h2>
A.這得益于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B.這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C.這說明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 D.這標志著我國徹底解決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9.2022年7月25日人民網撰文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義務教育以促進公平和提高質量為工作重點,不斷完善政策保障體系,努力滿足著人民群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美好期盼。這是基于教育是( ?。?/h2>
A.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 B.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C.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徑 D.民族振興與社會進步的基石 組卷:24引用:9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題,共25分。
-
27.材料一: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但人口資源不等于人才資源:目前,我國人才資源僅占人口資源總量的5.7%。高層次人才僅占人才資源的5.5%,高層次人才中的國際化人才更少,我國每1萬名勞動者中從事研究開發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僅有11人,而一些發達國家接近或超過100人。對我國而言,化人口大國為人才強國,化人口壓力為人才優勢是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
材料二: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條件,現時期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嚴肅,已成為阻礙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面對人口資源,環境的問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理性的選擇。
閱讀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把人口大國轉為人才強國,化人口壓力為人才優勢關鍵要依靠什么?
(2)面對人口、資源、環境的問題,我們應如何作出怎么樣的選擇,走什么道路?組卷:6引用:1難度:0.1 -
28.材料一: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br />材料二: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踐行黨的號召:傳承紅色文化,汲取奮進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無錫市新吳區第一實驗學校的紅領巾尋訪團利用國慶假期,尋找“紅色”力量?;顒釉跉v史和現實的對照中,將紅色基因厚植在少年們的心中,將紅色血脈賡續,激勵少年們志存高遠,勇挑重擔,將個人的理想與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斗中。
(1)中華文化傳播力、影響力越來越大,它有著怎么樣的特點?
(2)材料一指出要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來自哪里?
(3)紅領巾尋訪團尋找“紅色”力量,探訪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這一做法啟示我們應怎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組卷:4引用:6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