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新一教育集團九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

          • 1.近代以來,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封建統治的 腐敗等原因,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 ?。┏蔀橐话俣嗄陙碇腥A民族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

            組卷:10引用:10難度:0.7
          • 2.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列表明這種變化的有(  )
            ①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②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③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④人民的家庭財產穩步增加

            組卷:6引用:2難度:0.7
          • 3.2022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
            項目 GDP 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 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經濟總量 增速
            1978年 3645.2億元 2.3% 171元
            2021年 11143670億元 同比增長8.1% 25%左右 35128元
            綜合上述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組卷:7引用:1難度:0.8
          • 4.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指出,要扎實有序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工作,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此舉有利于(  )
            ①發展經濟,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全部需求
            ②增進民生福祉,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消除城鄉之間的差距
            ④實現人民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5.2022年,民政部門健全主動發現機制,簡化優化救助流程,重點關注失業人員、低保邊緣人口和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將38.2萬低收入人口納入動態監測范圍,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這(  )

            組卷:11引用:1難度:0.8
          • 6.據有關專家評估預測,2050年以前,中國內地將有13個省市率先實現現代化,其中,上海、北京遙遙領先,但是貴州、西藏等地區可能要到2060年和2080年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對于“共享”,同學們持有不同看法,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br />①小趙:實現共同享發展成果是一個過程,但時間不應有先后
            ②小張:共享發展成果就是同時、同步享有國家發展的成果
            ③小麗:共享就是廣大人民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保障、生態環境等所有方面的共享
            ④小強:共享的實現要通過人人共建

            組卷:18難度:0.7
          • 7.創新是指人們為了發展需要,運用已知的信息和條件,突破常規,發現或產生某種新穎、獨特的有價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動。下列對創新的認識正確的是( ?。?/h2>

            組卷:7引用:2難度:0.6
          • 8.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創新指數排名升至全球第12位,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首位。對此,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9.2022年7月25日人民網撰文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義務教育以促進公平和提高質量為工作重點,不斷完善政策保障體系,努力滿足著人民群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美好期盼。這是基于教育是( ?。?/h2>

            組卷:24引用:9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題,共25分。

          • 27.材料一: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但人口資源不等于人才資源:目前,我國人才資源僅占人口資源總量的5.7%。高層次人才僅占人才資源的5.5%,高層次人才中的國際化人才更少,我國每1萬名勞動者中從事研究開發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僅有11人,而一些發達國家接近或超過100人。對我國而言,化人口大國為人才強國,化人口壓力為人才優勢是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
            材料二: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條件,現時期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嚴肅,已成為阻礙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面對人口資源,環境的問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理性的選擇。
            閱讀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把人口大國轉為人才強國,化人口壓力為人才優勢關鍵要依靠什么?
            (2)面對人口、資源、環境的問題,我們應如何作出怎么樣的選擇,走什么道路?

            組卷:6引用:1難度:0.1
          • 28.材料一: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br />材料二: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踐行黨的號召:傳承紅色文化,汲取奮進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無錫市新吳區第一實驗學校的紅領巾尋訪團利用國慶假期,尋找“紅色”力量?;顒釉跉v史和現實的對照中,將紅色基因厚植在少年們的心中,將紅色血脈賡續,激勵少年們志存高遠,勇挑重擔,將個人的理想與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斗中。
            (1)中華文化傳播力、影響力越來越大,它有著怎么樣的特點?
            (2)材料一指出要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來自哪里?
            (3)紅領巾尋訪團尋找“紅色”力量,探訪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這一做法啟示我們應怎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組卷:4引用:6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