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3.3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2023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9/14 12:0:8

          一、選擇題

          • 1.北京冬奧會圣火于2021年10月18日在奧林匹克運動的發祥地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古奧林匹亞利用凹面鏡點燃,如圖所示。利用凹面鏡采集圣火的過程利用了( ?。?/h2>

            組卷:166難度:0.8
          • 2.如圖所示是“⊥”形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的情況,其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584引用:7難度:0.9
          • 3.一平靜的水池深1.5m,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為3.8×108m,則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離為( ?。?/h2>

            組卷:68引用:4難度:0.7
          • 4.某臺鐘面上無數字,只有刻度,現從平面鏡中看到鐘面成像如圖所示。由此可知當時的實際時刻應是( ?。?/h2>

            組卷:329難度:0.9
          • 5.醫生檢查患者耳道時,常戴一個凹面鏡,這是因為( ?。?/h2>

            組卷:27難度:0.8

          五、解答題

          • 16.某同學在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用眼睛進行觀察,如圖所示。在此實驗中:
            ①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
            ②如果有3mm和2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
            mm厚的玻璃板。
            ③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物體與像
            的關系。
            ④兩段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體與像的
            的關系。
            ⑤在尋找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
            蠟燭(選填“A”或“B”)這一側觀察,該同學無論怎樣調節后面的蠟燭,都不能與像重合,請你猜想原因可能是
            。
            ⑥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蠟燭A的燭焰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
            像。

            組卷:9引用:2難度:0.5
          • 17.用如圖1所示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請為以下實驗步驟排序:a.移去蠟燭B,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不透過玻璃板,直接觀察光屏上有無蠟燭的像。b.點燃一支小蠟燭A,豎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將未點燃的同樣的蠟燭B放到玻璃板后面,移動至于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C.記下蠟燭A和B的位置,用刻度尺測量他們到玻璃板位置的距離。
            (1)以上實驗步驟合理的順序是
            。
            (2)步驟a中,觀察光屏上有無蠟燭的像,這樣做的目的
            。
            (3)若將顯示的時間為圖2的電子時鐘放在平面鏡前,則在平面鏡中看到時鐘顯示的時間是

            (4)改變A位置后,A的像的大小
            (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改變。透過玻璃板看到蠟燭B,實際是
            (填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實物)。

            組卷:75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