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云南省文山州硯山縣七校聯考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0/19 6:0:3
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填涂。每小題2分,共50分)
-
1.下列對個人與社會的認識錯誤的是( )
A.個人就是社會,社會就是個人 B.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C.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D.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 組卷:1引用:2難度:0.5 -
2.在家里,“我”是爸媽的乖女兒;在學校,“我”是老師的好學生;在社區,“我”是叔叔阿姨中的小鄰居“我”的身份分別屬于社會關系中的( )
A.血緣關系 地緣關系 業緣關系 B.地緣關系 血緣關系 業緣關系 C.血緣關系 業緣關系 地緣關系 D.業緣關系 地緣關系 血緣關系 組卷:9引用:7難度:0.8 -
3.互聯網已經廣泛地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今天,每13個人中就有一個與它親密接觸,網絡不再僅僅是一種工具,它正在成為影響我們生活的重要砝碼,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學習、事業等各個方面。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
A.網絡是生活的全部,我們要做網絡的主人 B.今天,人們的生活、學習和事業發展都必須依賴網絡 C.必須充分認識網絡的作用,最大限度發揮網絡的優勢 D.網絡的虛擬世界能給人們帶來無窮的快樂 組卷:2引用:9難度:0.7 -
4.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的互聯網引領了社會生產的新變革,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下列能反映這一現象的是( )
①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網絡為謠言的傳播提供了便捷渠道
③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④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組卷:3引用:9難度:0.7 -
5.《荀子》有言:“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由此可見( )
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
③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
④文明有禮可以提高個人法律地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組卷:70引用:11難度:0.7 -
6.禮體現一個人的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我們要做文明有禮的人就要( )
A.平等待人、低聲下氣、舉止文明 B.態度謙和、用語文明、儀表整潔、舉止端莊,在生活中不斷學習和踐行 C.語言粗俗、儀表端莊、行為放蕩 D.語言強硬、盛氣凌人、舉止粗野 組卷:8引用:7難度:0.7 -
7.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規則改進要對自己有利 B.規則是一成不變的,不用改進 C.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共識,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 D.規則的制定和改進與我無關 組卷:9引用:17難度:0.7 -
8.區分罪與非罪的標準是( )
①年齡大小
②嚴重社會危害性
③刑事違法性
④應受刑罰處罰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組卷:8引用:6難度:0.8 -
9.放學后,在離學校門口不遠處,小明看見幾個流里流氣的青年把本班同學小剛圍住,準備動手打他。面對這種情況,小明的最佳做法是( )
A.迅速召集本班男生,與這幾個青年搏斗,不讓小剛吃虧 B.及時報告學校的老師或撥打“110”報警 C.不予理睬,小剛得罪了別人,他應當自己承擔責任 D.為了保護本班同學,不顧一切挺身而出,獨自與這些不法青年拼命 組卷:19引用:34難度:0.7 -
10.為了安慰身患重病的病人,安撫其情緒,我們會聽到“別著急,你的病問題不大,會慢慢好起來的”;媽媽對女兒說:“你多吃點魚,媽媽不喜歡吃”……生活中這種善意的謊言隨處可見。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這些說法是不誠實的表現 B.誠實與說謊是不相容的,不應該說謊 C.有時需要我們運用誠信的智慧,善意的謊言不違背誠信的要求 D.善意的謊言終究還是謊言,不能提倡 組卷:23引用:4難度:0.8
三、分析說明題(請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相應題號的位置,共22分)
-
30.中學生錢某接觸到社會上一些不良青年,在他們的影響下,錢某八年級時開始曠課、迷戀上網,搜尋色情、暴力等信息,受到學校多次批評教育,他仍然不思悔改。九年級時,因利用賭博機聚眾賭博,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為還賭債,綁架了同學李某,并勒索人民幣兩萬元,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5年。
(1)錢某的哪些行為屬于一般違法行為?哪些行為屬于犯罪行為?
(2)請你說說錢某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原因?
(3)上述案例警示我們,作為一名中學生應該怎樣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組卷:1引用:2難度:0.3 -
31.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后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學校應通過設立校內公共電話、班主任溝通熱線等途徑,解決學生與家長通話需求。
(1)有人說:“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是對學生自由的限制”。請你從自由與規則的關系角度對此觀點評析。
(2)我們應怎樣遵守社會規則?組卷:4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