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金石實驗中學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5/1/1 3:30:2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用2B鉛筆將選定的答案標號涂黑,每小題3分,共45分)

          • 1.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下列變化,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2267引用:25難度:0.9
          • 2.打贏藍天保衛戰,提高空氣質量。下列物質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

            組卷:25引用:1難度:0.7
          • 3.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
            ①氫氣用作燃料
            ②氧氣用于氣焊
            ③活性炭用干冰箱除臭
            ④氮氣用作保護氣
            ⑤干冰用作舞臺云霧效果

            組卷:52引用:2難度:0.9
          • 4.汽油運輸車輛的合適位置張貼的標志是(  )

            組卷:49引用:9難度:0.7
          • 5.為了區別醬油和陳醋,有同學提出:“可用聞氣味的方法區分醬油和陳醋”。這位同學的說法中“可用聞氣味的方法區分醬油和陳醋”應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

            組卷:24引用:7難度:0.9
          • 6.下列化學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872引用:21難度:0.9
          • 7.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51引用:3難度:0.5

          三、實驗題(本大題包括4道大題,共40分)

          • 21.A、B均為純凈物,C、D、E均為混合物,①-⑤五條途徑(見圖)都會產生氣體M,實驗室可利用途徑①、②、③反應來制取M,工業上可通過途徑④來生產M,自然界可通過途徑⑤來提供M,途徑①、②、③反應類型相同,途徑①反應生成的一種物質N可作為途徑②、③反應的催化劑。圖中部分物質未寫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途徑③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2)鐵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金屬,鐵和M反應的現象是
             
            。要使該實驗成功,且現象明顯,有很多注意事項,例如:
             
            (寫一例即可)。
            (3)M化學性質較活潑,可以和很多物質發生反應,對于這些反應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①該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
            ②該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③該反應一定放出熱量
            ④該反應可能是緩慢氧化
            (4)工業上可通過途徑④來生產M,此方法為
             
            ,其是利用物質的
             
            不同來對其進行分離,屬于
             
            變化(填“物理”或“化學”)。

            組卷:19引用:1難度:0.3
          • 22.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實驗室制備氧氣的條件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①氧化銅是否也能做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它是否比二氧化錳催化效果好?
            【查閱資料】①氯化鉀可溶于水;②研究表明,許多金屬氧化物對氯酸鉀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分別用下列金屬氧化物作催化劑氯酸鉀開始發生分解反應和反應劇烈時的溫度如下表所示:
            種類
            反應程度、溫度
            氧化鐵 氧化鋁 氧化銅 氧化鎂
            開始反應溫度(℃) 420 515 305 490
            劇烈反應溫度(℃) 490 540 350 545
            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如果沒有二氧化錳,最好選用上述物質的
             
            作催化劑。
            【設計并完成實驗】
            I、將3.0g氯酸鉀放在試管中加熱
            Ⅱ、將3.0g氯酸鉀與1.0g二氧化錳均勻混合加熱
            Ⅲ、將3.0g氯酸鉀與Xg氧化銅均勻混合加熱
            【實驗現象分析】
            (1)Ⅲ中X的值應為
             
            g,實驗Ⅰ和Ⅲ對比的目的是
             

            (2)實驗Ⅱ和Ⅲ對比的目的是
             

            (3)將實驗Ⅲ反應后的固體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然后進行稱量,目的
             

            (4)判斷氧化銅能否作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還要做一個實驗:
             
            。實驗Ⅲ中發生化學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拓展延伸】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酶均能催化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為比較兩者的催化能力,某同學按圖甲所示裝置進行了如下實驗。
            【查閱資料】過氧化氫分解為放熱反應;溫度過高,過氧化氫酶的活性反而會降低。

            【實驗步驟】
            ①連接好裝置,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取1.5毫克過氧化氫酶和8毫升蒸餾水加入容器中,攪拌后塞緊橡皮塞。
            ③用注射器A從容器中抽出2毫升氣體,用注射器B將2毫升H2O2溶液注入容器中,采集數據。直至反應結束。
            ④用3.1毫克、3.6毫克過氧化氫酶及1.5毫克、5.6毫克、10.7毫克二氧化錳重復上述實驗,獲取數據如圖乙。
            (5)檢查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6)分析乙圖中的相關數據,得出“過氧化氫酶對過氧化氫的催化能力比二氧化錳強“這結論,其依據是
             

            (7)依題目中信息推測:過氧化氫酶質量過大,可能導致實驗過程中突然變慢。理由是
             

            組卷:48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