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東省聊城市中考生物模擬試卷(二)
發布:2024/12/3 9:30:2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共50分)
-
1.紫茉莉,又別稱“夜來香”.其花朵在傍晚至清晨開放,在強光下閉合,晚上吐出濃郁的香氣,這說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生長和繁殖 B.對刺激作出反應 C.能進行呼吸 D.生活需要營養 組卷:11引用:2難度:0.9 -
2.生物既能適應環境,又能影響環境。下列各項能說明生物影響環境的是( )
A.生活在北極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C.駱駝的尿液非常少,46℃才出汗 D.沙漠中的仙人掌,葉退化成刺 組卷:14引用:1難度:0.4 -
3.圖中,通過下列哪項操作能實現視野“甲”到視野“乙”的變化?( )
A.調節遮光器換用大光圈 B.調節反光鏡換用凹面鏡 C.向右上方移動裝片,并換用高倍物鏡 D.向左下方移動裝片,并換用高倍物鏡 組卷:55引用:53難度:0.9 -
4.下列各項中,與小腸吸收功能無直接關系的結構特點是( )
A.小腸長約5~6m B.小腸壁內有腸腺 C.黏膜表面有許多皺襞和小腸絨毛 D.小腸絨毛中有毛細血管,且壁較薄 組卷:27引用:4難度:0.6 -
5.近視眼是由于眼球的結構發生了什么變化引起的?( )
A.眼球的前后徑過長或晶狀體的曲度過大 B.眼球的前后徑過長或晶狀體彈性小 C.眼球的前后徑過短或晶狀體彈性小 D.眼球的前后徑過短或晶狀體的曲度過大 組卷:14引用:6難度:0.7 -
6.如圖是根尖的結構示意圖,關于根尖各區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區域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B.②區域的細胞出現了體積的增大 C.③區域的細胞體積較小,細胞核較大 D.④的區域細胞具有旺盛的分裂增生能力 組卷:43引用:4難度:0.6 -
7.下列是人類進化歷程的幾個主要過程,請按照進化的順序排列序號( )
①下到地面生活 ②使用工具 ③森林大量消失 ④使用火⑤大腦發達 ⑥制造工具 ⑦產生豐富的語言 ⑧直立行走。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⑥⑦⑧④⑤③ C.③①⑧②⑥④⑤⑦ D.③①⑧④②⑥⑤⑦ 組卷:121引用:26難度:0.7 -
8.下列呈現的各組裝置圖,能驗證植物蒸騰作用散失水分的是( )
A. B. C. D. 組卷:44引用:11難度:0.7 -
9.食品安全應考慮的問題包括( )
①食物本身是否有毒 ②食品的保質期 ③食物含能量高低
④是否被農藥等有毒物質污染 ⑤食物的營養價值 ⑥食物是否發霉變質。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組卷:259引用:28難度:0.9 -
10.動物的動作、聲音的氣味等都可以起傳遞信息的作用。下列各種現象不是通過群體內信息傳遞來完成的是( )
A.雌性美國白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B.狼通過靈敏的嗅覺追蹤獵物 C.螞蟻根據同伴分泌的化學物質的指引找到食物 D.蜜蜂通過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 組卷:470引用:85難度:0.9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每空1分,共50分)
-
30.請分析下面提供的材料,并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目前,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已得到有效控制,人們已恢復了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但在國外,特別是歐美等國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并且不斷出現新的變異類型。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證明:人們要想從根本上預防和控制新冠肺炎疫情,需盡快給健康人群接種新冠病毒苗,實現全民免疫。現在,我國和世界上少數幾個國家已研制出了幾種新冠病毒疫苗,并在緊張有序地對健康人群進行預防接種。
(1)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結構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
(2)引發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屬于
(3)從預防傳染病措施看,對臨床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進行隔離治療,屬于
(4)健康人群出入公共場所戴口罩和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從預防傳染病措施的角度看是為了
(5)新冠肺炎病毒和各種流感病毒一樣,因結構簡單,易發生變異。這種變異屬于組卷:19引用:1難度:0.5 -
31.種子的萌發受多種環境因素的影響。下表是利用菜豆種子進行的五組實驗,將100粒飽滿而完整的菜豆種子隨機分成5等份,分別放在底部鋪有棉花的5個培養皿中,在不同的條件下培養,觀察并記錄實驗結果。請回答:
組別 甲 乙 丙 丁 戊 光照 有光 有光 有光 有光 黑暗 溫度 25℃ 25℃ 0℃ 25℃ 25℃ 棉花干濕狀態 潮濕 干燥 潮濕 水淹沒種子 潮濕 種子發芽數 19粒 0粒 0粒 0粒 18粒
(2)乙組中種子不能萌發的原因是
(3)分析甲、戊兩組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
(4)甲、戊兩組中均有1-2粒種子沒有萌發,最可能的是
(5)每組實驗均用了20粒種子,而沒有只用1粒種子的原因是
(6)甲組和丁組是對照實驗嗎?
(7)乙組和丁組是對照實驗嗎?組卷:87引用:4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