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八校九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將所選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相應的答題欄內。每小題1分,共25分)

          • 1.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0年我國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載入史冊的答卷,但我國當前依然面臨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務必堅持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這表明(  )

            組卷:97引用:18難度:0.8
          •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  )

            組卷:154引用:25難度:0.8
          • 3.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②為中國人民謀幸福
            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④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4.2021年2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講話中強調: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這表明(  )

            組卷:34引用:1難度:0.8
          • 5.網約車創新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已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人們通過手機約車,享受著出行的廉價與便捷。這表明(  )

            組卷:3引用:1難度:0.8
          • 6.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在接受媒體專門采訪時認為,中美貿易摩擦的實質是科技實力的較量,根本問題還是教育問題。這段話告訴我們(  )
            ①我國科技實力有了長足發展
            ②教育是美好生活的唯一期盼
            ③教育關系民族和國家的未來
            ④國家要把教育放在優先位置

            組卷:0引用:3難度:0.8
          • 7.2020年,我國科技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奮斗者”號完成萬米海試、量子計算機“九章”成功研制、“嫦娥五號”成功采樣月球樣本、“長征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這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取得說明(  )
            ①我國的科技水平已居世界前列
            ②我國堅持科教興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③科技創新推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
            ④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有了顯著提高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8.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我國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作為青年學生我們應該(  )
            ①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珍惜受教育權
            ③通過改革激活創新并釋放更多創新活力
            ④培養創新意識,敢闖敢干,敢為人先

            組卷:26引用:3難度:0.6
          • 9.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是(  )

            組卷:25引用:10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25分,第26題7分,第27題8分,第28題10分)

          • 27.材料一:2021年9月25日,中國公民孟晚舟乘坐中國政府包機返回祖國。外交部華春瑩明確指出:孟晚舟事件是一起徹頭徹尾的政治事件,美國政府炮制這一事件絕不是出于什么法律原因,真正的目的就是要打壓中國的高科技企業,阻礙中國的科技發展。
            (1)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少數人認為:“只要發展好中華文化,就能建設創新型國家。”
            (2)請你對材料二中少數人的觀點,進行評析。

            組卷:1引用:1難度:0.1
          • 28.垃圾雖小,卻牽著民生。今年來,“垃圾分類”已成為大眾的熱點話題。
            材料一:塑料瓶直接焚燒會造成大氣污染。被埋進土壤、扔入河湖大約需要四五百年才能完全降解。埋入地下的塑料瓶,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流入海洋的塑料瓶,難免會被一些海洋生物誤食,最終又通過食物鏈循環,讓人類自食其果。
            (1)結合上述材料,簡要回答什么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應作出的智慧選擇?
            材料二:《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要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2)運用教材“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相關知識,分析這樣做的意義有哪些?
            材料三:2020年7月1日,揚州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范》正式實施。這也是目前江蘇省首個垃圾分類地方標準。據了解,揚州持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不斷加強分類垃圾設施覆蓋率的基礎上,深入開展垃圾分類進學校、進社區等宣傳教育活動,讓垃圾分類理念深入人心。
            (3)作為中學生,我們有責任為“垃圾分類”貢獻自己的力量,請你為學校宣傳“垃圾分類”設計幾種活動形式。(至少兩個)

            組卷:7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