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九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8/10 9:0:1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最適合題意的答案。每題1分,計25分)
-
1.2022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強調,把海南努力打造成為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示范。這是因為,改革開放是( )
①我國的強國之路
②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
③社會進步的基石
④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組卷:357引用:15難度:0.7 -
2.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是( )
A.網絡民主 B.選舉民主 C.協商民主 D.人民民主 組卷:61引用:43難度:0.8 -
3.讀漫畫,我國“互聯網+居家養老”新模式有利于( )
①減少子女的贍養義務
②提升養老服務的水平
③緩解人口老齡化趨勢
④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組卷:159引用:16難度:0.7 -
4.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是( )
A.實現中國人民獨立,人民當家作主 B.全面深化改革,共建美麗幸福家園 C.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D.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組卷:4引用:8難度:0.8 -
5.“天地之大,黎元為先”我國發展的根本目的是( )
A.增進民生福祉 B.發揮計劃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 C.打贏脫貧攻堅戰 D.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組卷:18引用:5難度:0.8 -
6.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對共享發展成果理解正確的是( )
①共享發展成果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
②共享發展成果是共同富裕的要求
③強國路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坐享其成
④共享發展成果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208引用:24難度:0.7 -
7.“健康碼”“行程碼”等數字化應用的使用、政務智能機器人等,讓政民互動模式顯著改變,這說明( )
A.創新促進社會變革 B.創新引領國家走向富強 C.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D.創新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組卷:4引用:4難度:0.5 -
8.李然對如何處理廚房垃圾很感興趣,于是他利用課余時間鉆研相關制作,并反復研究試驗。在老師的指導幫助下,他成功地利用生物技術、自動化控制理論,設計了一款廚房垃圾就地處理的裝置,并獲得學校“小小發明家”大賽一等獎。這說明( )
A.創新要善于思考,付諸行動 B.我們要樹立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 C.沒有天賦的人不能進行創造 D.學生在萬眾創新中發揮主要作用 組卷:16引用:3難度:0.7 -
9.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大對病毒變異的研究和防范力度,加快新型疫苗和特效藥物研發,持續做好疫苗接種工作,更好發揮中醫藥獨特作用,科學精準處置局部疫情。為此,應當( )
①加大研發力度,勇于創新
②埋頭苦干加快研究,贏得主動
③依靠資本投入,購買核心技術
④掌握核心技術,提高競爭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組卷:15引用:8難度:0.8
二.非選擇題(第26題7分,第27題8分,第28題10分,共25分)
-
27.材料一: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等。”
(1)上述材料體現教材中哪些觀點?(至少列舉兩個)
材料二: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反腐敗斗爭就一刻不能停,必須永遠吹沖鋒號”“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0月16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堅定而深情的話語贏得全場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2)據此,有同學認為解決腐敗問題關鍵在加強法治,也有同學認為關鍵在增強公民的民主意識。請你運用相關知識對上述觀點進行評析。組卷:2引用:4難度:0.3 -
28.揚州是一座與大運河同生共長的城市,某班圍繞運河文化開展主題探究,請你參與其中。
【千年大運河文脈頌中華】大運河是流淌千年的文脈,是中華民族的血脈。聚焦中華優秀文化典籍《資治通鑒》《宋史》《全唐文》《舊唐書》《新唐書》等流傳千古、享譽中外的經典名篇,你會發現這些典籍中都曾經詳細講述過大運河的故事。這些在歷史長河中緣起、流轉的故事,無不蘊含著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
(1)打開典籍,對話先賢。你能從中汲取到哪些智慧和成長的力量?
【聚焦大運河輝煌再鑄就】揚州是一座與大運河同生共長的城市,因運而興的揚州城自古就是一座航運業、造船業發達的城市。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圍繞大運河發展,擬編一期節目,向央視《典籍里的中國》節目組推薦。唐太宗時期“揚州道造船大使”為唐遜。對比古今當年唐遜為“天下富足,百姓安康”的樸素夢想跋涉不止。今天大批的科研工作者在前人的基礎上繼往開來。節目最后,唐遜穿越到今天的揚州,感受1400多年后的“創新與發展”。當年他從揚州到洛陽水陸要耗時近兩個月的時間,陸路則至少三到四個月。如今坐上中國制造的高鐵僅需四五個時辰左右,若是坐上中國制造的C919飛機只要一個多時辰就到了;當聽說后世造的大火箭“長征”號可以把月球車載到月亮上,“奮斗者”號深潛器可潛入大海萬米之遙,他既驚訝又欣慰地連呼了不起:“太好了,天下富足,百姓安康我無憾了!”
(2)閱讀材料,請運用所學知識談談創造今天之中國奇跡的“內在密碼”。
【再探大運河共同謀發展】探索大運河文化,近年來,揚州不斷從璀璨的歷史文化中取材,打造出各類優秀文化產品。國潮風起,文化大美。使越來越多的文藝項目、產品,根植于傳統文化的厚積薄發,用創新的形式和匠心為傳統文化賦能,讓“古”的“今”起來、“老”的“新”起來,不斷釋放傳統文化的活力、魅力,推動優秀傳統文化更好融入當代人們生活。
(3)結合材料,談談我們應該如何讓“古”的“今”起來、“老”的“新”起來?組卷:3引用:4難度:0.4